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建英
-

-

- 所属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
相关作者
- 彭云良

- 作品数:103被引量:59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条锈病 小麦 水稻 稻瘟病菌 抗性
- 沈丽

- 作品数:44被引量:2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条锈病 小麦 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菌 四川小麦
- 姬红丽

- 作品数:54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条锈病 水稻 小麦 抗性 小麦品种
- 蒋光藻

- 作品数:58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农田 鼠害 农田害鼠 茶园 农田鼠害
- 宗浩

- 作品数:83被引量:39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种群动态 区系组成 生态建设 高原鼢鼠 铜尾矿
- 农田害鼠防治的微机决策系统被引量:3
- 2000年
-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鼠害防治的田间实测数据 ,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种群数量测报 ,作物产量损失 ,防治措施和残鼠种群恢复的子系统数学模型 .然后 ,利用Basic语言编写了一套具有人机对话方式的咨询系统 ,供大面积防治鼠害提供决策依据 .
- 蒋光藻宗浩倪建英
- 关键词:鼠害控制决策系统
- 四川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被引量:3
- 2020年
- 农业生物灾害是一类重要的自然灾害,它是指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菌物、有害植物、有害动物等)种群数量大暴发对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威胁或重大危害,主要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四川丘区农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开展了生物灾害的灾害种类、为害情况、为害趋势、为害加重原因等几方面的大量资料分析研究。文章总结了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其为害情况,提出防治策略"植物检疫为前提,农业措施防治为基础,物理措施为支撑,生物措施为重点,化学防治为保障"。掌握丘区生物灾害的发生种类及为害规律,有利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并为减少在丘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提供了研究方向。
- 李星月向运佳向运佳符慧娟李其勇周小刚张鸿
- 关键词:生物灾害为害情况灾害统计
- 小麦条锈病菌avrYr10/24/26/ch42突变体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自2005年起在四川省郫县病圃连续播种1.5hm^2抗病品种川麦42作为小麦条锈病菌新毒性突变捕获圃,周围感病品种上接种四川各地采集的小麦条锈病菌样品,2005—2008年川麦42反应型为0—2级。2009年川麦42乳熟后期突然普遍发病,反应型为3^-,将发病叶片分离的条锈病菌毒性突变体接种全国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含有已知抗条锈基因的小麦品种、近等基因系及四川小麦生产品种后,发现新毒性突变体对在目前在四川仍表现抗病的贵农22、川麦42、含有Yr10的近等基因系NILS12、Moro、含有Yr24的NILS16、以及合有Yr26的NILS17均具有毒性,新毒性突变体因而被命名为avrYr10/24/26/ch42;avrYr10/24/26/ch42突变体对含抗条锈基因Yr9的洛夫林13等不具毒性。avrYr10/24/26/ch42突变体的AFLP分析表明,其遗传相似度在0.94以上,因此可能来自于同一克隆。avrYr10/24/26/ch42突变体能够侵染39个四川小麦新品种中除资麦一号外的38个品种,能够引起四川大面积生产上83.26%田块种植的小麦发病。以上结果表明,建立捕获圃可以提前获得小麦条锈病菌新毒性突变,指导抗性品种选育和布局。
- 邝文静张贵胜章振羽姬红丽沈丽倪建英王宗华彭云良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菌抗性基因抗源
- 四川盆地农业生态系统害鼠种群测报数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根据四川盆地农业生态系统害鼠种群数量连续3年的统计结果:方差分析证明种群数量在年周期间变化不显著,(F<F0.05)而年内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F0.05)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呈明显的双峰型模式,年周期内出现6月和11月两个数量高峰,两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t0.01).依据农田灭鼠的实际情况,用3月份的数量来预测6月份的种群数量,是理想的预测方案故本文依据该3年的数据,采用数学拟合方法,组建预测6月份数量高峰的短期预测模型.统计检验表明具有准确、可靠和实用的特点.
- 宗浩蒋光藻倪建英
- 关键词:四川盆地农业生态系统种群动态数学模型
- 川西盆地农田化学灭鼠规范化技术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灭鼠时间,投饵量和投饵位置是决定灭鼠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此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并据此把灭鼠时间、投饵量、投饵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春季灭鼠、分片定量、定向投饵”的规范化配套技术。经几年多点100万亩以上的大而积示范证明,此项技术具有防治成本低、直接灭鼠效果高等优点。
- 蒋光藻谭向红倪建英
- 关键词:农田鼠害毒饵
