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元亮
作品数: 72被引量:73H指数:6
  • 所属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王涛
作品数:125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髋臼 除湿 踝关节骨折 医疗器材 成人
郭英
作品数:125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髋臼 跟骨骨折 内固定 骨科 成人
许燕飞
作品数:61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髋臼 髋发育不良 除湿 通痹方 全髋关节置换术
常敏
作品数:103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微创 疗效分析 髋臼 胸腰椎压缩骨折 记忆合金
张俊
作品数:63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髋臼 成人 髋发育不良 疗效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短期疗效观察
2013年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供破坏、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活性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病情进步发展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的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许燕飞常敏郭英吴继昆王涛艾元亮张俊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多孔钽棒短期疗效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法治疗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踝关节骨折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设定为手法组,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4例设定为对照组,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各组疗效评价、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手段。
严金鑫王涛艾元亮许燕飞郭英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旋前外旋型中医手法
3D-CT技术指导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臼杯大小选择的初步探索
【目的】 探讨3D-CT技术在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如何指导选择臼杯大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1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男性5例5髋,女性16例16髋,按Cr...
许燕飞郭英常敏吴继昆杨景帆王涛艾元亮张俊孙皓民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3D-CT
活血利水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空白组根据“POLICE”原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试验组在空白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利水法(口服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6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踝关节肿胀值、踝关节Kofoed评分及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愈显率为97.5%,对照组为95.0%,空白组为87.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踝关节肿胀值、踝关节Kofoed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踝关节肿胀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踝关节肿胀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踝关节Kofoe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踝关节肿胀消退,改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文泽王欣王琪郭磊邓锋李皎王涛许燕飞艾元亮夏煜博田苗石行郭英
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损伤活血利水法
腰骶角与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腰骶角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云南省中医院骨科就诊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Ferguson测量法测量各患者的腰骶角;按照年龄将400例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5)岁,测量各组患者最大腰骶角、最小腰骶角、平均腰骶角水平(x±s);观察腰骶角水平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组(≥18、<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0、≤75岁)3组,3组间腰骶角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骶角过大可能是诱发中青年患者(18~40岁)腰椎退行性疾病过早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腰骶角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可能并不密切.
张伟强艾元亮王涛李帆冰
关键词:腰骶角腰椎退行性疾病年龄腰椎失稳
人工双动头治疗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科2002年4月~2012年3月住院治疗8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48例,共148髋行人工双动头假体置换术,随访3~9年,平均6.8年,对其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及关节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下沉、感染,术后随访Harris评分为(80±3.6)分,优良率为88.5%。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许燕飞常敏郭英吴继昆张俊王涛艾元亮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除湿通痹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炎症级联反应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除湿通痹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级联反应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除湿通痹方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于给药前1d和给药第6天,除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5组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22d后处死采取标本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功能障碍指数和炎症指数、测定IL-1β、TNF-α浓度,检测caspase-1、ASC、NLRP3基因表达,并分析其关系。结果各给药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活动障碍均有缓解作用;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除湿通痹方高剂量组IL-1β、caspase-1、ASC、NLRP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aspase-1、ASC、NLRP3均与IL-1β存在相关性(P<0.05);TNF-α与AS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秋水仙碱及除湿通痹方高剂量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的表达,从而抑制IL-1β相关的炎性过程,发挥其抗炎免疫作用。
王涛郭英艾元亮廖江龙许燕飞邱发敏温辉李雷
关键词:ASCCASPASE-1
低能量Lisfranc损伤治疗中Nunly分型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Nunley分型在治疗低能量Lisfranc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18 例低能量Lisfra nc损伤的患者接受治疗.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7岁;均为新鲜损伤.
郭磊李克锋郭英艾元亮王涛常敏
关键词:内固定
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联合前倾角匹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影像处理(3D—CT)技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对于股骨颈一髋臼联合前倾角匹配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通过3D—CT技术进行THA的21例(21髋)DDH患者资料,男5例,女16例(;年龄30~78岁,平均55.3岁。DDH按Crowe分型:Ⅱ型6例,Ⅲ型11例,Ⅳ型4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薄层CT扫描并将二维原始数据导入M3D可视数字化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3D—CT技术进行术前预演制定最合适的股骨颈一髋臼联合前倾角调整方案,拟定最佳的联合前倾角度进行THA。术后通过3D—CT技术评估臼杯的骨性覆盖情况、测量臼杯的前倾角度及联合前倾角度,验证术后联合前倾角度与术前拟定角度的吻合情况,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3~36个月(平均12.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17例,良4例。术前Harris评分[(46.2±5.3)分]与末次随访时[(86.3±4.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髋臼杯的覆盖率均大于70%,术后髋臼杯前倾角度与术前拟定角度吻合率达95%,股骨颈一髋臼联合前倾角度在安全范围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脱位。结论3D—CT技术可以通过术前预演制定最佳的股骨颈一髋臼联合前倾角调整方案,对成人DDH患者THA股骨颈一髋臼联合前倾角的调整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按拟定的方案进行手术臼杯可获得最好的骨性包容、最大的初始稳定性,同时可获得最佳的头臼匹配度,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率,提高假体生存率。
许燕飞常敏郭英吴继昆杨景帆王涛艾元亮张俊孙皓民
关键词:髋臼
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Meta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拔罐方式、治疗时间应用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网络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8年3月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涉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全部为RCT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WMD)对文献进行分析,显示拔罐可以改善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联合拔罐与单纯火罐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短期(≤4周)与长期(>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拔罐可以显著改善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疗效与拔罐方式、治疗时间无相关性。
屈勇张伟强艾元亮郭英
关键词:拔罐功能障碍指数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