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362篇“ PERCEPTION“的相关文章
情境性算法感知对反馈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算法感知是对批判性算法控制研究范式的重要突破,其强调普通用户在算法情境下通过非专业知识来感知算法、理解算法、认识算法,这种基于算法情境的主观感知具有引导和影响后续反馈的潜能。但目前对算法感知及反馈行为关系的研究以“工具性算法”为理念展开,并未从“情境性算法”的分析逻辑对其深层机制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尝试对此给予补充。以2021年出台的“双减”政策等内容为例,以情境性算法为分析框架,以情景式APP原型为展示场景,探讨用户浏览APP时产生的算法感知及其对反馈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算法感知影响反馈的三条路径:页面布局影响反馈,既定算法认知影响反馈,算法存在感知影响反馈。在特定情境下,页面布局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既定算法认知中的算法运用程度、算法APP的信任、算法喜爱、算法推荐信息容忍度、算法能力等不同程度地影响反馈;算法存在感知在特定情境下正向影响反馈,甚至其还会消解页面布局、既定算法认知对反馈的影响。
晏齐宏
动态序列情境对面部表情知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025年
现实生活中,面部表情通常随时间推移呈动态变化,个体对任一表情的解读都可能受其所处的动态序列情境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同时呈现的情境信息会对目标表情的知觉产生影响,但对于序列变化的表情信息如何影响目标表情知觉却知之甚少。本研究拟通过行为实验和眼动技术,借助人工合成和真人表演的动态表情,考察序列变化的表情信息(即动态序列情境)对初始表情和最终表情的知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生态化情境下的面部表情加工机制,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动态表情识别提供参考。
方霞潘之禾
关键词:面部表情
老年人对高频率声源的感知与声景评价初步研究
2025年
鉴于中国日益增长的老龄化趋势和大量听力下降的老年人,研究主要关注老年群体对高频率声源的感知与声景评价。以武汉市解放公园为研究区域,老年和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验和问卷形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对高频声源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老年群体对高频声源感知明显不足,通过提高自然高频率声源如鸟鸣、蝉鸣的响度可改善老年群体对声景的感知和评价,且老年群体对鸟鸣声、蝉鸣声的响度需求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公园、养老院、住宅等外环境声景无障碍设计提供参考。
姚郁邹源王晓
关键词:老年人声环境
基于感知与产出视角的维吾尔语辅音/n/的教学策略探析
2025年
本文主要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以零基础开始学习的新疆大学维吾尔语专业不同水平(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感知和产出实验的研究。感知实验主要研究实验对象对目标辅音/n/的感知能力,结合知觉同化模型(PAM),分析偏误原因,探索维吾尔语辅音/n/的听力教学策略。产出实验主要通过第二共振峰频率跟舌位的关系,分析实验者在不同元音环境下发辅音/n/的舌位位置,结合有关口语的二语习得理论,探索维吾尔语辅音/n/的口语教学策略。
王强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
关键词:维吾尔语鼻音教学策略
多感官视角下城市居民滨江空间景观感知偏好
2025年
中国城镇化迈入人口城镇化的“下半场”,多感官下的居民景观感知与规划设计是近年空间感知分析与规划设计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视觉、听觉单一感官分析或双重感官分析,存在着对嗅觉、触觉等感官缺乏关注,以及对多感官结合分析关注很少的理论不足。本文以多感官感知为视角,以广州市滨江公共空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自然、人类/人类活动、人造/机械”3种景观要素及33个景观因素,通过构建感知增长率指数,对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4种感官下的不同类型滨江空间的居民景观感知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景观要素下4种感官的感知相对敏感度不同,自然景观中嗅觉敏感,人类活动景观中听觉敏感,人造景观中触觉敏感。相对视觉和触觉而言,听觉和嗅觉下居民景观感知需求更容易被忽视。居民对自然声音和自然气味的景观要素感知期待仍需加强,而人类活动声和机械气味则不受欢迎。多感官下的景观要素感知特征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下存在差异,广场和桥下/码头是重点改造空间,需特别关注避免电子设备声和交通噪声的干扰。最后形成了各滨江空间相应的感知设计指引。本文提出,集成多感官的居民景观感知分析可为城市滨江空间规划和设计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朱战强李欢
关键词:景观要素偏好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河北省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2025年
从游客视角探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获取游客诉求,发现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目的地形象构建提供依据。以马蜂窝、同程旅行、携程旅行、途牛旅游为基础数据库提取网络评价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 CM 6.0软件从认知、情感、整体形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滑雪、景色、动物是游客对河北省度假旅游形象的基本认知;(2)游客对河北省度假旅游整体情感较为满意,消极感知体现在景区服务、景区配套设施、景区管理和价格方面;(3)游客对河北省度假旅游的整体形象感知分为三个层次,对省内各度假旅游区的了解相对独立。
刘建平焦菁华罗楚怡曾杰刘小睿
关键词:形象感知度假旅游
Ultra‑High Sensitivity Anisotropic Piezoelectric Sensors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Robotic Perception
2025年
Monitoring minuscule mechanical signals,both in magnitude and direction,is imperative in many application scenarios,e.g.,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robotic sensing systems.However,the piezoelectric sensor struggles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for directional recognition due to the limited piezoelectric coefficient matrix,and achieving sensitivity for detecting micrometer-scale deformations is also challenging.Herein,we develop a vector sensor composed of lead zirconate titanate-electronic grade glass fiber composite filaments with oriented arrangement,capable of detecting minute anisotropic deformations.The as-prepared vector sensor can identify the deformation directions even when subjected to an unprecedented nominal strain of 0.06%,thereby enabling its utility in accurately discerning the 5μm-height wrinkles in thin films and in monitoring human pulse waves.The ultra-high sensi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porous ferroelectret and the efficient load transfer efficiency of continuous lead zirconate titanate phase.Additionally,when integrated with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the sensor’s capability to recognize multi-signals enables it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10 types of fine textures with 100%accuracy.The structural design in piezoelectric devices enables a more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of mechanical stimuli,offering a novel perspective for enhancing recognition accuracy.
