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 篇“ SSZ型蛇绿岩 “的相关文章
内蒙古北山造山带百合山SSZ 型 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 年龄及其对古亚洲洋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7 2020年 红石山-百合山蛇 绿混杂岩带是北山造山带最北部的一条蛇 绿混杂岩带,前人对百合山蛇绿岩 的研究很少涉及。百合山蛇绿岩 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石橄榄岩、堆晶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等组成,对其中的辉长岩进行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测试,以了解洋盆性质和形成时间。研究结果显示:辉长岩具有Al 2O 3、MgO含量高,P 2O 5含量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岩石初始87 Sr/86 Sr值为0.70418~0.70711,(143 Nd/144 Nd)i为0.512392~0.512568,εNd(t)值为+4.61^+7.28,反映岩浆物质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形成过程受到俯冲消减流体的影响。辉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44.6±1.8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属SSZ 型 (俯冲带型 )蛇绿岩 ,形成于俯冲板片之上的不成熟弧后盆地环境,应为北侧雀儿山-圆包山岛弧基础上发育的早石炭世有限洋盆,代表了古亚洲洋在北山北部的分支洋盆。结合区域上广泛分布于百合山蛇 绿混杂岩带南侧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白山岩浆弧特征,指示古亚洲洋在北山北部的演化至少持续到晚古生代晚期。 牛文超 辛后田 段连峰 赵泽霖 张国震 任邦方 张永关键词:蛇绿混杂岩带 SSZ型蛇绿岩 弧后盆地 皖南伏川SSZ 型 蛇绿岩 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4 2019年 伏川蛇绿岩 作为华南极为重要的前寒武纪蛇绿岩 之一,本文对其中的橄辉岩和辉长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研究表明,伏川蛇绿岩 中橄辉岩含有极高的MgO(39.92%~44.95%)和较低的Al2O3(0.48%~4.35%)、CaO(0.11%~0.63%)和TiO2(0.01%~0.06%),稀土元素总量(7.50×10-6~10.62×10-6)低于亏损地幔,为一套高度亏损的原始地幔熔融残留物,其部分熔融程度介于22%~26%之间。具'U'型 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ISr值显著高于地幔,富集LILE,HFSE含量变化大,既继承了亏损地幔源区的特征,又经历不同程度熔体和流体的交代作用,指示其形成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弧后小洋盆背景。变辉长岩具高MgO(8.78%~13.26%)、Al2O3(17.25%~18.75%)和CaO(11.98%~15.14%),贫TiO2(0.20%~0.28%)、P2O5(0.01%~0.02%)及富钠低钾的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为平坦,具有与亏损地幔相当的Sr、Nd同位素组成,富集LILE,亏损HFSE,显示岛弧(IAT)特点,其不活动元素比值与N-MORB相当,兼具IAT和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形成于弧后盆地的初始扩张阶段。结合前人已有研究,认为新元古时期,皖南地区存在沟-弧-盆体系,随着华夏板块向扬子板块之下俯冲,本区弧后盆地进一步引张形成小型 洋盆。 郑涛 黄德志 黄德志 徐益龙 崔建军关键词:江南造山带 SSZ型蛇绿岩 弧后盆地 西藏改则县多龙SSZ 型 蛇绿岩 的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班公湖-怒江洋晚二叠世洋内俯冲的证据 被引量:5 2019年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分布着大量的SSZ 型 蛇绿岩 残片,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 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代表性辉绿(玢)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获得辉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52.1±1.5Ma(MSWD=0.09,n=33),表明多龙SSZ 型 蛇绿岩 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烧失量普遍较高(1.57%~5.23%)的特征,表明样品普遍遭受蚀变;而且具有富硅、高铝、低MgO及低Mg~#值(36.8~63.1)的特征,说明其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多龙辉绿岩 和辉绿玢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Cs、K、Sr、P、P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Ti、Zr、Hf);稀土元素总量为23.27×10^(-6)~58.95×10^(-6),δEu为0.83~1.35,(La/Yb)_N为0.66~1.30,具有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类似的稀土元素和总体一致的微量元素特征。