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成
-

-

- 所属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大庆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洪友

- 作品数:309被引量:86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酮病 奶牛酮病 能量负平衡 围产期
- 徐闯

- 作品数:325被引量:7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酮病 奶牛酮病 围产期奶牛 围产期
- 吴凌

- 作品数:138被引量:40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代谢组学 酮病 奶牛酮病 奶牛血浆
- 杨威

- 作品数:231被引量:402H指数:9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酮病 低血钙症 奶牛血液 能量负平衡
- 郑家三

- 作品数:189被引量:5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泌乳早期 腐蹄病 病例报告 急性肾损伤
- 一种利用血ALT、血L乳酸、乳脂、乳尿素诊断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血ALT、血L乳酸、乳脂、乳尿素诊断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方法,所述血ALT、血L乳酸、乳脂、乳尿素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比较敏感,通过检测血ALT、血L乳酸、乳脂、乳尿素含量来诊断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 徐闯杨威吕鑫泉张冰冰夏成赵莹莹王爽麻芯茹高飞王轩莹刘桂池
- 文献传递
- 奶牛围产期和泌乳早期主要营养代谢病代谢轮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1年
- 随着乳业的发展,奶牛代谢病和繁殖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奶牛代谢病和乏情取得了某些突破。依据文献检索和前期研究报道,以时间为线索,对奶牛围产期及泌乳早期(1~60 d)主要营养代谢病发生时,机体血浆与血清代谢变化以及代谢途径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更好地揭示奶牛代谢病和繁殖障碍的发生机制和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 王郅杰赵畅何林白云龙宋玉锡夏成付世新张洪友徐闯吴凌
- 关键词:奶牛代谢组学酮病乏情营养代谢病
- 猪胎衣粉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
- 2006年
- 选用20头长大二元哺乳母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猪胎衣粉显著地提高20日龄仔猪窝重、35日龄断乳窝重、平均个体重、日增重和断乳仔猪数。因此,日粮添加2%猪胎衣粉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母猪的泌乳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 张全保刘胜利吴凌王国良夏成
- 关键词:哺乳仔猪泌乳性能
- 黑龙江省某猪场散发慢性猪瘟的诊断被引量:2
- 2015年
-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由于普遍采取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猪瘟流行形式发生了变化,呈散发性流行。2015年10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兽医院接到来自大庆某猪场的3头发病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检查、剖检病理变化及RT-PCR检测结果,最终确诊为慢性猪瘟。
- 范子玲周玉龙夏成吴凌舒适许楚楚肖鑫焕王刚白云龙
- 关键词:慢性猪瘟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变化RT-PCR检测
- 系统兽医学方法的代谢组学技术在围产期奶牛疾病中的应用概况被引量:5
- 2017年
- 系统兽医学方法是继简化法之后又出现的一种用来解决动物健康问题的新方法。由于简化法未能解决围产期奶牛的很多疾病,最终建立起了系统兽医学方法,其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在内的4个不同层面的组学技术,现主要概述代谢组学技术在围产期奶牛疾病中的应用。
- 范子玲夏成肖鑫焕舒适许楚楚王刚
- 关键词:代谢组学技术
- 一种缓解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保健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缓解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紊乱保健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是在90℃下,将棕榈油、玉米胚芽油和医用胃溶型聚丙烯酸树脂4号混合并溶解后,立即加入大豆卵磷脂、玉米甾醇、大豆异黄酮、杨...
- 徐闯杨威赵莹莹张冰冰杨明茂夏成王爽麻芯茹吕鑫泉高飞李中元朱佳旭王轩莹
- 补铜对铜缺乏奶牛血浆7项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选择10头患铜缺乏症泌乳奶牛,每头牛内服硫酸铜4 g.d-1,每周1次,连续服用2周,测定补铜前后奶牛血浆Cu、SOD、BUN、Glu、TP、T-AOC、MDA含量。结果显示:试验奶牛补铜后,血浆BUN、TP、SOD水平略高于补铜前(P>0.05),血浆Glu、Cu、T-AOC水平明显高于补铜前(P<0.05或P<0.01),血浆MDA水平显著低于补铜前(P<0.01)。结论:补铜能有效的改善铜缺乏奶牛机体能量代谢和抗氧化能力。
- 武福平夏成张洪友徐闯
- 关键词:奶牛铜缺乏症抗氧化能力
- 基于Actinomyces ruminicola的微态制剂的体外发酵效果
- 2016年
- 为了研制一种新的微生态制剂,试验利用分离得到的瘤胃厌氧菌Actinomyces ruminicola(命名为NY2)与痤疮丙酸杆菌混合制成微生态制剂进行体外发酵,研究微生态制剂的体外发酵特性及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能力,确定微生态制剂中Actinomyces ruminicola与痤疮丙酸杆菌的最佳混合比例。结果表明:当微生态制剂中Actinomyces ruminicola与痤疮丙酸杆菌混合比为1∶1时,培养瓶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最高值分别达到91.07,41.12,27.58,169.19 mmol/L。该比例微生态制剂可保持瘤胃内容物pH值在6.0左右波动,有利于瘤胃微生物发酵,并能促进乙酸、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
- 白云龙肖鑫焕胡盼吴凌夏成张洪友
- 关键词:ACTINOMYCES微生态制剂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
- 黑龙江地区流行犬瘟热病毒H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对临床上流行的犬瘟热病毒CDV(ZH-10株)的H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基因全长约为1824bp;CDV ZH-10株与国外的Convac和Onderstepoort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1.3%、91.4%;ZH-10株与国内近期大部分分离株属于野毒株谱系,在基因型上归属Asia-1型。研究揭示了CDV基因型的地域性差异是近年来我国CD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将来研制出更加有效的CD疫苗奠定了基础。
- 孙雨航张宏夏成吴凌许楚楚李昌盛
- 关键词:犬瘟热H基因克隆
- 能量平衡对围产期奶牛泌乳和干物质摄入量及机体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阐明不同能量平衡状况的围产期奶牛泌乳量、干物质摄入的变化及其机体代谢调节作用。在某一集约化牛场选取胎次、年龄相近的奶牛,分为高血糖组(H)和低血糖组(L),每组各15头。在产前21、14、7d和分娩当天,产后7、14、21d,分别记录奶牛围产期干物质摄入量(DMI)、泌乳量(MY),并测定血浆血糖(Glu)、游离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n)、瘦蛋白(Lp)、皮质醇(Cor)的浓度。结果显示,试验奶牛产后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均增加,但是产后能量负平衡发生率高于产前,产后21d达最高;两组产后血浆Glu水平均降低,血浆NEFA和BHBA升高,L组血浆NEFA和BH-BA水平高于H组(P<0.05);H组血浆Ins与Lp水平高于L组(P<0.05),血浆Gn与Cor水平低于L组(P<0.05)。围产期不同能量平衡状态的奶牛机体能量代谢发生了各自适应性的变化。血浆低水平Ins、Lp和高水平Cor在缓解能量负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夏成朱玉哲张洪友徐闯郑家三
- 关键词:奶牛围产期泌乳性能能量平衡代谢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