搜索到273篇“ PCNA蛋白“的相关文章
细粒棘球绦虫PCN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
2024年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sensu lato,Eg)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性,以及去氢骆驼蓬碱(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期治疗囊型棘球蚴病并为药物靶点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运用PCR扩增并克隆EgPCNA基因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EgPCNA蛋白相关生物学信息。利用Mega 7.0构建蛋白序列系统发育树,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EgPCNA基因全长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EgPCNA蛋白分子质量为28.36435 ku,等电点为4.62,脂肪指数为96.81,亲水性值为-0.015,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蛋白分布于细胞质。该蛋白含有PCNA超家族结构与PCNA保守功能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其次是α-螺旋,有2条可靠的B细胞抗原表位,与人和家鼠等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HM组EgPCNA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H-2-168与H-2-104组EgPCNA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EgPCNA全长基因。EgPCNA蛋白对细粒棘球绦虫的DNA复制和修复具有调控作用,H-2-168与H-2-104具有下调EgPCNA蛋白含量的功能。
许少全麦尔哈巴·麦麦提艾力吕国栋周润赵金龙李婧夏衣旦木·吐尼牙孜赵军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增殖细胞核抗原克隆生物信息学
夏枯草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增生乳腺组织Bcl-2、Bax、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夏枯草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夏枯草颗粒治疗乳腺增生作用机制。方法雌性育龄期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乳腺增生模型组(n=25)。模型组序贯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建模后将模型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三苯氧胺组及夏枯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三苯氧胺1.8mg/kg,夏枯草颗粒0.5、1.0、3.0g/kg灌胃,共4周。给药结束后,留取组织标本,观察组织学特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评价Bcl-2、Bax、PC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苯氧胺组及夏枯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叶腺泡平均数平均腺泡导管数明显减少[(6.93±2.74)、(10.80±6.42)、(10.47±5.46)、(8.93±5.36)比(15.93±7.68),P均<0.05],平均扩张导管数明显减少[(2.87±1.19)、(3.13±1.25)、(3.40±1.35)、(2.00±2.39)比(8.73±3.08),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PCNA表达增加[(92.61±27.36)分比(64.57±27.93)分,P<0.05],Bax表达下降[(67.08±32.13)分比(87.63±25.80)分,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夏枯草各剂量组PCNA表达明显减少[(47.07±31.51)分、(58.16±37.86)分、(30.60±32.36)分比(87.63±25.80)分,P均<0.05]。此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Bcl-2表达下降明显[(101.91±16.82)分比(71.19±22.90)分,P<0.05]。结论夏枯草颗粒能改善大鼠乳腺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NCA表达、调节Bcl-2及Bax表达有关。
姚玲莉王金秋叶丹盛贤能郭宇
关键词:乳腺增生增殖细胞核抗原
NPM和PCNA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NSCLC)组织中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
刘存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HER-2、PCNA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HER-2、PCNA蛋白表达。统计HER-2、PCN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分析其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CNA、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期(P<0.05),年龄≥50岁及<50岁、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4 cm及<4 cm患者PCNA、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PCNA(r=0.584)、HER-2(r=0.485)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NA、HER-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呈正相关,可为乳腺癌诊治提供参考信息。
杨宝军
关键词:乳腺癌PCNAHER-2TNM分期
口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对PCNA蛋白及糖尿病颌下腺功能退化的影响
2018年
目的:研究口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因子对糖尿病患者颌下腺功能相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模型组,另选10只8周龄的雄性db/m小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以腹腔给药的方式注射FGF-1,连续给药12周。分别在给药后0、4、8、12、16周电子天平测量小鼠体重,血糖仪测定小鼠血糖,采用唾液流率测定法测定小鼠唾液流量,采用H E染色法观察颌下腺腺泡细胞和管腔分布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颌下腺腺泡和导管的分布。结果:实验组小鼠血糖和体重在0-4周检测中均显著下降(P<0.05),后期逐渐趋于稳定,而模型组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小鼠唾液流率检测结果成递增趋势,最高流率达到(308±34.0)mg·min^(-1)·kg^(-1),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检测结果(P<0.05)。H E染色结果实验组可见清晰的颌下腺组织结构,模型组可见严重的腺泡和导管萎缩。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PCNA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显著较低(P<0.05)。结论:FGF-1因子可显著升高小鼠颌下腺PCNA细胞阳性率,平衡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水平,对逆转颌下腺功能退化具有积极意义。