岩石(^(87)Sr/^(86)Sr)_i值为0.707345~0.708748,(^(143)Nd/^(144)Nd)_i值为0.512669~0.512705,t_(DM2)值为305~456Ma,ε_(Nd)(t)值为+6.9~+8.8,表明其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其地球化学成分具有洋内弧的特征,暗示其可能是洋内俯冲作用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班-怒洋壳于晚二叠世时(ca.252Ma)在板块汇聚边缘发生了类似西太平洋Izu-Bonin-Mariana的洋内俯冲作用,形成兼具MOR蛇绿岩 亲缘性和俯冲带SSZ 蛇绿岩 地球化学印记的双重属性的多龙辉绿岩 及辉绿玢岩的母岩浆;母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上升侵位,最终于洋内俯冲带之上的弧前盆地环境下形成多龙辉绿岩 和辉绿玢岩。 韦少港 宋扬 唐菊兴 刘治博 王勤 高轲 李壮 李发桥关键词:特提斯洋 晚二叠世 东昆中构造混杂带SSZ 型 蛇绿岩 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正>蛇绿岩 作为古洋壳和上地幔的残余碎片(Coleman, 1971, 1977),为恢复古大洋或古大陆边缘盆地演化历史提供了物质组成、构造、地球化学等较多的证据。蛇绿岩 通常保存在碰撞型 和增生型 造山带缝合带中,标志着汇聚... 李瑞保 裴先治 李佐臣 陈国超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封铿文献传递 西藏班戈县白拉SSZ 型 蛇绿岩 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2017年 白拉蛇绿岩 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主要岩石类型 为辉长岩、辉橄岩、纯橄岩、玄武岩、辉石岩等。所有基性岩样品富镁,低钛、钠、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等),且亏损高场强元素Ta、Ti等,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认为白拉蛇绿岩 形成于俯冲消减带之上(SSZ )的构造环境,很可能是小洋盆发育晚期洋壳进入俯冲消减过程中的产物。在蛇绿岩 中获得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89.7±1.3)Ma,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在早侏罗世末构造环境由扩张开始向俯冲消减的转换。 孔维华 蒋之飞 周新 徐学金 方明 方洁 肖霞关键词:缝合带 俯冲消减 SSZ型蛇绿岩 地球化学 东北新元古代吉峰-环宇-嘎仙SSZ 型 蛇绿岩 对新林-喜桂图洋演化的制约 <正>东北地区录属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在古生代经过多期俯冲-增生形成的复合型 造山带,主要由多条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蛇 绿混杂岩带、岛弧带或活动陆源岩浆-沉积增生楔组成(Xiao et al.,2003;Wu et al.,... 冯志强 刘永江 杜兵盈 张铁安 李小玉关键词:蛇绿岩 新元古代 文献传递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SSZ 型 蛇绿岩 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卡拉麦里蛇绿岩 带受控于卡拉麦里深大断裂,主要由超镁铁质岩体、镁铁质岩脉和火山熔岩组成。超镁铁质岩体主要由地幔方辉橄榄岩组成,并有纯橄岩和铬铁矿矿石产出。超镁铁质岩石具有低SiO2、高MgO、LREE富集的/V0字形和LREE略富集型 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有SSZ (supra subd u ction zone)型 的地幔橄榄岩特征。玄武岩、堆晶辉长岩以及辉长闪长岩岩脉具有低Al2O3、TiO2、K2O+Na2O含量,且K2O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与洋内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SSZ 型 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碱性玄武岩则具有洋岛玄武岩特征,具有高Al2O3、TiO2(2.50%~3.43%,平均3.16%)、K2O+Na2O(7.36%~9.40%)、P2O5(0.509%~1.579%,平均0.80%)和Ti/V(>50),相对低MgO(1.84%~2.81%,平均2.60%)的特征,富集不相容元素并具高的稀土元素总量和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洋岛玄武岩特征,代表了洋盆早期洋内热点作用。卡拉麦里蛇绿岩 带反映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联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古洋盆经历了洋内热点作用和大洋板块洋内俯冲消减的演化过程。 陈新蔚 李晓燕关键词:SSZ型蛇绿岩 地球化学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缅甸密支那地区发现侏罗纪的SSZ 型 蛇绿岩 被引量:29 2012年 本文报道了在缅甸的密支那地区发现的一套侏罗纪SSZ 型 蛇绿岩 和有关的岩石单元。蛇绿岩 由地幔橄榄岩、安山玄武岩、淡色辉长岩和辉长岩类、橄榄辉石岩和含长辉石岩类、以及斜长花岗岩组成。锆石的U-Pb定年获得安山玄武岩的形成年龄为166±3Ma、淡色辉长岩177±1Ma、橄榄辉石岩171±2Ma,和斜长花岗岩176±1Ma。安山玄武岩以低K2O(平均0.21%)和中TiO2(0.8%~1.2%)为特征,熔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属于近平坦和LREE轻微富集型 〔(La/Yb)N变化于1~1.3之间〕。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熔岩和其他基性岩的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和Ba含量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Ta、Zr、Ti明显亏损,为典型 的SSZ 构造背景成因的熔岩特征。