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篇“ REYNOLDS数“的相关文章
三角槽道低Reynolds脉动流与柔性壁耦合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水为工质对三角槽道低Reynolds脉动流与柔性壁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传热与流动实验,分析了脉动频率(W)、脉动振幅(A)、柔性壁特性对脉动流传热及流动的影响。同时,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了柔性壁与脉动流之间的响应特性,解析了柔性壁形变与振频对脉动流传热及流动的作用机制及分离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流道脉动流可以实现强化传热与流动减阻双重效果,但强化传热效果相对较弱(传热效率提升0~50%),适用于以减阻为主要目的的换热场合;柔性壁减阻与削弱强化传热效率,源于柔性壁形变造成时均流通截面积增大(流体流速下降)、W与A的增大减弱脉动能量;W的增加将使得柔性壁振动对脉动流强化传热效率的削减逐步趋于主导地位,而A的增加将使得柔性壁变形对脉动流强化传热效率的削减逐步趋于主导地位;脉动流阻力的削减主要来自于柔性壁的变形(D1>70%),而柔性壁振频对于脉动流能量耗散的抑制作用较为次要。
黄其黄其宓霄凌周楷钟英杰
关键词:脉动流传热减阻
微小通道内低Reynolds液-液两相流动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实验研究了圆形微小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的流动和换热特性。选用去离子水为分散相,高黏度二甲基硅油为连续相。通过处理高速摄像所拍摄的可视化图像,总结了液-液两相流流型和液滴的长度/形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低Reynolds下液-液弹状流对微小通道的换热作用。结果表明,平均Nusselt随着Reynolds的增加而增加,且油水比越大传热系增加幅度越明显。Nu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虽然含水率增加会使两相平均热容量提高,但在低Reynolds下,这种提高被其长液滴内较弱的循环强度所抵消。选用三种不同形式接头在相同混合速度和含水率的情况下生成不同长度的液滴,发现短液滴更有利于换热。相同工况下,液滴长度的优化可以使整体传热系提高近26%。
王长亮田茂诚
关键词:弹状流传热
小尺度周期性凹槽流道低Reynolds脉动流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
脉动流作为一种扰流技术,在工业界与学术界均得到广泛的认可,对其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工程层面,研究出新型的复合强化传热技术,并依照强化传热技术制造出高效的换热器,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节能具有重大意义;其二,...
黄其
关键词:脉动流流动特性传热特性
文献传递
大ReynoldsNavier-Stokes方程带回溯技巧的两水平方法
2019年
本文考虑了一种求解大Reynolds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带回溯(backtracking)技巧的两水平有限元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在一粗网格上求解带有亚格子模型稳定项的Navier-Stokes方程,然后在细网格上求解一个亚格子模型稳定化的线性Newton问题,最后又回到粗网格上求解线性化的校正问题.通过适当的稳定化参和粗细网格尺寸的选取,本文的算法能取得最优渐近收敛阶.值实验检验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杨晓成尚月强
关键词:NAVIER-STOKES方程
三角槽道低Reynolds脉动流的流动特性分析
2018年
以水为工质对三角槽道低Reynolds脉动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通过流动实验,分析了Reynolds(Re)、Womersley(W)、脉动振幅(A)等参对流动阻力的影响。同时,建立了脉动流压降的学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析了各脉动参对流动阻力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瞬时流速曲线与瞬时压降曲线之间相位差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相较于稳态流,脉动流会增加流动阻力,这是因为脉动流压降方程中存在三角函项Δp_r,其周期平均值P始终大于0;就脉动参而言,W对总压降的形阻压降部分影响较为显著,而A与总压降呈正相关;相位差的产生是由于总压降方程中存在加速度压降,而相位差的大小取决于沿程阻力、形阻压降、加速度压降三者对总压降波动的影响程度。
钟英杰黄其邓凯赵创要苏艺花
关键词:脉动流相位差流体力学
低Reynolds条件下水流纵掠长冰柱沿方位角传热特性
2018年
通过实验研究了低Reynolds条件下水流纵掠长冰柱过程的沿方位角相界面移动规律及传热特性。改变水流速度、水流温度、冰柱尺寸及冰柱初始温度等控制参,采用非接触测量方法获得了冰柱融化图像,基于影像实验据与冰柱相界面传热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分析了沿方位角对流传热系等传热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测量点的沿方位角Nusselt不同,随着融化过程的进行,各测量点的沿方位角Nusselt值均先增大后减小,整个融化过程中间某处存在最大值;其余实验控制参不变的条件下,沿方位角对流传热系均随着水流速度或水流温度的增大而增加;获得了水流纵掠冰柱融化过程Nu?与Gr、Re、Pr、Ste及?之间的关联式。
孟凡康褚琦王锦力
关键词:相变传热
低Reynolds翼型绕流主动控制技术被引量:2
2017年
在低Reynolds条件下翼型绕流的上表面边界层由于抗逆压梯度能力变差容易发生流动分离从而形成长层流分离泡.分离泡通常是非定常的会诱发边界层的转捩、再附并形成湍流边界层.这个过程会使翼型的气动性能急剧下降并伴随着强非线性效应.转捩后形成的湍流边界层也会产生高摩擦阻力.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以NACA0012翼型为例通过隐式大涡模拟研究了有效的主动控制方案.为了统一分离控制技术和湍流边界层减阻技术研究了在平板或槽道湍流中取得较好控制效果的壁面垂向反向控制方案.首先利用隐式大涡模拟研究了低Reynolds条件下NACA0012翼型绕流的流场特征.其次分析并验证了反向控制方案在分离区控制流场的可行性发现反向控制在分离区的作用相当于基于流场信息的壁面抽吸控制且控制具有实时性和高效性控制抽吸了前缘的低能流体使得翼型前缘附面层变薄并增强了其抗逆压梯度的能力较大程度提高了翼型的气动性能.最后在湍流边界层验证了其减阻控制效果发现反向控制阻断了流向涡的法向输运抑制了涡结构的发展并减弱了猝发过程使得湍流的高摩阻力得到了有效降低.
