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作品数: 19被引量:210H指数:6
  • 所属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张弘
作品数:48被引量:324H指数:12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中尺度对流系统 突发性暴雨 台风 特大暴雨 MCS
杜继稳
作品数:164被引量:1,353H指数:2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致洪暴雨 暴雨 沙尘暴 渭河流域
陈卫东
作品数:32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台风 中尺度对流系统 降水 释用技术 T213数值预报
武麦凤
作品数:88被引量:341H指数:11
供职机构:渭南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渭河流域 致洪暴雨 致洪暴雨过程 暴雨过程 暴雨
王旭仙
作品数:59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渭南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渭河流域 致洪暴雨 致洪暴雨过程 洪涝灾害 暴雨过程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散度场的特殊结构
2002年6月8日,青藏高原东侧的陕西及四川东北部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其中陕西有30多个县下了暴雨,暴雨中心佛坪县部分地方出现了特大暴雨,24h最大降雨量超过400mm(调查值)。大暴雨引起了山洪暴发、河水泛滥...
张弘孙伟陈卫东
关键词: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散度场特殊结构
文献传递
一次台风远距离突发性暴雨特征分析
分析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台风远距离突发性暴雨得出:低空台风低压环流北侧偏东风气流形成的水汽和能量通道在内陆中高纬度地区产生强水汽辐合,并导致不稳定能量的积蓄和释放直接造成了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发生。深厚、稳定的西北低涡低层辐合...
张弘孙伟
关键词:台风突发性暴雨
文献传递
陕南一次突发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根据突发性暴雨的定义 ,选择了陕南 1 980 -0 6-1 5的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 ,通过对涡度、散度、位势稳定度、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分析 ,试图揭示突发性暴雨发生的内在机理、机制 。
孙伟
关键词:暴雨涡度散度水汽通量
渭河上游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对渭河支流上游两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泾河上游,两次大暴雨的落区相差在100km以内;两次暴雨过程均给当地和渭河下游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过程的洪峰特点分别属于缓型洪水和陡型洪水;500hPa天气分型虽然一次为西南气流型,一次为西风槽型,但700hPa的直接影响系统基本相同。物理量诊断对比分析表明:在暴雨出现前12h,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已基本形成,到暴雨出现临近辐合辐散迅速加强,为暴雨形成和维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动力条件。
王旭仙武麦凤孙伟杜继稳
关键词:致洪暴雨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
本文对1991年7月28日青藏高原东北侧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天气过程进行环境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研究其形成机制,给出了该类天气预报的提示。
侯建忠孙伟杜继稳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侧MCC
文献传递
用螺旋度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根据螺旋度理论分析了 1 999年 6月 1 5~ 1 6日江苏和安徽的一次大暴雨过程 ,结果表明 ,螺旋度的大值中心及其演变较好地对应了暴雨中心的发生位置及演变 ,螺旋度的强弱变化和暴雨演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较大的螺旋度可能是暴雨区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孙伟应冲雄
关键词:螺旋度暴雨形势场
初夏青藏高原东侧一次特大暴雨的综合分析被引量:38
2005年
分析了2002年初夏发生在高原东侧的一次特大暴雨, 认为这次暴雨的成因是新疆低槽与高原槽合并东移并引导较强冷空气在高原东侧与四川至陕西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的。高空西风急流增强、我国东部高压的阻挡及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北伸为发生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冷锋前暖区内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的活跃直接导致了特大暴雨的发生。低层中尺度辐合系统与中β尺度对流云团的活动、大暴雨出现的时间和落区等密切相关。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散度垂直分布的特殊结构, 即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存在的辐合—辐散“双重结构”对大暴雨时强烈上升运动和深对流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张弘孙伟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大暴雨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MCC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被引量:42
2005年
利用卫星云图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1991年7月28日青藏高原东北侧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陕西关中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台风北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上西伸是该MCC发生发展的重要大尺度条件;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并给出了该类天气预报的参考指标。
侯建忠孙伟杜继稳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侧MCC
一次台风与河套低涡共同影响的陕北暴雨分析被引量:43
2006年
分析了黄土高原东部一次台风与河套低涡共同影响的陕北暴雨,结果表明:深厚、稳定的河套低涡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及位势不稳定等特征为暴雨区附近强烈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低空台风低压环流北侧偏东风气流形成的水汽和能量通道在地处内陆的陕北地区产生强水汽辐合,并导致不稳定能量的积蓄和释放,直接造成了台风外围远距离暴雨的发生。暴雨的形成与地面流场上中尺度辐合系统、卫星云图上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等密切相关。
张弘陈卫东孙伟
关键词:台风
位涡对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2001年
根据位涡理论分析了 1 999-0 6-1 5~ 1 6日江苏和安徽的一次大暴雨过程 ,结果表明 ,位涡中的正压位涡项 MPV1的正负和暴雨的强弱有较明显的关系 ,斜压位涡项 MPV2的大小也和暴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孙伟
关键词:位涡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