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君雪
-

-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张宏伟

- 作品数:70被引量:2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 前哨淋巴结 保乳手术
- 朱玮

- 作品数:35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溶瘤腺病毒 成像
- 亓发芝

- 作品数:187被引量:92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房再造 整形外科 创面 扩大背阔肌肌皮瓣
- 王红

- 作品数:45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乳腺肿瘤
- 秦新裕

- 作品数:448被引量:5,538H指数:3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肠外科 外科手术 结直肠肿瘤 胃肿瘤
- 自体甲状旁腺异位移植治疗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对 2例慢性肾衰出现典型甲旁亢症状的女性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左前臂肌肉内移植。方法 :切除所有旁腺组织 ,冰冻证实旁腺组织增生。切取旁腺中心部分2 0 0mg左右 ,切成 1mm× 1mm× 1mm碎片置于冰盐水中 ,于左前臂桡侧肱桡肌分 3排多处再植 ,每处 4~ 5粒旁腺碎片 ,丝线缝合肌纤维。结果 :术后 1周患者面部胀痛、张口困难、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开始减轻 ,胃纳好转。外周血PTH明显下降 :例 1的PTH由 2 5 0 0 pg/ml渐降到 37.2pg/ml,例 2的PTH由 2 82 4 pg/ml降到 10 pg/ml。例 1的血钙由 2 .5mmol/L降至1.6mmol/L ;例 2由 3.0mmol/L降至 1.0mmol/L。例 1的血磷由 1.4mmol/L降至 0 .8mmol/L ;例 2由 1.6mmol/L降至 0 .7mmol/L。例1的ALP由 880IU/L降至 6 5 1IU/L ;例 2由 10 6 8IU/L降至 92 8IU/L。以后每月监测PTH 1次 ,例 1随访 10个月 ,PTH平均值为 333.3pg/ml;例 2随访 4个月PTH平均值为 10 8.0 pg/ml。 2例的血钙维持在 1.6mmol/L~ 2 .1mmol/L ,血磷为 0 .8mmol/L~ 1.1mmol/L ,ALP为 4 0 0IU/L~ 4 4 0IU/L。MIBI显示左前臂同位素浓聚。测定移植侧与非移植侧上肢近心端血中PTH的比值分别为 1.5 7和 1.6 9。 2例于术后 3~
- 陈君雪张宏伟张诚龙朱玮
- 关键词:甲状旁腺全切除
- 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房保留手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房保留手术(保乳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26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改良根治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的581例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92.7%和84.5%,对照组则分别为91.4%和85.3%。研究组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8.2%和96.4%,对照组则分别为97.6%和95.3%。两组的DFS和O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脉管无癌栓患者的3年和5年DFS分别为94.5%和92.1%,而脉管有癌栓患者的3年和5年DFS分别为90.2%和81.3%,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研究组患者中复发12例,其中>40岁的239例中复发5例,而≤40岁的87例中复发7例,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脉管无癌栓的278例患者中复发7例,脉管有癌栓的48例患者中复发5例,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保乳手术后的美容效果评价优良率为87.4%。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与行传统的乳房切除手术的预后无显著差异,脉管癌栓与保乳手术的预后相关,年龄≤40岁的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
- 朱玮张宏伟陈君雪王斌梁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复发
- 腹腔镜下胆囊动脉解剖50例观察
- 1994年
- 腹腔镜下胆囊动脉解剖50例观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陈君雪,徐俊华,秦净,吴肇汉众所周知,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相当常见。在剖腹胆囊切除术中,外科医生能够正常识别,确实遇到困难时也可作逆行胆囊切除,并不强调游离胆囊动脉。然而腹腔镜手术的特...
- 陈君雪徐俊华秦净吴肇汉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动脉
- 经腹腔镜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被引量:9
- 1996年
- 为了进一步探讨腹腔镜高选迷切的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作者选择10例具有典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且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迷走神经后干切断加胃小弯前壁浆肌层切开缝合术(Taylor术)。手术前后作胃液分析及胃排空试验。手术操作:(1)采用带气囊胃管在食管上下移动,以利定位;(2)将高位胃小弯向左侧牵拉以显露食管右后壁,游离并切断迷走神经右后干支;(3)用Endo-GIA35mm腔内线型切割吻合器分次钳闭,完成胃小弯前壁浆肌层切开缝合。结果:所有病例近期症状明显改善,均停止服药,体重增加,无胃潴留。胃液分析平均BAO、MAO、PAO分别由术前的6.0mmol/L、18.5mmol/L、23.8mmol/L,降至术后的2.8mmol/L、7.8mmol/L、11.5mmol/L(P<0.01)。胃半排空时间术前46.1分钟,术后延长至77.2分钟(P<0.01)。胃镜随访7例溃疡愈合,2例缩小。可以认为腹腔镜Taylor术对患者损伤小,近期疗效确切。
- 陈君雪徐俊华吴肇汉
- 关键词:腹腔镜迷走神经切断术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手术
- 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的乳房再造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 安全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 (TRAM)进行乳房再造。方法 总结 42例乳房再造的经验 ,详尽介绍了病例选择 ,皮瓣设计和手术方法。结果 应用TRAM再造乳房 42例 ,其中即时再造 2 5例 ,后期再造 17例 ;单蒂TRAM 35例 ,双蒂TRAM 7例 ,单蒂中有 7例附加血管吻合。 2例术后腹部供区皮瓣部分坏死 ,2例TRAM部分坏死 ,1例双蒂皮瓣术后腹壁疝形成。结论 附加血管吻合或选用双蒂肌皮瓣 。
- 亓发芝陈君雪顾建英施越冬张学军吴坤南
- 关键词:乳房再造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外科手术手术设计手术方法