Hao YinYanting LiZhiying TianQichao LiChenhui JiangEnfu LiangYiping Guo
关键词:ANISOTROPIC
UMTransNet:结合U-Net和多尺度感知Transformer的图像拼接定位方法
2025年
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拼接定位方法大多只关注深层次特征,且感受野有限,忽略了浅层次特征,影响图像拼接定位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改进U-Net和多尺度多视角Transformer的图像拼接定位网络UMTransNet。改进U-Net模型的编码器,将编码器中的最大池化层替换成卷积层,防止浅层次特征的流失;将多尺度多视角Transformer嵌入到U-Net的跳跃连接中,Transformer的输出特征与U-Net的上采样特征进行有效融合,实现深层次特征与浅层次特征的平衡,从而提高图像拼接定位的准确性。通过可视化检测结果图显示,所提方法在定位拼接篡改区域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
张维何月顺谢浩浩杨安博杨超文吕熊
关键词:数字图像取证
中国文化情境下价值感知对农户混农林低碳增汇措施采纳的影响
2025年
混农林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缓气候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户的混农林低碳增汇措施对其贡献“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陕南秦巴山区864份调研数据,运用多元Probit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价值感知对农户混农林低碳增汇措施采纳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措施之间的关联效应以及社会权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的减少含碳要素投入与减少非合意产出、减少含碳要素投入与提高经营强度、减少含碳要素投入与加强森林保护以及提高经营强度与加强森林保护措施之间均存在互补效应;(2)功利感知对各低碳增汇措施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合群感知对减少含碳要素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颜面感知对减少含碳要素投入和提高经营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社会权威在合群感知、颜面感知与减少含碳要素投入,功利感知、颜面感知与提高经营强度,功利感知与加强森林保护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建议政府从中国本土文化特征入手,激发农户响应“双碳”目标的内生力量,同时发挥不同措施与技术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农林减排增汇的长效开展。
薛彩霞侯广健
关键词:价值感知混农林
媒介技术如何中介城市空间的知觉——基于“AR光影秀”的观看实践
2025年
媒介技术正在成为一种“主动技术环境”,既构成城市生活的背景,又积极且隐蔽地中介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基于对二元化“媒介-空间”研究的理论反思,研究以“技术中介”为理论视角,通过“AR光影秀”的观看实践来追问技术如何中介城市空间的知觉,并以此回应主动技术环境下“技术中介意向性”的理论问题。研究发现:媒介技术围绕身体及其空间感知活动,在技术定向中,将身体对空间的感知方式预设为一种“观看”;在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身体的感官、感知活动、被动经验等内外知觉活动来转换知觉经验;通过与人为意向性的交互,技术中介生成了“公共信息景观”和“观赏物”的知觉倾向。进一步来看,主动技术环境下的技术中介呈现出知觉转向,对感觉身体的关注超越了技术物质性。
洪杰文宋思茹
关键词:技术中介知觉

相关作者

黄爽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物资学院
研究主题:LISTENING_COMPREHENSION SECOND_LANGUAGE 教学初探 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口语
吴微
作品数:31被引量:243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BP神经网络 BP算法 神经网络 收敛性 BP网络
张曦文
作品数:18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光通信 紫外光 卫星光网络 数据封装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韩宇丹
作品数:24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分泌性中耳炎 变应性鼻炎 噪声性 扁桃体切除
闪鑫
作品数:80被引量:526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电网 电力系统 快速聚类算法 聚类中心 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