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29篇“ X线表现“的相关文章
骨转移乳腺癌X线表现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骨转移乳腺癌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特征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以及骨转移灶的CT与MRI表现,并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和无远处转移患者各90例(90个病灶);比较骨转移乳腺癌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X线表现及免疫组化的差异。结果:①骨转移乳腺癌肿块以高密度为主,无远处转移乳腺癌肿块以等密度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转移乳腺癌肿块边缘以模糊为主,无远处转移乳腺癌以毛刺状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骨转移乳腺癌首诊区域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高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比骨转移乳腺癌,无远处转移乳腺癌无T4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骨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以Ⅲ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骨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肿块伴钙化为主,三阴性以肿块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无远处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居多,Luminal B型多未发生同侧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无远处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以Ⅲ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乳腺癌不同免疫组化分型对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不同,有助于临床医师预测不同免疫组化分型的骨转移可能性,为治疗提供参考。
周霞崔春晓林青李志明边甜甜苏晓慧张琦李妍李丽丽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X线摄影术病理学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miR-106a、miR-20a表达与胸部X线表现及炎症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微小RNA(miR)-106a、miR-20a表达与胸部X线(CXR)表现及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393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分叶核白细胞等,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表达。所有患儿均在入组后接受CXR检查。结果:MPP患儿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61,2.11)、1.06(0.73,1.67)。根据中位值分组,与miR-106a和miR-20a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患儿CRP水平和肺实变患儿比例明显更高(P<0.05);miR-20a高表达组患儿胸腔积液患儿比例也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MPP患儿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2、0.230,均P<0.001)。肺实变组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实变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预测MPP肺实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CI:0.767~0.855)、0.807(95%CI:0.762~0.852),灵敏度分别为75.3%和77.4%,特异度分别为76.5%和76.4%,对应的截断值为1.20和1.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高表达是MPP肺实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PP患儿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过表达与CXR严重表现和炎症加重有关,两者可作为指示MPP严重程度和炎症进展的标志物。
赵肖依耿思思张雅尚吕晓倩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炎症
Poland综合征CT及X线表现一例
2024年
Poland综合征在临床上相对罕见,好发于男性,以右侧胸大肌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本文报道一例年轻女性且以左侧胸大肌、胸小肌发育不良,合并同侧手指短缩畸形为主要症状的Poland综合征的CT及X线表现,通过本病例报道,提高对这种罕见疾病的认识。
黄依魏景欣廖英萍
关键词:POLAND综合征畸形短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表现及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表现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NRDS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胸部X线改变分级、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及氧合指数(OI)变化情况,并采用pearson分析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与O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①所有NRDS患儿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改变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例患儿中86例患儿胸片显示好转,其中治疗前胸片改变Ⅱ级61例(占54.95%),治疗后肺透亮度好转即胸片改变转为Ⅰ级者48例(占78.69%),胸片透亮度无明显改变即仍为Ⅱ级者13例(占21.31%);治疗前患儿肺透亮度明显降低,且肺内有相互融合的大颗粒影,心膈界模糊不清、支气管充气征明显即胸片改变Ⅲ级38例(占34.23%),治疗后肺透亮度增高、膈顶清晰即胸片改变转为Ⅱ级者29例(占76.32%)、仍显示为Ⅲ级者9例(占23.68%);治疗前肺叶致密,心膈难辨,呈“白肺”改变即胸片改变为Ⅳ级者12例(占10.81%),治疗后转变为Ⅲ级者9例(75.00%),仍显示为Ⅳ级者3例(占25%)。②治疗后患儿的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OI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X线半定量评分与OI指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NRDS患儿治疗后胸部X线改变分级降低,肺叶透亮度较治疗前增加,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可用于评估患儿肺功能。
宋思佳丁永刚张亚楠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
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症状与X线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症状与其X线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中文版(NPQ)、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与X线检查下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值(VBLADI)的相关性。结果通过软件绘制散点图,以VBLADI为X轴,NPQ评分为Y轴,通过观测数据大致符合线性相关关系。通过软件绘制散点图,以VBLADI为X轴,ESCV评分为Y轴,通过观测数据大致符合线性相关关系。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NPQ评分与VBLADI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r=0.406,P=0.009<0.01),ESCV评分与VBLADI存在紧密的负相关关系(r=-0.611,P=0.000<0.01)。结论NPQ、ESCV评分均与VBLADI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相关症状表现越重,其关节紊乱的情况越严重,在临床上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及判断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病情,避免误诊、漏诊。