- 2005-2010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化动态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监测小麦病菌毒性变异,指导抗病品种选育和大面积布局,2005-2010年在四川阿坝、甘孜、凉山等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以及盆地内冬春流行区采集条锈病标样,单孢子堆分离菌株后接种全国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四川辅助鉴别寄主川麦42,6年共分离、接种617个小麦条锈病菌株,测得已知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33个。结果表明,自越夏区分离的137个菌株中测出17个已知小种或致病类型;自流行区分离的460个菌株中测得30个已知小种小种或致病类型,其中贵农22类群是一种新的致病类群。病菌在越夏区和盆地内冬春流行区的生理小种毒性组成表明,越夏区病菌毒性慢于流行区,盆地内病菌受到来自陇南和四川西部越夏区菌源以及当地品种布局的共同影响。
- 向运佳章振羽沈丽邝文静姬红丽倪建英陈万权彭云良
-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致病类型
- 四川小麦条锈病菌贵农22致病类群流行对小麦品种抗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为了解小麦条锈病菌贵农22致病类群在四川流行后小麦品种田间抗性表现,将134份抗条锈基因载体材料和84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播种于四川省盐亭县黄溪乡、郫县太清镇和江油市武都镇病圃,乳熟后期调查。结果表明,Lee(Yr7,Yr22,Yr23,YrLe1,YrLe2)、Heines Kolben(Yr2,Yr6)、T.spelta album(Yr5)、Hybrid 46(Yr3b,Yr4b,YrH46)、Hobbit(Yr3,Yr4)、VPM1(Yr17)、Renan、Alba(YrAlba)、Avocet S*6/Yr15、Jupateco R Yr18、Kalyansona Yr2、Palula Yr30、Opata 85 YrSk、C591(Yr591)、Armada、Reichersberg 42和中四等17份材料,川麦45、川麦58、川农19、川农27、川育18、川育20、川育23、国豪麦3号、绵麦43、绵阳29号、先麦99和玉脉1号等12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连续两年中在各病圃均表现抗病;该致病类群流行前表现抗病的贵农22(Yr10)、兰天17(Yr26)和铭贤169*6/Yr10等材料和品种的抗性已丧失作用。品种抗性监测结果表明,贵农22致病类群流行过程中毒性不断增强。
- 徐志王胜姬红丽倪建英尹勇沈丽彭云良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菌
- 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被引量:1
- 2020年
- 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都是重要的农业灾害。丘区地区害鼠种类繁多,严重时可使整块农田作物绝收,对农业粮食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对环境、生态、经济、健康、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类型、特点、规律和危害等方面,以及对全国入侵生物的现状和趋势的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和讨论,总结了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主要种类和其为害情况,以及四川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入侵途径、为害及特点等,提出了对鼠害采用生态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并加大力度,对外来入侵生物采用“防患于未然,扼杀于萌芽,截断其途径,扑灭其形成”的防治策略,为四川农业鼠害治理以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与方向。
- 向运佳倪建英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王帅张鸿
- 关键词:农田鼠害入侵生物
- 3种杀鼠剂对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毒效试验及抗药性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黄胸鼠是我省主要害鼠之一.由于黄胸鼠的特殊生境,一般灭鼠效果差.为了筛选出一种毒效高的杀鼠毒饵,笔者用溴敌隆、杀鼠磷、杀鼠1号3种化合物对黄胸鼠的毒效和致死耗饵量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0.05‰溴敌隆,1.5‰杀鼠1号和0.5‰杀鼠灵对于防治黄胸鼠都有明显的效果.其中溴敌隆的适口性最好,但1.5‰的杀鼠1号最经济.此外,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都有明显的抗药性.
- 蒋光藻宗浩宗浩
- 关键词:黄胸鼠抗药性杀鼠剂
- 四川58个小麦品种苗期抗条锈基因推导及成株期抗性表现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了解四川小麦品种所含抗条锈基因及其在田间的抗性表现,将29个毒性谱各异的小麦条锈菌鉴别菌株于苗期接种35个已知抗条锈基因载体品系和58份四川小麦品种(系),通过抗病谱对比分析和各品种(系)系谱分析,推导了四川小麦品种(系)的抗条锈基因型。在田间,选用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32、CY33、Su-4和对Yr10、Yr24和Yr26致病的贵农22致病类型田间突变株进行混合接种,在乳熟期对各品种(系)的抗条锈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Yr2、Yr5、Yr7、Yr9、Yr10、Yr24、Yr27、YrSpp、YrAlba等9个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存在于44个四川小麦品种(系)中。有6个品种(系)含有Yr9基因,10个品种(系)含有Yr10基因,11个品种(系)含有Yr24基因,其中1个同时含有Yr10和Yr24基因。23个品种(系)含有未知基因及其组合。共有19个小麦品种(系)成株期对包含上述混合菌种在内的田间流行菌系表现抗病,其中5个品种抗性受成株抗性基因控制。
- 章振羽姬红丽沈丽徐世昌倪建英彭云良
- 关键词:条锈菌成株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