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篇“ SINGH指数“的相关文章
Singh指数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再骨折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近期、远期再骨折患者与单次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评分,评估Singh指数评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Singh指数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再骨折相关性。结果:首次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对侧发生骨折平均时间为20个月,其中术后近期(≤12月)发生5例,平均时间8个月,术后远期(>12月)发生7例,平均时间35个月。术后近期骨折患者占股骨粗隆间患者比重为1.88%(5/266)。近期二次骨折组Singh指数平均4.6分,平均年龄84岁;远期二次骨折组Singh指数平均3.2分,平均年龄82岁。两组患者Singh指数评分、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单侧髋部骨折组与近期二次骨折组比较,在年龄、Singh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髋部骨折组与近期二次骨折组比较,年龄、Singh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76岁、Singh指数评分≥3分(Singh指数等级≤4级)需要针对性预防二次股骨粗隆间骨折。
刘华朱伟冯欢欢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SINGH指数
髋部骨折老年患者Singh指数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及承重区生物力学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Singh指数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及承重区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观察组)与41例既往存在闭合性髋部骨折史青壮年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Singh指数分级、股骨近端几何结构指标(股骨颈轴长、颈干角、颈长、内侧偏距)及承重区生物力学指标(骨极限应力、弹性模量),分析Singh指数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指标、承重区生物力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ingh指数分级中Ⅱ、Ⅲ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而Ⅳ、Ⅴ、Ⅵ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ingh指数、颈干角、骨极限应力、弹性模量低于对照组,而股骨颈轴长、内侧偏距、颈长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回归显示,颈干角、骨极限应力、弹性模量会对Singh指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股骨颈轴长会对Singh指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P<0.05)。结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Singh指数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及承重区生物力学具有密切关系,Singh指数的降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及承重区生物力学。
徐霄闫凯欣张浩沙强王志刚李坤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SINGH指数股骨生物力学
PFNA与股骨头置换基于Singh指数对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 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生物型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但适应症的选择仍存在争议。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程度可能是影响手术方式选择、疗效的潜在...
付超
关键词:SINGH指数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
Singh指数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再骨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与未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评估Singh指数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并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患者218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对侧髋部骨折分组,对两组患者Singh指数分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随访24~60个月,平均42.9个月。转子间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骨折发生率为5.2%,初次骨折后发生对侧骨折的间隔时间平均11.5个月;b)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未骨折组Singh指数分级平均为4.0级,再骨折组Singh指数分级平均3.5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gh分级低于4级可作为预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骨折的阈值;c)Singh指数分级与骨密度值相关性分析结果,r=0.66,P<0.001,二者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Singh指数分级越低,相应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越高(P<0.05)。Singh指数在评估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风险是十分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张兴胜周方张志山张晓光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SINGH指数骨质疏松
Singh指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应用Singh指数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选取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因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58例,按照Singh指数随机分成非骨质疏松组(A组)28例和骨质疏松组(B组)30例,均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记录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并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骨折不愈合5例,其中,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总体成功率为82.1%(23/28);B组术中内固定失败并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例,术后骨折不愈合8例,其中,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总体成功率为60.0%(12/30),两组总体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ngh指数法是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骨密度测定方法,可用于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疗效。
杨文斌张二洋冯阳阳杨益宏倪建龙
关键词:SINGH指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老年