冯希付涛陈允周
关键词:X线表现颈痛眩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30例探讨
2023年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的具体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 样本选取中,时间从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共抽取了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针对其X线的具体表现进行总结,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次检查结果当中,通过对X线胸部DR片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淡片状模糊阴影患者11例,大片状不规则高密度患者10例,纹理模糊患者6例,3例患儿呈现出纹理增粗的影像学特征;其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2例,肺不张患者3例,合并膈肌粘连患者1例;右肺改变患者14例,左肺改变患者10例,6例患儿出现了两侧均改变的情况。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在进行诊断中,其X线改变的情况比较复杂,多种多样,其中主要以间质改变情况为主,轻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大片状高密度影以及淡片状阴影的比重较高,大多数患儿为单侧改变,病情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的情况,但是病情较轻的患儿更多的表现为肺纹理增粗。
叶婷章俊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影像
肠梗阻的X线表现有哪些
2023年
肠梗阻是指某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属于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原因。
伏红超郑琳娜梁凯轶
关键词:酸碱平衡失调心肺功能不全外科急腹症X线表现肠内容物患者年龄
46例精神病人罹患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与临床探讨
2023年
探讨精神病人罹患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时并发支原体肺炎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记录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X线影像报告,总结其特点。结果 X线异常部位:以单侧为最多,为78.26%,以右肺下叶为最多,为67.39%,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与其它部位间无明显差别(P>0.05);支原体肺炎有间质型、肺门周边型、肺泡浸润型和混合型4种不同的表型。以间质型占最大比例76.08%,与其它三种类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各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痰、发热、咽痛、头痛等无差异性(P<0.05)。结论 精神病人罹患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比较明显,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临床诊断。
李明春
关键词:精神病人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
16例炎性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特征及病理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16例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患者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结果,为该病患者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6例IBC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钼靶X线表现、病理结果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所有IBC患者按照钼靶X线诊断结果的差异分为真阳性组12例以及假阴性组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16例IBC患者钼靶X线表现:(1)5例患者皮肤增厚,后缘模糊不清,且伴有乳头内陷;(2)皮下脂肪层密度明显增高,9例患者可见显著增粗的Cooper’s韧带;(3)腺体增厚,结构紊乱,3例在腺体内见明显形态不规则的肿块,其中1例伴有沙粒样钙化,10例未发现显著肿块,4例伴有弥漫分布的沙粒样钙化灶;(4)同侧腋窝均伴有淋巴结肿大,结构致密,边缘相对清晰。16例IBC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6例皮肤内可见明显淋巴管癌栓;钼靶X线诊断炎性乳腺癌真阳性12例,假阴性4例。16例IBC患者经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8例,占比50.00%,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7例,占比43.75%,P53阳性10例,占比62.50%。钼靶X线假阴性IBC患者肿块大小≤5 cm、TNM分期为Ⅰ~Ⅱ期以及无淋巴结转移人数占比均高于真阳性患者(P均<0.05)。钼靶X线假阴性及真阳性IBC患者ER、PR及P53阳性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BC患者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结果均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可为IBC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徐丽华洪慧勤高春茗刘金萍刘华之
关键词:炎性乳腺癌钼靶X线病理分析假阴性
牵拉成骨过程中新生骨痂的X线表现与骨愈合的关系
2023年
目的:分析胫骨牵拉成骨术后牵拉区新生骨痂的X线表现,探究骨痂类型与骨愈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骨痂类型形成的重要时间点。方法:分析2016—2022年在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骨科行胫骨牵拉成骨术的51例患者的X线图像,根据牵拉区新生骨痂愈合程度分为骨愈合和骨不愈合,根据新生骨痂在X线图像上所形成的高密度影的不同分布分为均匀型骨痂、两端型骨痂及缩窄型骨痂。结果:新生骨痂于停止牵拉前2周时初显3种骨痂形态,于停止牵拉时骨痂形态已定型,至拆除外固定架时3种骨痂形态无改变。至拆除外固定时51例患者中42例(82%)X线表现为均匀型骨痂的患者牵拉区新生骨均已愈合,9例(18%)呈两端型或缩窄型骨痂的患者牵拉区新生骨则不愈合。骨愈合组与骨不愈合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牵拉区新生骨痂所呈现的不同X线征象可以预测骨愈合情况,停止牵拉前2周是骨痂形态形成的重要时间点,提前掌握骨痂形态的走向,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提高牵拉成骨术的成功率。
王凯君王彩红谭新欢
关键词:骨痂

相关作者

蒋瑾
作品数:141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X线表现 影像学 影像学表现 X线计算机 CT表现
付凯
作品数:136被引量:5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 X线表现 MRI CT表现 X线诊断
陈雷
作品数:162被引量:63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X线平片 基本病变 X线表现 X线平片表现 磁共振成像
林青
作品数:72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 乳腺肿瘤 X线表现 乳腺X线摄影
陈卫国
作品数:378被引量:1,651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乳腺 X线 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