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云
作品数: 21被引量:296H指数:10
  • 所属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所在地区:山东省 东营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林春明
作品数:159被引量:1,450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晚第四纪 沉积相 古近系 生物气 成岩作用
于建国
作品数:54被引量:89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下古生界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早始新世
胡加山
作品数:20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研究主题:火成岩 合肥盆地 油气勘探 隐蔽油气藏勘探 地震
侯方英
作品数:4被引量:7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研究主题:负反转构造 构造样式 走滑构造 油气关系 济阳拗陷
崔世凌
作品数:26被引量:30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断层 东营凹陷 惠民凹陷 复杂断块 驱油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浅层生物气藏勘探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气藏具有气层薄、压力低、产量小的特点,是一种非常规浅层生物气,勘探方法不能简单的采用深层气的勘探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认识:重点目标区预探或已知气田区扩边可以采用打密集静力触探井的方法;追踪砂体的形态展布和进行大面积的勘探,应配合少量的地震、电法勘探,以及静电阿尔法薄膜测量、微生物法等非地震物化探方法。静力触探井对岩性、岩相划分对比,特别是储层识别较为有效;利用浅层横波地震剖面可以圈定含气砂体的边界;EH4电磁勘探能够追踪砂体展布,推断气层的厚度;气田上方氡气和甲烷菌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异常。在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系浅层生物气藏勘探中,
林春明李广月李艳丽于建国蒋维三陈海云路天明
关键词:晚第四纪生物气静力触探
济阳坳陷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关系被引量:43
2005年
通过对济阳坳陷几何学和一系列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盆区存在伸展式、走滑式、反转式等三种基本构造样式;按几何学和成因学特征.可进一步分为翘倾断块式、滑动断阶式、潜山披覆式、重力背形式、底辟等5 种次级构造样式。伸展式是济阳坳陷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次级构造样式的发育和演化与地质体在坳陷中的构造位置关系密切:翘倾断块构造大部分形成在坳陷的缓坡带,滑动断阶构主要发育在坳陷的陡坡带,底辟构造常见于坳陷的洼陷带,潜山披覆构造多发育在盆地四周隆起区与洼陷中的潜山带,而重力背形构造大多发育在主断层的下降盘。盆地内的重力构造作用可随着沉积加厚作用的持续或加剧而逐渐增强,发育在济阳坳陷东部地区的一系列雁列式和帚状构造是郯庐断裂强烈走滑剪切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受早、晚白垩纪之交区域构造背景变化的影响,盆区应力场曾发生过从挤压作用向伸展作用的转换,导致济阳坳陷中的反转构造普遍发育,并具有东强西弱的时空演化规律。因此,走滑剪切式构造是郯庐断裂走滑剪切的结果,而反转式构造则是区域构造背景发生转化的产物。
陈海云于建国舒良树侯方英吴龙丽
关键词:构造样式走滑构造负反转构造
地震纹理属性在JJD工区断层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0年
纹理分析是图像处理中的一种常用技术,通过构建地震纹理基元和灰度共生矩阵,可以将此项技术推广到地球物理领域,并可在断层识别,边缘检测和沉积相划分等方面得到应用。这里通过算法研究和程序开发,结合JJD工区应用实例,得到了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结论:①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纹理属性,是一种很好的凸显断层和裂缝信息的地震属性;②可以根据实际地质问题,提取不同方向的纹理属性,并用RGB技术进行多属性的融合;③地震纹理基元的窗大小取9×9×9为好;④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理的灰度级别,对于常规三维地震数据,灰度级别取16或32比较理想。
崔世凌张军华王伟谭明友陈海云
关键词:纹理体素灰度共生矩阵断层
惠民凹陷盘河构造深层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探明惠民凹陷盘河深部构造,使勘探向深部拓展,利用近期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研究了惠民凹陷盘河深层的构造特征与圈闭发育规律。从油源、储层、盖层及油气运聚条件入手,深入研究盘河构造深层成藏规律,分析油气成藏的类型与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盘河构造发育了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断裂,北掉断层仅在早期发育,是局部圈闭形成的关键,南掉断层发育较晚但长期活动,对油气运移与成藏起主要作用。临南洼陷内生成的油气通过极为发育的断裂体系以侧向运移和阶梯状运移方式聚集到盘河深层构造圈闭中,形成了主要以反向断块为主的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反向断阶带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刘瑞红陈海云付建伟
关键词:成藏条件复杂断块油藏勘探潜力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对区域性CO_2形成时间的制约被引量:10
