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正江
-

-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
相关作者
- 唐平章

- 作品数:346被引量:2,758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喉肿瘤 预后 头颈肿瘤
- 徐震纲

- 作品数:272被引量:2,536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预后 甲状腺乳头状癌 鳞状细胞 淋巴转移
- 张宗敏

- 作品数:43被引量:3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肿瘤 鳞状细胞 舌鳞状细胞癌 甲状腺
- 安常明

- 作品数:60被引量:3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 预后 颈清扫术
- 张彬

- 作品数:173被引量:1,19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头颈部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鳞状细胞
-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
- 我科近几年甲状腺肿瘤的收治和恶性肿瘤的比率也急剧增加,由于甲状腺为体表器官,且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髓样癌的预后均较好,国内不同级别的医院均可完成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但很多医院的治疗极为不规范,颈部表现为cN+患者淋巴...
- 李正江
-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手术治疗
- E-钙黏蛋白在头颈肿瘤中的表达及应用前景
- 2010年
- E-钙黏蛋白是介导同亲性细胞黏附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表达下调是肿瘤获得侵袭和转移的重要环节。E-钙黏蛋白及其血清片段在头颈肿瘤中对于肿瘤的分化、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 安常明李正江唐平章
- 关键词:NECK
- 数字化及三维打印技术在颌骨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恶性肿瘤术后复杂颌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0例颌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例上颌骨缺损,7例下颌骨缺损。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病变切除和重建进行虚拟设计,应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手术模型和导板,于模型上预先弯制钛板;术中依据导板进行切除和腓骨塑形,塑形后的腓骨瓣按术前计划固定,并缝合皮瓣,吻合血管。术后随访患者外观和进食功能。结果全部病例均按术前计划切除、塑形和固定成功。全部腓骨瓣及皮岛均成活,所有患者于术后2周恢复经口进食,对外观满意。结论数字化技术结合手术导板应用于腓骨瓣修复复杂颌骨缺损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 刘杰张彬鄢丹桂余小多林蒙李正江殷玉林徐震纲
- 关键词:颌肿瘤游离组织瓣修复外科手术
-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探讨出血时间与出血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256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采用Cox模型筛选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出血时间与出血部位的关系。结果256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中共有40例发生术后出血,出血率为1.56%,手术范围、手术者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其P值分别为0.0435、0.0071。出血时间46h,以甲状腺区、带状朋/胸锁乳突肌为主要出血部位(16/21);出血时间〉6—8h,甲状腺区为主要出血部位(4/7);出血时间〉8—24h,主要系创面渗血(8/10);甲状腺区、带状朋/胸锁乳突肌是术后24h内常见的出血部位。结论甲状腺术后出血是一种少见且有潜在致死性并发症,手术范围、手术者是其危险因素,甲状腺区、带状肌/胸锁乳突肌是术后24h内常见的出血部位。
- 邱小平李正江刘杰安常明殷玉林唐平章徐震纲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后出血出血时间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N0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N0(clinical N0,cN0)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外科处理方式。方法前瞻性研究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患者。术前采用核素法和染料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颈清扫标本常规病理进行对照。记录51例患者53侧颈部淋巴结清扫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及在Ⅱ、Ⅲ、Ⅳ、V、Ⅵ区的分布情况。研究患者年龄、肿瘤多中心病灶、被膜外侵、肿瘤大小、中央区淋巴转移数目与颈侧区淋巴转移的关系,影响颈侧区淋巴转移率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x。检验,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77.4%(41/53),颈侧隐匿性转移率58.5%(31/53),中央区淋巴转移≥3枚是颈侧区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N012侧,pN+41侧,17侧仅有1个分区转移,占pN+的41.5%(17/41);2个或2个以上分区转移24侧,占pN+的58.5%(24/41)。转移淋巴结分布以Ⅵ区最常见,为62.3%(33/53),其次为Ⅲ区52.8%(28/53),Ⅳ区30.2%(16/53),Ⅱ区18.9%(10/53),V区0%(0/53)。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以多区转移为主,Ⅵ、Ⅲ、Ⅳ、Ⅱ区常见。中央区淋巴转移≥3枚较易出现颈侧淋巴转移,对cN0患者选择性清扫Ⅱ、Ⅲ、Ⅳ、Ⅵ区能清除大部分存在的颈部隐匿性转移淋巴结。
- 鄢丹桂张彬安常明张宗敏李正江徐震纲唐平章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 E1A基因抗癌作用及其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9年
- 李正江唐平章赵清正
- 关键词:E1A基因抗癌作用头颈肿瘤
- 甲状旁腺素检测对甲状腺全切除后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评价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患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及其变化对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165例因甲状腺双侧癌、未分化癌、有明显外侵、远处转移或巨大良性病变而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补充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术后PTH,血钙变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测PTH及PTH变化对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结果165例患者中正常血钙(80例)、低钙血症无症状(49例)和低钙血症伴有症状(36例)的3组患者术后PTH平均值分别为31.0ng/L、19.6ng/L和11.9ng/L,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28.6%、52.6%和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PTH、血钙及其变化对出现低钙临床症状的准确率及阳性预测价值较低,而血钙大于2.0mmol/L、PTH大于15ng/L、PTH降低小于50%对出现临床症状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90.3%和96.5%。结论手术前后PTH、血钙及其变化对诊断术后出现低钙症状的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较低,利用血钙大于2.00mmoL/L、PTH大于15ng/L、PTH降低小于50%预测不出现低钙症状的价值较高。对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至少应在24h内补充钙剂以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和低钙症状的严重程度。
- 安常明唐平章徐震纲张彬张宗敏鄢丹桂李正江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素低钙血症
- 确定肝细胞癌相关新抗原诱导的特异性CD8+T细胞不产生针对自体正常细胞的损伤作用
- 目的 确定实验室前期寻找的肝细胞癌(HCC)突变相关肿瘤新抗原诱导产生的CD8+特异性杀伤细胞(CTL)对患者自身的正常细胞不具有细胞毒作用,为进行HCC 的疫苗免疫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室前期确定突变后的...
- 赵博慧王艳梅陈坤李正江
- 关键词:肝细胞癌TP53
-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 1 968~ 2 0 0 1年收治的 4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2例 ,抽出物均为血液 ;血池扫描检查 1 2例 ,1 0例 (83 % )诊断为颈动脉体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5例 ,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 ;B超检查 1 5例 ,1 4例 (93 % )诊断为颈动脉体瘤 ;CT检查 7例 ,5例 (71 % )诊断为颈动脉体瘤 ;MRI检查 4例 ,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 ,其中MRA 2例。 46例均行手术治疗 ,5例接受放射治疗 ,随诊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 B超足以诊断颈动脉体瘤 ,MRI/MRA能够为拟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手术是治疗颈动脉体瘤首选的治疗措施。
- 李正江唐平章徐震钢徐伟张志超辛丁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 声门上喉癌T3病变的临床治疗探讨
- 刘文胜李正江张国芬徐震纲唐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