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书勤
-

-

- 所属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 张德奇

- 作品数:129被引量:1,06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光合特性 强筋小麦 叶绿素荧光
- 吕凤荣

- 作品数:60被引量:48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强筋小麦 冬小麦 水分利用 灌水次数
- 王汉芳

- 作品数:119被引量:69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烯唑醇 光合特性 悬浮种衣剂
- 王绍中

- 作品数:58被引量:720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强筋小麦 小麦品质 氮肥 前氮后移
- 赵淑章

- 作品数:37被引量:4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强筋小麦 小麦品种 氮 氮肥
- 氮磷钾、灌水、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6年
- 2001—2004年连续4年在大田和池栽2种条件下研究主要栽培措施(氮磷钾、灌水和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运筹以“前轻中重后补充”模式的产量品质俱佳;施用氮肥对强筋小麦的面团稳定时间有明显的正效应,对蛋白质、湿面筋有一定的正效应,尤其在肥力偏低的地块,施氮效果十分明显,而磷、钾肥对几项指标都有一定负效应;强筋小麦的品质指标有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产量和品质俱佳又节水的处理为小麦生育中期供水即浇拔节期水;喷洒杀菌剂可以显著提高子粒千粒重,喷洒1次杀菌剂对子粒品质无明显影响,喷洒3次子粒的品质有下降的趋势。
- 季书勤郭瑞赵淑章王汉芳张德奇
-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 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与展望被引量:25
- 2004年
- 王绍中王志和田云峰季书勤
- 关键词:小麦育种栽培技术
- 强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5
- 2003年
- 季书勤
- 关键词: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氮肥施用时期早春季节高效栽培
- 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
- 2006年
- 于麦收前对河南省中产灌区麦田进行调查取样,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表明,播量、氮肥施用、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种选用等是目前中产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实现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在选用具有高产潜力新品种的同时,控制播期播量,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分期施氮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栽培管理措施。
- 季书勤赵淑章张德奇王汉芳
- 关键词:小麦生产
- 麦棉多作套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演变与效应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麦棉多作套种循环农业模式是从麦棉多熟种植制度发展而来。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搜集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麦(小麦)棉(棉花)多作套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演变进程以及典型模式和关键技术。同时通过定位试验研究分析其生态、经济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麦/棉多熟套作模式能够促进棉花生长发育,保持较强的光合强度,维持较高的地温和耕层含水量,利用生态位原理,发挥不同作物的优势和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不降低棉花和小麦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土地收益和生产效率。因此,构建麦棉多作套种循环模式能够实现棉田生物多样性、维持棉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 李向东杨铁钢李彦鹏季书勤王汉芳张德奇郭瑞
- 关键词:循环农业多熟
- 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49
- 2010年
- 简要概述了缓/控释肥的发展概况及其必要性,重点分析了缓/控释肥对作物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状况的影响,并就目前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缓/控释肥的研究做了展望。
- 张德奇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郭瑞吕凤荣
- 关键词:前氮后移肥料利用率
- 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被引量:22
- 2004年
- 对河南省 8种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同一自然气候条件下 ,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与土壤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 ,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 ,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
-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吕凤荣
- 关键词:土壤类型强筋小麦
- 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4年
- 通过可控制试验和大田示范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优质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综合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蛋白质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施氮量为 1 80~ 2 4 0kg/hm2 ,底追比例为底肥 ( 3)∶起身—拔节肥 ( 5 )∶孕穗肥 ( 2 )。
-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吕凤荣郭冠军
- 关键词:氮肥底追比例强筋小麦
- 普通小麦品种抽穗期的变异及其温光反应模型
- 1993年
- 选用我国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小麦品种14个,利用海拔与经度相近、不同纬度、不同播期温光因子的差异,分析了温先因子对抽穗期的影响,并建立了温光生态模型。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同期播种情况下由南到北,播种至抽穗的天数延长,纬度每向北增加5°N,将延长14.0~43.1天;冬性越强,延长的天数越少。温光组合模型为:D=B_0+B_1T+B_3T^2+B_3L。B_1、B_2随品种冬性的增强而减小,L则相反。反应出冬性越强,低温长日照特性越明显。播种至抽穗最短天数的温度强春性为17.8℃、春性为16.9℃、过渡类为15.5℃、冬性为11.9℃。
- 张文曹广才李建华李建华黄湛湖季书勤余志江段辉军
- 关键词:小麦温光反应抽穗期
- 中后期肥水对豫麦47号产量及面团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季书勤赵淑章吕凤荣弓丽英徐国光徐正君
- 关键词:小麦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