钟翠翠张义喜陈桂英
关键词:糖尿病颌下腺FGF-1PCNA
17β-雌二醇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生长因子及MMP-2和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雌激素是一类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在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探讨雌二醇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増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的调控机制,本研究拟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
王怡靖
关键词:雌二醇基质金属蛋白酶-2
文献传递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与PCNA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carcinomaofnasopharynx,NPC)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以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Ius二步法,检测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50例鼻咽癌和26例炎性鼻咽部黏膜组织中Shh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Shh和PC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鼻咽慢性炎症组织阳性表达率增高(均P<0.05)。鼻咽癌组织中Shh蛋白表达率与鼻咽癌临床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CNA的表达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其临床分期无关(P>0.05)。Shh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hh蛋白表达与肿瘤的高增殖活性有关,检测鼻咽癌组织中Shh及PCNA的表达有利于判断鼻咽癌原发病灶浸润生长程度和转移的风险,可为判断鼻咽癌预后提供参考。
姚利聂国辉蔡智陆兴刘凤安
关键词:鼻咽癌PCNA蛋白肿瘤标记物
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对小麦PCNA蛋白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污染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氟氯烃等化合物的释放,使得平流层中臭氧层被破坏,造成了到达地面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B辐射增强,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很大的危害,高剂量的UV-B引起了植物生...
刘飞锋
关键词:HE-NE激光增强UV-B辐射小麦PCNA蛋白
COX-2和PCNA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2015年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COX-2和PCNA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CA组织中COX-2和PCNA的表达。结果 CA组织中COX-2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28/38)和86.84%(33/38),正常对照组COX-2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0/20)和50.00%(10/20);CA组织中COX-2和PCNA阳性表达强度多在++^+++,正常对照组多在-^+;CA组和对照组中COX-2和PC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织中COX-2与PCNA表达强度间存在正相关性(r=0.74,P<0.05)。结论 CA组织中存在COX-2和PCNA过表达,COX-2和PCNA在促进CA细胞增殖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蔡丙杰尹光文
关键词:尖锐湿疣COX-2PCNA
神经生长因子及抑制剂K252α和UO126对颗粒细胞增殖及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抑制剂K252α、UO126对颗粒细胞增殖情况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用NGF及K252α、UO126作用培养的小鼠卵巢腔前颗粒细胞,采用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实验分析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增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NA表达的改变。结果:NGF组(A值1.58)明显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与对照组(A值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GF=0.000),而应用K252α、UO126之后,颗粒细胞的增殖下降,K252α组(A值1.21),NGF+K252α组(A值1.19)、NGF+UO126组(A值1.14)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K252α=0.001,PNGF+K252α=0.001,PNGF+UO126=0.000)。同时NGF组PCNA相对表达量为5.21,与对照组(表达量1.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GF=0.000);而K252α组、NGF+K252α组、NGF+UO126组PC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8、0.84、0.4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K252α=0.02,PNGF+K252α=0.000,PNGF+UO126=0.000);同时与NG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K252α=0.000,PNGF+K252α=0.000,PNGF+UO126=0.000)。结论:NGF促进颗粒细胞增殖的同时也刺激PCNA表达增高;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的表达有关。
于洋赵丹玉王艳杰高海宁杨小静柳春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

相关作者

戴如飞
作品数:39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垂体瘤转化基因 胶质瘤 胶质瘤C6细胞 神经胶质瘤 垂体腺瘤
刘宁
作品数:234被引量:5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 听神经瘤 垂体腺瘤
麻世红
作品数:10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表达及意义 FHIT PCNA蛋白 FTY720
王能超
作品数:35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 食管肿瘤 食管鳞状细胞癌 贲门癌
王立东
作品数:535被引量:1,976H指数:2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贲门癌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