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篇“ WEPP模型“的相关文章
- WEPP模型在紫色土自然恢复集水区水沙变化评价中的应用
- 西南紫色土区坡耕地占比大,降雨集中,加之紫色土抗侵蚀能力差,使得该区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峻。该区水土流失面积达总面积的24.59%,在8个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排名第三。该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研究较多,但自然恢复集水区的水沙变化...
- 兰振钊
- 关键词:水沙变化自然恢复雨型WEPP模型紫色土丘陵区
- 基于WEPP模型的工程建设中施工便道边坡水土流失特征——以林芝市巴宜区为例被引量:3
- 2023年
- 工程建设中施工便道导致的水土流失与传统土壤侵蚀不同,施工便道改变原自然坡面形态及水文过程,致使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并形成路面、挖填边坡等多个侵蚀产沙部位,结构松散的路堑及边坡对降雨的响应更强、速度更快,土质低等级道路所引起的土壤侵蚀问题占比很大,因此研究可为工程扰动中施工便道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基础依据。以林芝市巴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WEPP模型对工程扰动下不同降雨条件、不同坡度坡长情况下施工便道边坡径流量、土壤流失量进行模拟分析,揭示施工便道边坡水土流失特征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开始产生径流的60 min最大雨强(I_(60))为11.16 mm/h,降雨量为12.40 mm;I_(60)处于10~17 mm/h范围内径流量低于0.50 mm,土壤流失量低于0.010 kg/m^(2),当I_(60)超过17 mm/h后,I_(60)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具有线性关系。(2)径流量随坡度增加呈“快速增加—增速减慢—逐渐减小”3个阶段,坡度在5°以下时产生最低径流量56.98~58.00 mm,坡度在30°~35°时产生最高径流量76.19~77.01 mm;土壤流失量随坡度增加呈“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2个阶段,坡度在5°以下边坡土壤流失量最小,坡度在50°后趋于稳定。(3)靠山边坡径流量随坡长增加而降低,不靠山边坡径流量则随坡长变化保持稳定,坡长在50 m后靠山边坡径流量低于不靠山边坡,且差异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大;靠山边坡土壤流失量随坡长的增加呈“先快速增加—后增速减小”趋势,不靠山边坡土壤流失量随坡长的增加基本保持匀速增加。研究结果用于高寒区工程扰动后边坡水土流失驱动机制分析。
- 于洋姜群鸥王紫璇甄子雲刘兰华何财松周扬
- 关键词:施工便道水土流失边坡WEPP模型
- 基于WEPP模型的工程堆积体不同堆置方式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有效保持水土,减少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造成的水土流失,评价工程堆积体不同堆置方式的水土流失效应。试验基于WEPP模型,以洋县某建设项目为例建立模型数据库,分析工程弃土在设计土方量和占地面积条件下直线型、折线型、台阶型工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规律,探寻不同堆置方式下堆置坡度的最优组合。结果发现:(1)底坡坡角α_(1)=26°时,直线型工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强度最弱。(2)折线型工程堆积体最优边坡组合为α_(1)=47°,上部坡角α_(2)=22°。(3)台阶型工程堆积体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最优边坡断面组合为α_(1)=47°,α_(2)=24.5°,马道宽d=0 m。研究结果可为减少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量、综合评估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 刘超曹博召王健任艳
- 关键词:土壤侵蚀WEPP模型
- WEPP模型的国内历史演进及实用性研究展望
- 作为以细沟侵蚀为主要模拟对象的一种土壤侵蚀预测模型, WEPP模型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地。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PP模型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进行了总结,有利于研究者对WEPP模型的研究趋势进行把握。随着...
- 张校棱
- 关键词:WEPP模型土壤侵蚀CITESPACE
- WEPP模型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适用性评价——以江苏滨海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为例
- 2020年
- 为提高水土保持监测中土壤流失量的监测效率和精度,以江苏滨海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接收站边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WEPP模型的坡面土壤流失量监测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值较实测值偏小7.9%,表明WEPP模型在土壤流失量监测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 王鹏黄创业刘灿张洋
-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WEPP模型边坡
- 北京山区径流侵蚀过程及WEPP模型适用性评价被引量:3
- 2018年