- 携带IL-24的溶瘤腺病毒作用于乳腺癌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构建携带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CNHK600-IL-24,评估CNHK600-IL-24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将IL-24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载体SG502-ΔCR2,与5型腺病毒骨架载体pPE3共转染至人胚肾293细胞,获得溶瘤腺病毒CNHK600-IL-24。荧光显微镜观测及病毒体外增殖实验测评病毒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正常成纤维细胞MRC-5中的增殖情况;MTT法检测不同MOI值的病毒对两种细胞的抑制效应;ELISA法检测病毒感染细胞后上清液中IL-24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的IL-24蛋白;流式细胞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CNHK600-IL-24经测序及PCR鉴定,病毒滴度为1.9×1010pfu/mL。CNHK600-IL-24感染MDA-MB-231细胞后表现出强大的增殖、复制能力,而在MRC-5细胞内增殖并不明显;CNHK600-IL-24在很低的浓度就能对MDA-MB-231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而对MRC-5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CNHK600-IL-24感染MDA-MB-231细胞后,IL-24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而感染MRC-5细胞后产生的IL-24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病毒引起的MDA-MB-231细胞明显凋亡而MRC-5细胞的凋亡率很低。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高滴度的溶瘤腺病毒CNHK600-IL-24,该病毒具有在乳腺癌细胞中特异性增殖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朱玮秦新裕张宏伟陈君雪吴红平钱其军
-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IL-24乳腺癌
- 腹腔镜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被引量:3
- 1996年
- 该研究选择10例男性病人,平均年龄34岁,具有典型溃疡病史10年以上且反复消化道出血,行Taylor's手术。手术前后作胃液分析及胃排空试验。手术关键:采用带气囊胃管在食道上下移动以利定位;将高位胃小弯向左侧牵拉以暴露食道右后侧壁,游离出迷走神经后干,切取1cm送病理。采用Endo一GIA35mm腔内线型切割吻合器分次钳闭,完成胃小弯前壁浆肌层切开缝合。术后近期观察:所有病例症状明显改善,均停止服药,体重增加。恢复工作。胃液分析平均BA0,MAO,PAO由术前6.0,18.5,23.8降至术后2.8,7.8,11.5mE9p<0.01)。胃半排期由术前46.1min延长至术后77.2min(P<0.01),胃镜随访7例溃疡愈合,2例缩小。可以认为腹腔镜Taylo's术对病人损伤小,近期疗效确切。
- 陈君雪徐俊华吴肇汉
- 关键词:腹腔镜迷走神经切断术十二指肠溃疡
-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技术和适应证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IIIa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术后放疗的疗效,评估术后不同照射剂量和照射野范围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对照分析139例保乳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和88例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保乳术后全乳切线照射46~50Gy(平均剂量49.4Gy),瘤床追加电子束照射10Gy。原位癌均未照射锁骨上野,浸润癌除10例外皆照射锁骨上野(104例)。患侧锁骨上剂量:X线30Gy+电子束20Gy。改良根治术88例患者中,有20例行常规患侧锁骨上野及内乳野照射,另有16例行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照射,其中有10例行腋下预防照射,剂量50Gy。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评估II-Ia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疗效及不同照射剂量和照射野的疗效。结果:IIIa期保乳患者总生存时间与改良根治无明显差异(P>0.05);全乳照射46Gy与50Gy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切线野肺受照射<2.5cm,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与受照射2.5~3cm有显著差异(P<0.05);是否照射内乳野对生存时间、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影响,但照射内乳野可明显增加心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瘤床放置银夹照射与未放置银夹照射的患者均未发生瘤床复发;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状态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在积极加强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IIIa期患者如有保乳要求,也可试作保乳治疗,但应严格掌握保乳的适应证;切线野照射时,在应受照射区域不漏照的基础上,肺受照射最好小于2~2.5cm;保乳一般不需要照射内乳及腋下;乳腺较小的患者,瘤床手术中放置银夹与否不影响放疗后的局部复发率。
- 王斌梁曾昭冲刘娟张宏伟陈君雪
-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
- 携带IL-24的溶瘤腺病毒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2011年
- 目的构建携带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CNHK600-IL24,评估该病毒在裸鼠体内对乳腺癌的抑瘤能力。方法将IL-24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载体SG502-△CR2,与5型腺病毒骨架载体pPE3共转染至293细胞,获得溶瘤腺病毒CNHK600-IL24。建立乳腺癌原位成瘤模型、尾静脉注射及左心室注射模拟转移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CNHK600-IL24,应用“活体内光学成像系统”动态地观察病毒的疗效。结果CNHK600-IL24经测序及PCR鉴定正确,滴度为1.9×10^10pfu/ml。乳腺癌原位成瘤模型:对照组的光子数以及肿瘤体积均明显高于CNHK600-IL24各治疗组(P〈0.05)。CNHK600-IL24治疗后肿瘤组织出现明显的坏死,肿瘤细胞发生显著的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可见肿瘤细胞内Hexon和IL-24的表达。尾静脉注射模拟转移瘤模型:对照组的裸鼠大部分于38d前死亡,而CNHK600-IL24组的生存天数明显延长(P〈0.05)。左心室注射模拟转移瘤模型:活体内光学成像可见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别。结论高滴度的溶瘤腺病毒CNHK600.1124对于乳腺癌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
- 朱玮秦新裕张宏伟陈君雪吴红平钱其军
-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疗法溶瘤腺病毒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3年
- 朱玮秦新裕陈君雪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