绝经后髋部骨折患者Singh指数与股骨头承重区生物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患者及男性患者股骨近端骨小梁类型指数(Singh指数)与股骨头承重区生物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股骨颈、转子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1例(绝经≥1年),术前均行X线片测算Singh指数,术中留取股骨头主要承重区,测量其应力、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性能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患者Singh指数与股骨头承重区生物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結果42例髋部骨折患者患者Singh指数分级为Ⅰ级1例、Ⅱ级13例、Ⅲ级14例、Ⅳ级10例、Ⅴ级3例、Ⅵ级1例;其中男性患者分级为Ⅰ级0例、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7例、Ⅴ级3例、Ⅵ级1例;女性患者分级为Ⅰ级1例、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3例、Ⅴ级0例、Ⅵ级0例。女性患者Singh指数分级低于男性(P<0.05)。42例髋部骨折患者的骨极限应力为(14.09±1.31)Pa,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5.93±1.15)、(12.26±1.03)Pa,二者比较,P<0.05。42例患者弹性模量(128.32±21.36)MPa,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43.58±25.26)、(113.06±19.52)MPa,二者比较,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42例髋部骨折患者患者的Singh指数分级与骨极限应力呈正相关(r=0.884,P<0.001)。男性、女性Singh指数分级与骨极限应力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4,0.838;P均<0.001)。42例髋部骨折患者患者的Singh指数分级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r=0.734,P<0.001)。男性、女性Singh指数分级与弹性模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2,0.580;P均<0.001)。结论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患者Singh指数分级与骨极限应力、弹性模量呈正相关。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患者可根据Singh指数分级推断股骨头承重区骨的生物力学情况。
曹向宇徐丛任江涛徐飞李嘉戴海峰王中新孙勃
关键词:绝经期
血清BALP、TRAP-5b及Singh指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及股骨近端骨小梁类型(Singh)指数在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发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5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BALP、TRAP-5b及Singh指数的差异及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ingh指数主要集中于3~4级,对照组主要集中在4~5级,两组Singh指数分布的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BALP、TRAP-5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ingh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ALP与TRAP-5b呈正相关(r=0.476,P<0.05),BALP和TRAP-5b与Singh指数均呈负相关(r=-0.571、-0.488,P<0.05)。BALP、TRAP-5b和Singh指数预测髋部骨折发生的敏感度分别为72.37%、59.20%和64.00%,三者联合预测敏感度为93.50%。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清BALP、TRAP-5b水平升高,Singh指数降低,三者结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风险预测的指标。
王筠顾晶亮孙军平吕刚
关键词:髋部骨折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Singh指数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一直是骨科工作者重点关注问题,其致死致残率逐年上升。传统的评价骨质疏松指标Singh指数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普通X线上即可快速评定其级别,在预测髋部骨折是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同时Singh指数与骨密度、股骨解剖结构及多种生化指标相结合提高了预测髋部骨折的准确率。而对已存在的髋部骨折治疗时评估骨骼质量、内固定物选择及降低固定失败率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对术后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也都具有应用价值,可对髋部骨折手术创伤作出正确评估。现对其研究及进展状况做简单综述。
李磊方诗元
关键词:SINGH指数骨质疏松髋部骨折
绝经后女性不同Singh指数骨扫描电镜特点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不同Singh指数股骨头骨小梁结构及骨超微结构情况。方法取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绝经后女性患者行假体置换患者股骨头标本33份,将33份标本采用低真空扫描电镜观察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小梁和骨超微结构;拍摄术前健侧X线片进行Singh指数分级。结果不同Singh指数分级扫描电镜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Singh指数6级,骨小梁结构完整显示清晰,高倍镜下骨胶原纤维排列紧密为特征;Singh指数5级和4级镜下辨别困难,共同特点为骨小梁变细,表面欠光滑,部分骨小梁出现断裂和缺失现象,骨胶原纤维出现卷曲,局部出现分散情况,但这对于6级和3级分辨清晰;Singh指数3级扫描电镜下骨小梁断裂、缺失情况普遍,骨胶原纤维断裂、排列散乱为其特征;Singh指数1级和2级分辨困难,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严重,骨胶原纤维出现大部分断裂、缺失情况。结论女性患者Singh指数可以大致反映骨结构的变化,了解骨质疏松情况,但因其主观因素影响,6级分法不能更加准确反映出骨结构,尤其是骨超微结构的具体变化。
徐丛徐飞杜元良李嘉戴海峰王中新吕永明
关键词:SINGH指数扫描电镜骨密度绝经妇女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Singh指数相关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和sin曲指数相关性。分析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胸腰椎骨折患者的sin曲指数的相关性,从而为基层医院筛选骨折高危人群提供可靠简便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非骨折的住院患者40例及胸腰段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280例,均予以骨盆正位x线片评估Singh指数,并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胸腰椎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骨折40例患者的骨密度值与Singh指数有显著相关性(P〈0.001)。单纯胸椎和单纯腰椎骨折两者Singh指数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胸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Singh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腰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Singh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为(3.03±1.005),女性骨折患者平均级数为(2.08±1.2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骨盆X线片的Singh指数在不同节段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王玮琪牟永忠刘春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SINGH指数

相关作者

邵斌
作品数:38被引量:188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骨质疏松 跟骨定量超声 定量超声 跟骨
杨辉
作品数:59被引量:546H指数:1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跟骨骨折 并发症 跟骨 骨折固定术 髋部骨折
唐三元
作品数:134被引量:1,191H指数:2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跟骨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骨折固定术 骨折
梅其伟
作品数:6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SINGH指数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 骨折风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徐丛
作品数:81被引量:457H指数:1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肩袖撕裂 肩袖 肩袖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