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67篇“ SCHOLAR“的相关文章
“学者-高校”匹配的双向就业推荐系统研究
2025年
双向推荐是就业推荐系统实践的重要趋势,对“学者-高校”这一就业场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此外,传统就业推荐系统多依赖于主观信息来进行职位匹配,然而这种方式往往受到简历夸大或职位描述模糊的困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协同过滤的双向就业推荐系统SU-JRS.该系统首先利用基于内容算法计算研究基础相似度,接着基于特征递增和合并型混合法设计协同过滤算法进行评分预测,最后引入地理偏好因素完成推荐.通过在论文数据集Aminer-Paper上进行试验,试图有效规避主观因素的干扰,提升有效性.实验显示,在学者就业和高校招聘两个核心场景,SU-JRS在命中率(HR)、召回率(Recall)、平均倒数排名(MRR)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上均达到最优表现,在推荐效果上相较于基线算法展现出显著优势,且采用已发表的论文数据作为学者与高校匹配的依据,有效地实现了学者与高校之间的双向匹配,降低了主观信息可能带来的误导.
南国芳陈炫廷
论北宋士人园林的美学意蕴
2025年
北宋士人大多是兼具文人、学者、政治家多重身份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官员,他们大多心怀济世理想,先忧后乐,但这种理想落到现实中,往往是陷于官场争斗。因此,他们渴望在官场之外构筑一些私人空间以获得身心的宁静与自由,园林便是其中之一。首先,园林可以被视为官场名教之外的自然场所,士人在其中获得逍遥之乐。其次,园林按照写意的方式构建,处处体现了文人趣味。再次,通过对园林的建构与欣赏,士人实现了身份认同。从美学上讲,园林在士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诗文创作、书画欣赏等文化活动不仅展现了士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也成为其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园林是士人构建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工具,士人通过营造和体验这些私人空间,塑造并传播一种精英文化,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引领审美潮流。
李昌舒
关键词:北宋审美趣味身份认同
明代理学家文人周瑛生平事迹考述
2025年
周瑛(1430-1518)字梁石,号蒙中子、白贲道人、翠渠病叟等,而以翠渠之号最为知名,人称“翠渠先生”,福建兴化府莆田清江人,出生于漳州府镇海卫。景泰四年(1453)中举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及第。成化七年至十六年知广德州;十七年至十九年升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二十年至二十三年出知抚州;弘治初年改知镇远,任满归莆;弘治四年起为四川参政、升右布政使;九年丁忧回莆,服除致仕。以“理学名臣”而著称,早年曾从陈真晟问学,又与陈献章等交游,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与陈白沙主静虚之说不相契合。
刘尊明
关键词:考述
宋代“士人茶”的审美风貌:环境、技艺、理念
2025年
在宋代,士人是茶文化的主体,“士人茶”的审美风貌也就成为茶美学的最佳表征。“士人茶”的品赏环境主要有酒席宴会、庭院堂阁、皇家宫廷、山林僧舍四类,其审美特点分别是欢艳、闲雅、精贵、清趣。“士人茶”的品赏技艺有坚守简朴、古意盎然的煎茶,追求精致、色香味绝妙的点茶,以及看重竞胜和表演之美的斗茶、分茶。其中,煎茶重“俭”,点茶重“雅”,斗茶、分茶重“玩”,共同构成了“士人茶”的品赏理念。宋代士人受到朝廷和市民审美趣味的双重影响,也就将朝廷的精雅之美和市民的俗乐之美都融入传统廉俭思想中,共同塑造了“士人茶”多元而独特的审美风貌。
李想
关键词:宋代士人审美
清代乡土建筑中渔樵耕读纹饰应用及文化诠释
2025年
装饰艺术发展至清代已蔚成大观,诸如“渔樵耕读”一类图纹在人物题材的装饰纹样中大量涌现。文章通过对建筑领域的渔樵耕读雕饰进行文献调查和图像分析,认为该纹样在乡土建筑中以象征性符号的多元组合形式呈现,在装饰层面顺应建筑空间的功能属性,并且以精湛丰富的雕饰技艺作为技术支撑,从而在民居、宗祠、会馆等建筑以及家居陈设上形成广泛应用。清代渔樵耕读纹样的“广延性”和“共时性”顺应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儒道圆融的历史趋势,既是人们审美意识的形式化显现,也表征着时人对渔樵耕读文化造诣的体认和赞同,在树俗立化和族群记忆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硕袁宣萍
关键词:文化诠释清代乡土建筑装饰
国际合作交流对中国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来自经济学科海外访学的证据
