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伟
作品数: 47被引量:521H指数:14
  • 所属机构:西南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相关作者

黄希庭
作品数:624被引量:11,537H指数:6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学 心理健康 自我价值感 自立
刘杰
作品数:10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生活满意度 抽样调查 验证性因素分析 问卷 自我肯定
贾凤翔
作品数:5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恐怖主义 心理学 自我效能 自我 亲密关系
阚忠钰
作品数:3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距离 解释水平理论 道德判断 母品牌 品牌延伸
黄岗
作品数:5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睡眠质量 时间管理倾向 自我评价 时间维度
企业并购下的组织认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组织认同能引导成员将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融为一体,能为组织目标的达成而不断努力或付出。但企业并购却对成员的组织认同造成了影响,并成为其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阚忠钰石伟
关键词:企业并购组织认同社会认同
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自我评价既包括对现在自我的评价,也包括对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评价。为了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人们积极评价主观近的过去自我,消极评价远的过去自我,特别是在重要的特征上;并将积极的过去自我知觉为近的,消极的知觉为远的。主观近的过去自我直接影响现在的自我评价,远的对现在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小或有一种对比效应。对将来自我的评价,也是为了提升现在的自尊,将来自我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主观时间距离知觉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该领域的研究可向密切关系、特殊群体的时间自我评价模式拓展,验证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并深入探讨其动力机制。
石伟黄岗
西方志愿者行为研究述评被引量:29
2010年
志愿者行为是在组织背景下,个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自愿对主动寻求帮助的对象实施的一种长期且无偿的帮助行为;其形成和发展可以用功能理论、特质理论和多因素模型来解释。志愿者行为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志愿功能量表、志愿精神问卷和志愿者行为问卷。研究者对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格变量、动机变量及组织因素等志愿者行为的前因变量及志愿者身心健康、社会收益等志愿者行为的结果变量的探讨比较深入,但在概念明晰、理论整合、测量工具、取样探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林石伟
关键词:特质理论
浅析品牌延伸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08年
品牌延伸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成功与失败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依据品牌延伸的相关研究,将其影响因素划分为母品牌、延伸产品、目标市场等五个方面,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阚忠钰石伟
关键词:品牌延伸母品牌影响因素
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评价研究
自我评价是自我变化知觉的主要源,我们不仅评价自己的现在,还回溯评价自己的过去,前瞻评价自己的将来。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认为,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就是为了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人们贬低过去的自我,使现在自我优于过去自我,从而造...
石伟
基于恐怖分子的恐怖主义心理学述评被引量:11
2010年
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至今仍没有达成共识。文章中的恐怖主义是指任何个体、团体或组织为了达成某种政治、宗教或社会目的,而对无辜者非法使用暴力或其他胁迫性手段,企图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制造恐怖气氛的行为。其形成和发展可以用综合症模型、自恋–攻击模型、挫折–攻击模型、工具模型、社会情境模型和其他综合性模型来解释。作者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恐怖主义的心理学策略。心理学界对于恐怖主义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侧重于描述和解释,在预测和应用上有待进一步发展。
贾凤翔石伟
关键词:暴力恐怖恐怖主义恐怖分子反恐
记忆规律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记忆规律对心理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了几个与心理教学有关的记忆的规律,并对每个概念给予了详尽的解释。然后从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提出了记忆规律对心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石伟
关键词:记忆心理教学前摄抑制
工作狂的研究述评被引量:10
2008年
工作狂是指那些在强烈的内部动机的驱动下,长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工作上的个体,其形成和发展可以用成瘾模型、强化理论、特质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来解释。工作狂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工作成瘾风险测验、工作狂问卷和工作狂行为量表。该领域的研究者对于人格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组织因素等工作狂前因变量及健康、人际关系等工作狂的结果变量的探讨比较深入,但在概念界定、理论整合、测量工具、取样和变量探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杰石伟
关键词:工作狂特质理论
对不公正历史事件的情绪反应——群体内疚被引量:12
2011年
只要个体把自己归于施害群体,并且承认所属群体对不道德的行为负有责任,而无需自己参与其中,就会体验到群体内疚,它是一种自我聚焦的情绪。内群体责任、伤害行为的正当化、知觉到的补偿困难等认知因素都会影响群体内疚程度,而个体的优先价值观和国家认同等会造成成员间群体内疚体验的个体差异。群体内疚的体验会促进施害群体对受害群体的道歉和补偿支持。将来伤害行为的群体内疚,以及与其他情绪的综合考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石伟闫现洋刘杰
关键词:国家认同道歉
鲁棒核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
核自适应滤波器(KAF,kernel adaptive filter)在信号处理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它作为一类新型的自适应滤波器(AF,adaptive filter),其工作原理主要是运用核方法将原始数据转换到到高维...
石伟
关键词:成本函数稀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