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作品数: 11被引量:33H指数:4
  • 所属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汕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许美燕
作品数:16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弱视 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
陈楚虹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乳化吸除 眼表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泪膜 术后
陈晓瑜
作品数:12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新生儿 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干预
凌华
作品数:20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新生儿 视网膜病变 极低出生体重
伍桂军
作品数:32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晶体植入 外伤性白内障 穿透性角膜移植 青光眼 视网膜脱离
美多芭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美多芭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有效剂量、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为弱视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6~12岁弱视儿童共77例,随机等量分成(A、B)两组建档,分别以美多芭(多巴丝肼片)0.6mg /kg体重以及1.0mg /kg体重2种剂量予饭后口服,1日3次,同时辅以维生素B6口服、每次5mg、1日3次,7周为1疗程.治疗前查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治疗过程每周随访1次了解服药反应,每半个月复查1次矫正视力,治疗1个月后查血常规、心电图,治疗1疗程后再查血常规、心电图、VEP;治疗后随访观察半年,每月复诊1次了解治疗效果,对治愈的随访观察2年,每半年复诊1次.结果 (A、B)两组总治愈率81.20%、总有效率达98.2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A组及B组各组治疗前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P1波潜伏期缩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用剂量在0.6~1.0mg /kg体重的美多芭(多巴丝肼片)治疗儿童弱视是安全、高效、简便,易被儿童接受的治疗方法.
林英跃彭大文陈楚徐敏肖今
关键词:儿童弱视美多芭视觉诱发电位
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眼表变化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眼表变化情况。方法对89例(95眼)硬核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d、3d、1周、1个月、3个月和半年的眼表变化,包括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第一周,患者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且FL较术前增多(P<0.05);术后1个月内BUT和SIT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至半年,多数患者的FL、BUT和SIT已基本恢复或接近术前水平(P>0,05)。结论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其眼表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分析其发生的机制,提出术前、术中和术后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护,以避免或减少因手术所造成的眼表医源性损伤。
肖今谢冀晖徐敏陈楚虹
关键词:硬核性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泪膜眼表
利用提上睑肌腱膜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2006年
目的:利用提上睑肌腱膜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方法:经上睑皮肤切口,剪开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向上牵开切口,剪开眶膈,露出眶内脂肪,将其钩开,暴露提上睑肌腱膜,在睑板与腱膜之间褥式缝合3针,使上睑缘上升到上方角膜缘。结果:20眼(76.9%)术后矫正满意,1眼(3.8%)过度矫正,5眼(19.2%)矫正不足。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提上睑肌腱膜这种术式适用于轻度和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病例。
徐敏肖今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腱膜手术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复视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采用眼球后局部麻醉,进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术后出现复视的患者21例进行全身检查;眼科常规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眼位及眼肌功能检查,屈光、眼肌运动和复视像检查。结果:在双眼复视中,13例斜视性复视,2例融合无力性复视;斜视性复视包括眼肌运动障碍(10例)及间歇性外斜视(3例),眼肌运动障碍主要是术眼眼外肌麻痹8例,其中下直肌麻痹3例、上直肌麻痹1例、外直肌麻痹2例、上直肌+下直肌麻痹1例和下直肌+外直肌麻痹1例;单眼复视6例均为术后人工晶体偏位所致。结论:白内障术后复视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如麻醉和固定缝线的副损伤、局麻药对眼肌的毒性作用、人工晶体位置异常、既往有斜视病史等,应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
徐敏许美燕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复视
白内障术前角膜曲率的测量与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根据白内障患者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的结果,分析角膜散光的规律,以便术中选择最佳的角膜切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让患者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视力。方法对拟行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16例(眼),于术前测量其角膜前面中央光学区两个主经线上的屈折力,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16例(眼)中,散光眼占88.3%,其中顺规性散光占54.4%,反规性散光占45.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60周岁前组平均散光度为1.32±0.44D,60周岁后组平均散光度为0.85±0.16D,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两者的散光轴位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了解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曲率及其轴位,在屈折力较大的经线上作松弛性角膜切口,将有助于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从而使患者术后能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视力。
肖今徐敏陈楚虹
关键词:角膜曲率角膜散光白内障
前房非磁性异物摘出的体会
1999年
1990年9月~1998年10月收治的前房中细小或活动性非磁性异物患者36例(36眼),为探讨其安全摘出的方法,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中,男28例,女8例。左眼16例,右眼20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2岁7个月。异物种类:玻璃9例...
徐敏伍桂军杨方耀
关键词:眼内异物摘出术
氧疗时间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氧疗时间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3例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需要用氧的早产儿,观察胎龄在32周以下与32周以上的、用氧时间在两周以内的早产儿视网膜情况。结果:在平均氧疗浓度32.7%的情况下,用氧时间在两周以内,两组患儿视网膜病变差异有显著性(X2=4.17,P<0.05)。结论:在低浓度吸氧下,胎龄在32周以下,氧疗累积时间在两周以内仍有发生ROP的风险。
徐敏凌华陈晓瑜许美燕肖今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5例(40眼)糖尿病患者和35例(42眼)非糖尿病患者行相同术式,比较术后视力、并发症。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术后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及两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高。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可提高视力,手术安全。
徐敏许美燕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人工晶体
儿童弱视的类型与屈光状态分析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类型与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018例2.5~14岁弱视儿童按年龄、类型及屈光状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学龄前与学龄期弱视患儿之比为1∶1.1;斜视性弱视占65.5%,屈光不正性弱视占22.5%,屈光参差性弱视占12.0%;内、外斜视性弱视之比为2.3∶1,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之比为1.9∶1;各类弱视的屈光状态为,远视及远视散光占79.1%.近视及近视散光占16.1%,混合性散光占4.1%,正视眼占0.69%。结论儿童弱视的类型、年龄分布及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意义。
萧今徐敏许美燕
关键词:儿童弱视屈光状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被引量:8
2007年
介绍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主要病因,认为早产、低出生体重是ROP的根本原因,氧疗与ROP密切相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氧浓度、用氧持续时间和用氧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
陈晓瑜凌华徐敏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