朱玉杰孙振生张炜张世英
关键词:NACA0012翼型湍流边界层
超声速气膜气动光学效应与Reynolds相互关系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前,随着相关项目研究的不断推进,如何在高Reynolds下研究其对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成为重要命题.通过设计变Reynolds气动光学效应实验平台,模拟的单位Reynolds可以在7.2×10~6~2.2×10~8m^(-1)范围内变化.搭建的基于背景纹影(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的波前测试系统可以达到6 ns的时间分辨率.此系统测量的平凸透镜波前结果表明: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在±4%以内.通过测量9种不同Reynolds下的超声速气膜瞬态波前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高Reynolds条件下,Reynolds对于超声速气膜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比较明显,通过对实验据进行函拟合发现OPD_(rms)∝Re(0.88),与推导结果 OPD_(rms)∝Re^(0.9)十分接近;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高Reynolds条件下气动光学效应沿流向的分布特征,发现OPDrms的低频部分(信号的主体)先降低后升高,但是高频部分的震荡幅度先升后降.分析认为OPD_(rms)的低频部分主要受到流场整体结构的影响,而高频部分更多地受到涡的空间分布影响.
丁浩林易仕和吴宇阳张锋付佳葛勇
关键词:气动光学REYNOLDS数
Reynolds22000的孤立方柱绕流的大涡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方柱绕流是典型的钝体绕流问题,蕴含了丰富的流体力学现象,对这类流动的准确预测面临着诸多挑战.采用自主发展的大涡模拟程序,对来流MachM=0.3,ReynoldsRe_D=22 000的绕孤立方柱流动进行了细致模拟,亚格子模型使用动力涡黏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大涡模拟所得的平均流场及Reynolds应力分布与已有实验据和直接值模拟结果均吻合较好,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瞬态流场进行了研究,展示了计算条件下方柱绕流分离转捩及尾迹区旋涡交替脱落形成Karman涡街的全过程,为更细致的流动机理探索奠定了基础.
李真子林自城高志栋叶建
关键词:大涡模拟转捩旋涡脱落
低Reynolds雨滴表面流体滑移及重力效应对粒子清除的影响
2017年
采用拉格朗日法求解了低Reynolds雨滴以终端下落速度时对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捕集效率,为考察雨滴表面流体滑移效应,采用Hadamard-Rybczynski流场描述低Reynolds下雨滴的绕流特征,值计算中考虑了粒子的惯性碰撞与拦截捕集机理,分析和讨论了雨滴表面流体滑移及粒子重力效应作用对粒子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忽略雨滴表面流体滑移及粒子的重力效应,则值计算结果与已有分析结果一致.当考虑雨滴表面流体滑移效应,则粒子捕集效率有一定程度增加,增加幅度与雨滴尺寸、粒子尺度及粒子密度等参量均有关.粒子所受的重力对雨滴捕集粒子的能力起削弱作用,其削弱程度依赖于粒子拦截参(R)和Stokes(St)的大小,在0.2
朱辉华凤皎陈勇航亢燕铭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滑移效应捕集效率

相关作者

孙德军
作品数:99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稳定性 双稳态 圆柱绕流 微管道
柳阳
作品数:24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双稳态 大攻角 细长体 非对称涡 微扰
管宁
作品数:33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微柱 数值模拟 对流换热 NUSSELT数 接触角
马东军
作品数:35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可压缩 双稳态 细长体 流体流动
严春吉
作品数:31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射流 液体射流 雾化 稳定性 测量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