- 北京土石山区多发严重的土壤侵蚀甚至是泥石流,因此如何通过植被控制侵蚀,进而通过侵蚀模型预测预报侵蚀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北京山区简易径流小区内,人工模拟降雨5种雨强(5.7~75.6mm/h)、不同树种(油松、栓皮栎)及不同株行距(1.0m×1.0m,1.5m×1.5m),探究树冠特征和降雨特征对径流侵蚀过程的影响,以及WEPP模型对径流过程、总径流量和总产沙量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小雨下(总降雨量≤25.2mm)裸地与有林小区的累计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p=4.9E-11),大雨下(总降雨量49.8,75.6mm)差异不明显(p=0.35),裸地与有林小区在总径流量和径流系数上并没有差异显著(p=0.81,0.44),LAI与雨强均显著影响总径流量;(2)裸地小区总产沙量为有林小区的1.70倍,但ANOVA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13),覆盖度与产沙率SLR之间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SLR=e-0.02C;(3)WEPP模型在大雨下对径流过程的模拟更为准确,小雨下对产流时间的模拟较实际产流时间延后10~20min,累计径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差距随降雨历时增加而不断增加;(4)WEPP模型对总径流量和总产沙量的模拟效果较好(效率系数CE=0.61,0.91),各雨强下总径流量和总产沙量的模拟值分别是实测值的1.01,1.25倍。
- 李想曾以禹朱思雨牛健植李娇杜晓晴
- 关键词:径流过程土壤侵蚀WEPP模型
- 基于WEPP模型的沿海新围垦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针对沿海新垦区盐土盐份高、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少等特点,对沿海新围垦区沟渠边坡高含盐土壤侵蚀开展试验分析,研究土壤侵蚀变化规律,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分析WEPP模型适用性。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及模拟结果说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沿海新垦区径流小区盐碱土侵蚀主要影响因素是雨量、降雨强度,且均为正相关显著关系。WEPP模型模拟出侵蚀量的模型有效性系数平均为0.543,计算结果表明WEPP能较好模拟沿海新垦区沟渠边坡侵蚀情况,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尚需修正。
- 陈凤邹玉田张华陈文猛
- 关键词:盐土边坡土壤侵蚀WEPP模型
- WEPP模型在降雨侵蚀和融雪侵蚀中的应用与适用性评价
- 土壤侵蚀是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制约经济增长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合理的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改善侵蚀状况,减少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是基于土壤侵蚀研究理论而建立的用来预测和防治土壤侵蚀的有...
- 杨凡
- 关键词:WEPP模型降雨侵蚀
- 文献传递
- 基于WEPP模型的丹江口库区水力侵蚀动态变化分析
- 水力侵蚀是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WEPP模型为水力侵蚀模拟预测和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我国水力侵蚀研究大多着重于点状空间分布,而本文是对丹江口库区水力侵蚀状况进行区域范围的水力侵蚀模拟和预测。本文通过GIS软...
- 周国乾
- 关键词:水力侵蚀WEPP模型
- 文献传递
- WEPP模型在紫色土区域适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紫色土区域某水保站1984—2017年7次典型降雨资料,应用WEPP(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模型模拟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地面坡度的紫色土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提出了模型评价方法,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WEPP模型及其内置参数在我国紫色土范围内模型预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WEPP模型对于紫色土区域水蚀模拟基本可行,产流量的预测比侵蚀量的预测更为合理,低坡度条件下的模拟结果优于高坡度条件。对于侵蚀量的模拟不够理想,高坡度条件下反而模拟较好。对于不同坡度下的侵蚀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动力因子,在一定的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幂函数递增关系。
- 朱韵峤
- 关键词:土壤侵蚀量坡度降雨量WEPP模型
相关作者
- 郑粉莉

- 作品数:305被引量:4,462H指数:4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东北黑土区 坡面 细沟侵蚀
- 陈晓燕

- 作品数:88被引量:5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紫色土 细沟侵蚀 细沟 三峡库区 土壤侵蚀
- 何丙辉

- 作品数:374被引量:3,633H指数:30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紫色土 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土壤养分
- 王建勋

- 作品数:6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WEPP模型 WEPP 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沟壑区 坡长
- 项甜甜

-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WEPP模型 东北平原 数据集 HYPERION 高光谱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