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适
作品数: 25被引量:63H指数:5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中国传统人论的历史地位问题(论纲)
1988年
为了探求我们今天所需要的自我意识或人论,本文以中西比较的方式,对中国传统人论的特点和历史根源作了分析和考察。作者认为,中国传统人论所讲的"人"是指由"人伦"形成的整体,重视"天人合一"而实际以"人伦"为核心,认为"天道"是从"人伦"外化出来的,由于对"人伦"的重视妨碍了对自然的科学研究;而西方传统人论则重视人与自然的区别、灵魂与肉体的区别,在区别之后再力求达到新的统一。中国传统人论强调"人伦"整体的生存,似乎人人都作为目的,但实际上人人成为整体的工具,绝大多数人成为少数尊者的工具,宗法专制制度压抑了个人的自主创造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中西人论发生重大的区别,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象西方那样由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导致氏族贵族制度的彻底瓦解。作者最后评价了中国传统人论历史作用的两重性,并指出实现人类整体与所有个人的自由主体性的有机统一是新人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杨适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历史地位人论天人合一人伦自我意识
关于评价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些问题被引量:9
1981年
本文分析了《手稿》中的"劳动异化"概念,指出它是马克思对前人学说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和根本突破;马克思通过这一概念揭示了人类历史是在劳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自身的异化和扬弃而获得发展的辩证过程,从而为他创立唯物史观和全部哲学准备了基本的观点和线索。文章还分析了与"劳动异化"相关的另一基本概念"人本主义",指出它主要地不是道德伦理概念,而是作为一种科学与哲学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把劳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的社会性、历史性作为理解人的本质的基础,因而在此"人本主义"已经是一种无产阶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同以往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最后,文章分析了《手稿》及其基本概念的不成熟性,论述了如何估计这种不成熟性的问题。
杨适
关键词:人本主义私有财产费尔巴哈异化劳动劳动异化不成熟性
马克思的文化类型人学研究和我们今天
1997年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文化学研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从理论上看,这是对他的哲学人学即唯物史观以及政治经济学成果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从而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类型人学。从实践上说,它为东方和世界上其他落后国家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而走社会主义道路获得现代化发展开辟了历史的可能性,并且规定了对这种发展的纲领性的见解。可惜以往人们对此研究很不够。本文对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理论的发展、方法和成果进行了明确扼要的评述,并对如何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杨适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被引量:1
1998年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杨适近现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历史变动,造成了如今大陆、台湾、香港在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差别。华人散布于全球,受到了西方和世界各地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更使中国人在文化上显出多样性。但这些差异,并不能否定中国人在文化上和伦理道...
杨适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方法论中国文化史宗法制度徐复观
哲学之为哲学的原义考察——兼谈中国原有智慧同哲学的关系问题
2004年
哲学本来意义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古希腊哲学中philosophy和ontology的原义及其相关概念考察入手,进而探讨中国原有智慧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变化等问题,并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路径作一些探讨,笔者认为原创文化研究与发展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杨适
关键词:哲学人文精神本体论亚里士多德希腊文化
中国之“鉴”与希腊人的“爱智慧”—中西人类精神自觉形态比较
1、现代奥运不仅接受和发扬了古希腊自由与和谐的崇高人文精神,更由于世界各民族最广泛的热烈参与而赢得了伟大新动力。在人类诸原创文化中,中国与希腊是两个最富于人文精神的典型。因此这次北京奥运有其特殊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它对于构...
杨适
文献传递
略说哲学史研究方法——读《陈康:论希腊哲学》被引量:3
1991年
期待已久的陈康先生论文集终于收集译编齐全,以《陈康:论希腊哲学》为书名出版问世了。对于陈康先生我仰慕甚深,他所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
杨适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哲学史哲学思想柏拉图哲学品德
对文化创造之源的关怀与探求——闲话原创文化研究
2011年
2001年春天,原创文化研究会成立。同年9月,研究会在兰州举办了第一届原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面向国内外学术界把原创文化的问题提了出来。会上,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选定中国、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作为三种原创文化加以研讨。2003、2005、2007年,又分别在杭州、香港和西安召开了三次国际学术会议。四次会议均有论文集面世。这些会议和出版物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参与者和关注者的增多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创文化究竟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对文化进行探源式研究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原创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发起者们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又对原创文化及其研究的内涵、精神追求、学术理解、开展路径等问题做了认真的思考,取得了重要进展。本刊把有代表性的成果以笔谈的形式发表,同时热切盼望更多关心这个问题的学人参加到讨论中来。
杨适
关键词:文化创造文化研究原创闲话关怀
希腊人的ontology的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自罗素及逻辑实证主义者从语义和逻辑上向历来的哲学ontology(本体论 )发起挑战 ,接着海德格尔又从存在主义角度对ontology提出新诠释主张 ,向他认为是误释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以来 ,至今已近百年。与之相关 ,中国学者中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们 ,也一直对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ontology和如何在汉语中翻译幃v(being)这个根本范畴 ,感到很大的困惑 ,进行着讨论。在半个世纪以前 ,陈康先生对把它译成“存在”或“有”的译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认为只有理解和翻译成“是”才合乎希腊文幃v的原文 ,近年来王太庆、汪子嵩先生又以一些新的论点论证重申了陈康的意见 ,引起了许多讨论。由于哲学作为ontology(研究幃v的学问 )原创于古希腊 ,因此上述讨论就不仅深入于希腊哲学的全部和方方面面 ,而且涉及语言、逻辑、历史、生活和全盘文化的研讨。它产生了若干重要的成就 ,也留下了许多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中西学者在当代都十分关心这个源于希腊哲学的根本问题 ,实在有其深刻的时代的背景和原因。它正是我们关注的原创文化智慧同当代现实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希腊哲学是我的专业和以往研究较多的领域 ,因此 ,在这里 ,我就想结合自己对上述有关ontology的讨论所作的研究和思考 。
杨适
关键词:希腊人ONTOLOGY希腊哲学原创文化
希腊哲学中的“存在”语词被引量:10
2004年
主持人的话:根据整个二十世纪西方和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希腊哲学研讨的实际进程来考察,可以看到那些涉及希腊哲学核心范畴ov(拉丁写法on,英文being)的各种问题,仍然是当代希腊哲学研究中的关注焦点。这问题原是希腊哲学里的中心问题。因为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第一哲学就是关于ov本身的研究(ontology),后来西方便一直用这个提法来定义和研究哲学。但是这个传统在当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某些哲学家对ov的语义提出重大质疑,另一些则认为应当对其原义作出与传统大为不同的新诠释。这些挑战引发了热烈持久而深刻的争论和探讨,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中国学者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关注的兴趣和视角、提法当然要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如何理解希腊哲学中的ojn范畴,最突出的问题常常首先表现为翻译问题。无论如何,ov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和中国的希腊哲学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个最具挑战性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我想大体可以表述如下: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和翻译希腊哲学和希腊语言中的ov,才有助于我们认清希腊哲学的原义及其真正秘密?
杨适
关键词:希腊哲学本原B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