2004年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存在 4个岩浆活动期 :第一期 6 5~ 4 1Ma ,第二期 4 1~ 2 1Ma ,第三期 2 1~ 13Ma ,第四期 11Ma至今。对研究区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古近纪早期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为主 ,后期特别是从沙三期开始逐渐转变为碱性岩石。火山岩中CO2 包裹体含量统计表明 ,沙三段 (Es3 )中CO2 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岩性段 ,而碱性岩中CO2 的含量又明显高于拉斑玄武岩中的含量。沙三期是整个东部地区一个较重要的岩浆活动期和火山活动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 ,从沙三期到馆陶期形成的碱性岩具有最大的CO2 成藏潜力 ,沙三期及以后的火山岩与CO2 在空间上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沙三期到馆陶期是形成区内CO2 的主要时期。
王兴谋夏斌陈根文阎汉杰陈海云郭栋
关键词:CO2岩浆活动济阳拗陷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被引量:35
2004年
综合地质、物探及钻井等资料 ,通过对合肥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 ,认为合肥盆地是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共同作用产生的中新生代残留盆地。受两大构造体系的共同作用 ,合肥盆地在印支期形成了盆地的基底 ,中新生代的演化大体可划分为以下 5个时期 :J1—J2 坳陷盆地发育期 ;J3再生前陆盆地发育期 ;K1走滑盆地发育期 ;K2 —E断陷盆地发育期 ;N—Q盆地消亡期。其中 ,在盆地发育早期受大别造山带影响较大 ,郯庐断裂作用较小 ;在盆地发育的中后期 ,郯庐断裂的影响逐渐成为主导因素。
陈海云舒良树张云银林春明刘国宏赵彦彦
关键词:合肥盆地郯庐断裂带
单家寺西部上第三系油气藏描述方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东营单家寺西部上第三系为盆地坳陷期的充填沉积 ,在馆陶组地层形成了超覆或披覆型油藏 ,在明化镇组形成透镜体状岩性气藏。针对该区储层薄、规模小的特点 ,应用物探等多种技术手段 ,研究了该区储层的成因、空间展布及成藏条件 ,进行了储层及其含油气性预测。探讨了适合本区上第三系油气藏特点的描述方法 。
林松辉王华王根发王兴谋张桂霞陈海云
关键词:上第三系储层预测油气勘探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7年
超音频电磁—大地电磁测深法(EH4)具有不受高阻层屏蔽影响、性能稳定、轻巧便携、操作方便、施工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适合浅层地质勘探。本文以杭州湾南岸新湾地区的EH4电磁勘探测量结果为例,论述了它在晚第四纪地层基底识别、岩性和沉积相划分、储层和天然气层判别等方面的应用结果。研究表明,EH4电磁成像系统获得的新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电阻率—深度剖面,能够详细地反映晚第四纪地层基底连续变化情况,新湾地区晚第四纪沉积层基底为一凹凸不平的不整合面,变化极其复杂。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均不同,随着沉积物粒度的减小电阻率亦减小,因而借助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大致划分沉积物及沉积相类型。通过单点电阻率曲线和电阻率—深度剖面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地下介质电阻率变化情况,气层厚度、气层与水层电阻率差值越大,气层在电阻率曲线上的显示越强,反之则越弱。电阻率曲线可以确定砂质透镜体的位置和分布范围,并判断出气层深度和厚度。
李艳丽林春明于建国陈海云路天明漆滨汶
关键词:EH4电磁成像系统晚第四纪地层天然气
东营凹陷西部潜山油气藏特征被引量:31
2000年
东营凹陷西部发育太古界、古生界及中生界潜山。受郯庐断裂活动的影响 ,潜山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 ,自东南向北西形成了NW向潜山构造带 ;自西南向北东形成了NE向潜山构造带。新生界的沙河街组、孔店组及中生界和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的烃源岩为潜山油气藏的主要油源。储集层由太古界变质岩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组成 ,平均孔隙度多在 1 4 ~ 5 0 之间。石炭 -二叠系、第三系及中生界下侏罗统构成潜山油气藏的 3套盖层。根据圈闭类型的差异 ,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及内幕两种类型。烃类潜山油气藏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 ,而非烃气往往沿深大断裂、火山通道向上运移 。
林松辉王华张桂霞武玉祥陈海云韦华彬
关键词:油气藏特征东营凹陷成藏条件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分流河道砂体描述被引量:4
2008年
分流河道砂体是临南油田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可分为水上和水下2种类型。运用正演模拟、地质统计、地震相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反射特征,划分了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的分布范围,总结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临南地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地震反射特征为连续性相对较好的中—强反射,厚度中心在街3井—夏53井之间;水上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在三角洲平原亚相,地震反射特征为短轴状—杂乱反射,中—弱振幅,连续性差—中等,尖灭点不易分辨识别,主要分布在街3井以南的地区。
孙淑艳陈海云谢刚姜蕾刘玉亮
关键词:分流河道地震反射特征正演模拟地震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