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星辉
-

-

- 所属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 陈暄

- 作品数:80被引量:49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菘蓝 丹参 茶叶
- 房婉萍

- 作品数:127被引量:63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氨基 低温胁迫 茶叶品质
- 王玉花

- 作品数:54被引量:3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夏秋茶 茶园土壤 丘陵茶园
- 章传政

- 作品数:113被引量:271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茶文化 茶叶 茶书 明代 宋代
- 肖润林

- 作品数:240被引量:1,951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狐尾藻 生态湿地 丘陵茶园 稻草覆盖 生态沟渠
- 苏北设施茶园管理技术
- 2011年
- 建立设施茶园是苏北茶叶发展的重要措施.茶树设施栽培最好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生长健壮、长势旺盛的青壮年茶树:二是茶园北部有山或岭作为天然屏障.东西开阔,同时要避开风口、风道;三是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平地或缓坡茶园.以坐北朝南或东南向的茶园能充分利用冬季阳光。
- 黎星辉房婉萍陈暄王玉花
- 关键词:设施栽培茶园茶叶发展茶树阳光
- 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的水质分析
- 2012年
- 历史名泉是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重要元素。为了客观评价环太湖地区现存历史名泉水质,进而进行资源保护并为科学开发提供依据,本文从环太湖地区旅游景点的著名茶事井泉中选择6个井泉分别采集水样,对泉水的感观性状、一般理化性状、毒理指标和微生物数量等2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现存参检名泉水中铅、硝酸盐超标,部分水样的可溶性固体和微生物含量超标,这些泉水不能直接饮用;按照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进行综合评价,卓锡泉、虎丘泉、惠山泉都达到Ⅱ类地下水,金沙泉、无碍泉、憨憨泉仅达到Ⅳ类地下水。水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对环太湖地区现存历史名泉的保护刻不容缓。
- 冯卫英杨明周琳尹盈王玉花黎星辉
- 关键词:水质分析
- 古丈毛尖茶工艺改进被引量:3
- 2001年
- 针对古丈毛尖茶现行加工工艺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技术难规范、优质品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改进,提出古丈毛尖茶以机械为主、手工为辅的加工新工艺。该工艺工序为:摊青约3小时—机械杀青—清风—炒二青—摊凉—做条—机械初烘—提毫—机械复烘。
- 黎星辉施兆鹏黄启为唐和平肖文军
- 关键词:名优茶工艺技术
- 汝城白毛茶及其它茶组植物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 黎星辉
- 关键词:茶组植物亲缘关系亲子鉴定
- 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茶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9年
- 唐和平黎星辉
- 关键词:神经网络技术神经网络模型茶叶
- 以诱导抗性为基础的茶树病虫害控制新技术被引量:4
- 2013年
- 介绍了植物诱导抗性的概念及重要性,指出化学诱抗剂以广谱、系统和持久的诱抗特点,有可能开发成商品化制剂。本文综述了茉莉酸、水杨酸、挥发性植物油、苯噻唑、β-氨基酸以及酵母提取物等在茶树病虫害生态控制中的研究概况。作为抗性诱导因子,这些物质本身通常并不具有杀伤有害生物的能力,既不会对人和家养动物产生毒性,也不会导致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因而是一种生态友好型植物防护技术。对茶树病虫害控制而言,深入开展抗性诱导机制研究,对诱导剂进行更为广泛的筛选,开展一定范围的田间试验,开发实用剂型将会促进这一技术走向实用。
- 李荣林李珍珍杨亦扬黎星辉孔云龙黄东华
- 关键词:茶树诱导抗性病虫害
- 苏北茶园管理技术(上)
- 2011年
- 1.退土插遮阳枝当茶籽胚根下扎后,上胚轴伸长时。即茶苗破土尚未达到地表时.在早上或下午进行退土较为理想.早了不易保墒,迟了易推断芽尖。退土后将区畦内的土壤整平.
- 黎星辉房婉萍陈暄王玉花
- 关键词:茶园上胚轴胚根茶籽伸长
- 名优茶生产园施肥方式的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在名优茶生产园研究了5种施肥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封园时施菜籽饼750kg/hm^2,并埋入当年覆盖的稻草7.5t/hm^2和杂草,春茶萌芽前半季催芽肥处理方式为佳,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黄启为黎星辉傅健羽罗君武
- 关键词:名优茶茶树
- 三种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黄素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NKA-9、AB-8和ADS-7 3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研究纯化茶黄素的工艺条件。比较大孔树脂的类型、pH值、上样速度、除杂液质量分数、样品洗脱液质量分数和体积对茶黄素纯度的影响,初步确定工业纯化茶黄素的工艺。结果表明,NKA-9的纯化效果明显优于AB-8和ADS-7,采用NKA-9纯化茶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3,上样速度2 BV/h,先用1 BV 15%的乙醇除杂,再用3 BV 90%的乙醇洗脱。纯化后茶黄素的纯度为44.1%。各单体纯化条件与上述纯化条件不尽相同,单体纯度与纯化条件密切相关。
- 郁军王丽璞岳鹏翔房婉萍陈暄黎星辉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茶黄素纯化
- 普洱茶茶汤存放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及饮用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为探讨普洱茶汤经存放后的可饮用性与安全性,将普洱茶茶汤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存放,研究存放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微生物种群数量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存放时间在0~12 h ,普洱茶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浸出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逐渐降低,12 h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普洱茶茶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受存放温度与开放条件影响较大,普洱茶茶汤中微生物数量在25℃开放条件下增加迅速,60 h后微生物数量可达到7.0×107 cfu/mL ,远超出GB/T 19296-2003规定的标准(≤100 cfu/mL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与存放时间、微生物数量增长呈正相关,25℃时开放条件存放60 h后,亚硝酸盐含量较初始值增加206.1%,含量为0.251μg/mL ,但远低于GB/T 5749-2006规定的可允许最低标准(≤1μg/mL)。以上结果说明,普洱茶茶汤在存放12 h后,茶多酚等营养成分含量降低,使普洱茶茶汤饮用的营养价值明显减弱,同时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增加了普洱茶茶汤饮用安全的风险。
- 赵振军高静邹万志黎星辉
- 关键词:普洱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