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珊珊
-

-

- 所属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矿业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高建

- 作品数:8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连续化 采空区 矿井 急倾斜薄矿脉 集群
- 聂兴信

- 作品数:88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钼矿 露天矿 热湿环境 金
- 林源

- 作品数:82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遗产保护 施工方法 原状土样 原状土 风景园林
- 基于协同开采理念的急倾斜薄矿脉群集群连续化回采工艺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急倾斜薄矿脉群开采多采用浅孔留矿法,该方法开采存在产量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对已有的薄矿脉开采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集群连续化回采方法,即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方法将阶段划分为分段,分段内划分矿房,矿房内不留间柱和底柱,一步骤回采,随后进行充填,回采与充填间隔进行,同一个阶段内的矿房连续回采,再无后续作业。针对青海省某金矿6条矿脉(M5、M6、M7、M8、M9、M10),提出了间隔台阶式连续回采顺序,并对该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位移约为16.8 mm,最大主应力为0.076 7 MPa,实际塑性区范围为2~5 m,可达到安全规范要求。矿山实践表明:该采矿法贫化率为9.51%,损失率约为7.98%,采场生产能力为96 t/d,中段生产能力为576 t/d,与该类型矿床开采常用的浅孔留矿法相比(贫化率13.57%,损失率15.61%,单个矿房生产能力62 t/d),能有效提高矿山机械化连续开采水平,提升矿山生产能力和回采效率,有效确保多矿脉同时回采时的安全有序。
- 聂兴信甘泉娄一博高建冯珊珊
- 关键词:急倾斜薄矿脉浅孔留矿法回采工艺
- 基于动态送风补偿的高寒地区矿井通风优化研究
-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要,矿产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多。我国西部高寒(高海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严酷的自然环境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设计合理的矿井通风技术来提高资源开发率。已有研究一般是针对...
- 冯珊珊
- 关键词:通风系统热舒适度
- 文献传递
- 协同理念下岩金矿脉群连续回采顶板安全跨度研究
- 2020年
- 为高效安全地开采呈条带状赋存的矿脉群,基于协同开采理念,提出集群连续化采矿理念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并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工程验证,研究回采中顶板安全跨度的合理取值范围。采用平板梁理论计算法、普氏压力拱法、厚跨比法、荷载传递交汇线法和结构力学梁理论法推导得出顶板安全跨度计算公式,并引入安全系数,计算得出不同安全系数下的顶板跨度。经协同均算法界定分析,确定集群连续采矿方法的顶板安全跨度范围为23.0~18.6 m。结合理论计算的顶板跨度数据,取安全系数为2.0时的顶板跨度,采用ANSYS进行实体建模,基于FLAC3D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为2.84 MPa,最大位移为9.7 mm,矿房中央位置存在小范围剪切应力破坏;工程实例表明:当采场跨度为18 m时,采场顶板局部小范围存在岩块掉落情况,掉落岩块长度与顶板跨度之比为1.67%,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情况接近。协同开采理念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与包容性,其耦合形成的新理念为多种复杂的矿体开采起到指导作用,能够较好地满足复杂矿体矿山开采要求。
- 聂兴信甘泉高建冯珊珊
- 苏州艺圃营建考被引量:7
- 2013年
- 苏州艺圃位于苏州老城西北的吴趋坊文衙弄,明嘉靖年间袁祖庚创建,初名醉颖堂。袁氏之后万历末年宅园归文震孟所有,更名为药圃。清初顺治年间为姜埰所得,再更名为艺圃。姜氏之后屡易其主。艺圃的总体格局是东宅西园,以方池为园之核心,山在池南,园中各主要建筑物三面环池而建。此池山格局奠定于文氏药圃与姜氏艺圃时期,虽经多次修缮仍然基本保持至今。依据历史文献与现状测绘,对艺圃不同历史时期的格局、组成内容及主要建筑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与复原推想。
- 林源冯珊珊
- 关键词:风景园林古典园林明代
- 辽上京城市形态研究
- 辽上京城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都城之一。它始建于公元918年,是五京之首,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草原地区建立的都城,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对于辽上京城址的研究,一直以来较少...
- 冯珊珊
- 关键词:城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