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荣川
作品数: 26被引量:74H指数:5
  • 所属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
  • 所在地区:贵州省 六盘水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松
作品数:131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有尾目 湿法冶金 石墨 两栖纲 回收
田应洲
作品数:48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研究主题:有尾目 两栖纲 蝾螈科 核型 小鲵属
陈红
作品数:19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克隆 骨骼系统 血液 生化指标 分子鉴定
周庆萍
作品数:43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血液 血细胞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血液生化 生化指标
江建平
作品数:161被引量:1,31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两栖动物 两栖纲 蛙科 无尾目 物种
凹耳臭蛙消化系统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对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消化系统进行了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消化道可以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末端开口于泄殖腔。肝脏和胰腺为消化腺。消化道管壁的组织结构均为4层结构,由管腔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胃黏膜层中含有许多胃腺,可明显分为腺颈部和腺体部。小肠含有十二指肠腺,直肠含有直肠腺。肝脏发达,分为左、中、右3叶,肝小叶界限不明显。胰腺中的腺泡由腺细胞围成。凹耳臭蛙肠全长与头体长之比为0.44~0.91,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无尾两栖类中最小的。
吴雨函熊荣川雷飞宙江建平
关键词:消化道解剖学组织学
分组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调查研究
2020年
为了解分组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法,对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实施分组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合作与竞争能力均有所提高。
黄倩杨洁周庆萍熊荣川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组教学法
凹耳臭蛙及其同域分布3种蛙类口腔底壁皮肤组织切片分析
2011年
选用同域分布于湍流生境的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大绿臭蛙(Odorrana graminea)、武夷湍蛙(Amolopswuyiensis)和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的口腔底壁皮肤为研究对象,并以非湍流生境分布的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为对照。通过比较解剖和组织切片对比几种蛙类皮肤结构发现,超声蛙类凹耳臭蛙的皮肤比其他物种更薄更松弛、皮肤横切面粘液腺较小且数量较少。这些特征可能有利于凹耳臭蛙口腔产生较大沉降,从而为其声带的高频振动提供结构基础。
熊荣川江建平
关键词:组织学
织金瘰螈(有尾目:蝾螈科)骨骼系统的解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解剖研究了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对各骨块的形状、位置及与邻近骨块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为研究瘰螈属的分类、演化及动物实验提供基础资料。
李松田应洲熊荣川陈红
关键词:骨骼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方法、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等方面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结果表明: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周庆萍熊荣川李松翁贵英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师范教育
小酸模对不同浓度铅、锌的富集与转移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人工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铅、锌胁迫下,小酸模对铅、锌的富集与转移。结果表明,在单一浓度铅、锌胁迫和铅锌混合胁迫条件下,小酸模地上部分对铅的富集系数为0.04~0.13,地下部分对铅的富集系数为0.07~0.22,对铅的转移系数为0.11~1.08。小酸模地上部分对锌的富集系数为0.32~4.23,地下部分对锌的富集系数为0.15~2.25,对锌的转移系数为1.41~2.62。小酸模在一定浓度的锌、铅锌胁迫下,对锌的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均大于1,地上部分对锌的富集量最大可达4 201.40 mg/kg。小酸模对锌有较强的富集和转移能力,接近锌的超富集植物,可作为治理和修复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李金辉翁贵英吴汉福熊荣川赵由才
阳光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解阳光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效,运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六盘水市第十七中学初中生物教学实施阳光课堂前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阳光课堂前后学生考试成绩虽无显著差异(P>0.05),但平均成绩有所提高,学习方式有很大转变,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明显提高。
周庆萍李颖黄倩熊荣川
关键词:阳光课堂生物教学
《普通动物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普通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分析当前动物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和标本制作四个方面对动物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红李松熊荣川田应洲
关键词:普通动物学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标本制作
瘰螈属一新种——龙里瘰螈(有尾目:蝾螈科)被引量:18
2008年
在贵州省龙里县水场乡采集到一批瘰螈标本,与瘰螈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一新种,即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 Li,Tian,Gu et Xiong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由于上鳃骨后端上翘,成体头部后端两侧鳃迹部位各有1个明显突起;体背嵴棱强烈隆起;指、趾两侧无缘膜,指、趾末端有黑色角质鞘;肛后尾的腹鳍褶橘红色,约在1/2处此颜色消失;雄螈尾后段浅紫红色无斑纹。统计并记述了新种的外形、头骨特征、染色体组型、生物学资料。
李松田应洲谷晓明熊荣川
关键词: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
钝叶酸模对铅锌的富集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讨钝叶酸模对铅、锌污染的耐性机制及其对铅、锌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潜力,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铅、锌污染条件下,钝叶酸模对铅、锌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在单一的铅、锌污染和铅锌混合污染条件下,钝叶酸模地上部和地下部对铅、锌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对锌的转移系数为1.00~2.58,均≥1;在施铅400mg/kg、施锌800mg/kg时,地上部对锌的积累量和转移系数最大,达264.85mg/kg和2.58。对铅的转移系数为0.30~2.02,单一施铅800 mg/kg时,地上部对铅的积累量最大,达101.21mg/kg;单一施铅100mg/kg时,对铅的转移系数最大,为2.02。钝叶酸模是铅、锌耐性植物,可作为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翁贵英李金辉孙爱群左经会熊荣川
关键词:转运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