87Sr/86Sr(i)比值为0.70367~0.70397,以及εNd(t)为正值(4~5.3),均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从空间展布看,密支那蛇绿岩 与缅甸东带蛇绿岩 应属同一条蛇绿岩 带,与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相连。但不同的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侏罗纪时(约170Ma)为MOR型 蛇绿岩 ,但密支那侏罗纪出现的是SSZ 型 蛇绿岩 。两者时间如此相近,我们认为用洋内俯冲来解释较为合适。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人将缅甸东带蛇绿岩 与西藏北带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相连,并且后者在侏罗纪时也已经出现SSZ 型 蛇绿岩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对密支那蛇绿岩 构造背景的研究。 杨经绥 许志琴 段向东 李静 熊发挥 刘钊 蔡志慧 李化启关键词:蛇绿岩 大岔大坂MOR型 和SSZ 型 蛇绿岩 对北祁连洋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36 2010年 北祁连大岔大坂剖面保存了MOR型 和SSZ 型 两类蛇绿岩 ,记录了两种构造环境的岩浆活动。剖面南段的蛇绿岩 由蛇 纹石化的超基性岩和辉长岩组成,其中辉长岩具有N-MORB地球化学特征,代表了扩张形成的洋壳。从辉长岩中分选出大量锆石,采用SHRIMP方法测得这些锆石的年龄为505±8Ma,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它与熬油沟辉长岩(504Ma)和东草河辉长岩(497Ma)基本同时形成,表明寒武纪末期北祁连洋盆存在一次规模较大的海底扩张事件。剖面北段主要由枕状熔岩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类似于玻安岩,代表了由洋壳向北俯冲形成的岛弧。枕状熔岩形成较晚(483Ma),这与其覆盖在辉长岩上的野外关系是一致的,说明从残留洋壳的形成到岛弧的出现间隔了大约20Ma。这项研究为认识北祁连洋盆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孟繁聪 张建新 郭春满 李金平关键词:辉长岩 玻安岩 锆石 北祁连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SSZ 型 蛇绿岩 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2009年 卡拉麦里蛇绿岩 带受控于卡拉麦里深大断裂,主要由超镁铁质岩体、镁铁质岩脉和火山熔岩组成。超镁铁质岩体主要由地幔方辉橄榄岩组成,并有纯橄岩和铬铁矿矿石产出。超镁铁质岩石具有低SiO2、高MgO、LREE富集的"V"字形和LREE略富集型 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有SSZ (supra subduction zone)型 的地幔橄榄岩特征。玄武岩、堆晶辉长岩以及辉长闪长岩岩脉具有低Al2O3、TiO2、K2O+Na2O含量,且K2O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与洋内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SSZ 型 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碱性玄武岩则具有洋岛玄武岩特征,具有高Al2O3、TiO2(2.50%~3.43%,平均3.16%)、K2O+Na2O(7.36%~9.40%)、P2O5(0.509%~1.579%,平均0.80%)和Ti/V(>50),相对低MgO(1.84%~2.81%,平均2.60%)的特征,富集不相容元素并具高的稀土元素总量和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洋岛玄武岩特征,代表了洋盆早期洋内热点作用。卡拉麦里蛇绿岩 带反映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联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古洋盆经历了洋内热点作用和大洋板块洋内俯冲消减的演化过程。 杨梅珍 吴宏恩 杨高学关键词:SSZ型蛇绿岩 地球化学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相关作者
史仁灯 作品数:112 被引量:2,154 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研究主题:蛇绿岩 超高压变质带 SSZ型蛇绿岩 榴辉岩 班公湖 杨经绥 作品数:451 被引量:5,505 H指数:5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铬铁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榴辉岩 许志琴 作品数:360 被引量:6,464 H指数:5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榴辉岩 青藏高原 超高压变质带 俯冲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李文铅 作品数:63 被引量:952 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东准噶尔 钨矿 东天山 梅子窝钨矿 康古尔塔格 陈有炘 作品数:135 被引量:923 H指数:25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东昆仑东段 东昆仑造山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LA-ICP-MS锆石U-PB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