2025年
海外访学作为国际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鲜有文献探究其对科研产出的影响。本文基于“985工程”高校和财经类“211工程”高校经济学科全职教师简历信息与发表数据,研究发现海外访学经历显著促进了教师英文期刊论文发表。海外访学一方面通过直接合作效应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升科研能力。访学机构水平、相对排名差距、学者个人特征等是影响访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刘庆丰郑世林丛正龙
建设肿瘤学者信息库,助力期刊发展——以《癌症生物学与医学(英文)》(Cancer Biology&Medicine)为例
2025年
为实现快速高效地审理稿件、发表高质量优秀稿件,就建设和管理学者信息库、助力期刊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癌症生物学与医学(英文)》(Cancer Biology&Medicine)建设肿瘤学者信息库为例,探讨了创建学者信息库的必要性,如何建立和使用学者信息库,挖掘学者信息库在期刊专家动态管理、优化同行评议、组约高水平稿件、开展多元化学术活动、精准推送等方面的功能,以期为国内科技期刊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静雅刘惠琴
关键词:同行评议
外柔内刚,鲠直持正,秉持气节——明清江南士大夫人文精神的一个面相
2025年
人们心目中的江南士大夫形象,无论峨冠博带的饱学之士,擅长鸿篇巨制的文学侍从之臣,还是娴熟典故参赞朝政的藻饰能手,能言善辩的博雅君子,似乎儒雅有之而缺乏胆气,温婉有之而少阳刚之气,小心谨慎有余而开拓进取殊少,驰骋疆场斩将搴旗者更加罕见。这其实只是江南士大夫治国理政、行为出入的一个面相,远非江南士大夫人文精神的基本面貌。江南士大夫外表貌似柔弱,内心实无比强大,态度似乎和顺,意志则极为坚定,往往是外柔内刚,力重千钧。他们学养丰厚,恂恂儒雅,其实是非分明,原则问题绝不退让;其谈吐多温文尔雅,少见其过激举动,但事关国家兴亡和社稷安危等大事,则虽九死而不悔,多能置生死利害而不顾。
范金民张彭欣
关键词:明清
“融”与“竞”:晚明艺术赞助场域中江南文人与徽商的士商关系考察
2025年
晚明,文人所遵循的“经世致用”学说和徽商的“贾儒兼业”观念在艺术赞助场域中产生了思想和行为上的交融与碰撞,呈现出“士商相融”和“士商相竞”的社会状态。“士商相融”是商人人情商业网络和文人艺术家鬻画治生需求的结果,而“士商相竞”则是两者对身份、地位和话语权的竞争。从“士商相融”到“士商相竞”,反映出文人艺术家在社会大环境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文人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博弈。对江南文人和徽商之间士商关系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对当下艺术市场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与判断,促进艺术资助系统的创新协调发展。
王超
关键词:艺术赞助商业性
大学者、大书家谢无量(一)
2025年
谢无量是我国近现代以来一位勇敢的文化斗士。他坚决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极借鉴西方研究方法,与我国传统方法相结合;他是我国最早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几位学人之一,也是孙中山最赏识的学人之一,其著作开风气之先;他是学者、诗人、书法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有着超前的国际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思维。
杨代欣
关键词:谢无量

相关作者

苏洁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
研究主题:SCHOLAR SCI 文献资源 特色数据库 以人为本
董文鸳
作品数:32被引量:3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图书馆
研究主题:机构库 图像检索 知识库 信息检索 开放存取
张利国
作品数:8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
研究主题:SCHOLAR 文献资源 特色数据库 大学生 数字化
宋丽萍
作品数:27被引量:2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同行评议 负责任 WOS 实证研究 期刊影响因子
刘晓琳
作品数:32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网络教学模式 普通高校 网络研修 网络教学 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