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媛媛
作品数: 21被引量:296H指数:10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胡大一
作品数:3,559被引量:29,412H指数:6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孙艺红
作品数:212被引量:3,739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诊疗指南 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抗栓治疗
余金明
作品数:236被引量:2,329H指数:2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踝臂指数 患病率 日本血吸虫 高血压 影响因素
丁荣晶
作品数:242被引量:2,195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心脏康复 高血压患者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王桂莲
作品数:8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流行病学 主要危险因素 急性冠状动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吸烟现状及简单戒烟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吸烟患者出院后6个月持续戒烟率、复吸率,评价简单干预的戒烟效果。方法收集ACS并吸烟患者150例,分为简单干预组(87例)和常规治疗组(63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6个月戒烟率、复吸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复吸相关因素分析。结果ACS患者现吸烟率为31.14%,6个月持续戒烟率为64.6%,6个月复吸率为36.4%。简单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6个月持续戒烟率和复吸率无差异。尼古丁依赖评分4分以上可作为复吸的预测指标。结论ACS患者6个月持续戒烟率高于一般人群。给予简单戒烟干预不增加ACS患者戒烟成功率,需要强化干预。
丁荣晶傅媛媛王桂莲赵红陆丕能胡大一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戒烟
床旁B型利钠肽检测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于患者30d预后终点的意义,并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进行比较,以探讨ACS患者危险分层的理想方法。方法发病24h内的ACS患者,床旁检测入院时BNP水平,同时计算患者的GRACE评分。随访30d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再发缺血或心肌梗死及新发生的心力衰竭。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NP和GRACE评分预测30d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和界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比较二者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入选ACS患者24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135例(54.9%),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11例(45.1%)。年龄为31~91(67.6±12.0)岁,男性152例(占61.8%)。随访30d共发生终点事件34例(15.8%),其中死亡9例(3.7%)。终点事件组(n=34)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低于对照组(n=212,P=0.034),而心率和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点事件组GRACE评分(中位数164.5比142.0,P=0.002)和BNP水平(中位数883.5ng/L比216.5ng/L,P=0.0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ROC分析,预测30d终点事件的BNP界值为194.5ng/L(曲线下面积0.704,P=0.043),GRACE评分的界值为158(曲线下面积0.742,P=0.003),GRACE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8%和81.4%)较BNP水平稍高(敏感性67.6%,特异性64.6%),但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Z=1.223,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二者均为独立危险凶素,BNP〉194.5ng/L的OR值为3.174,GRACE评分〉158的OR值为4.031,预测的符合度较好。结论入院时的BNP水平和GRACE评分均是ACS患者50d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床旁BNP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但其对ACS患者预后的界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
孙艺红王桂莲傅媛媛薛超胡大一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预后
北京社区血脂异常者患病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研究影响北京社区血脂异常患者患病知晓率的因素。方法2007年6月至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北京大兴、朝阳、海淀及西城4个城区、51个居委会10054名居民中筛选出的3373例血脂异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通过问卷了解患者社会经济学情况及血脂异常患病知晓情况;根据体格检查及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人群高血压、肥胖及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情况。结果(1)随年龄增长,血脂异常患者患病知晓率逐渐升高(P<0.01)。(2)学历、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及家庭人均收入等社会经济学因素对患者知晓率存在影响。自费患者与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保以及公费医疗患者,血脂异常知晓率分别为15.4%、14.4%、46.4%及54.4%。享受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其血脂异常知晓率并不高于自费患者人群(P=0.608)。(3)合并存在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亚组人群中,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其知晓率并不高于正常体重血脂异常人群(29.3%、31.6%对27.6%,P=0.167);吸烟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19.2%,低于不吸烟或已戒烟患者群体(19.2%对34.4%、32.3%,P<0.01)。结论中青年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血脂异常患者其知晓率仍不理想,应加大对上述人群的降脂干预力度。
傅媛媛余金明王家宏孙艺红刘会芳胡大一
关键词:血脂异常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题绩效进行评估。方法: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某一年度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对象,建立结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输出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基于所应用的...
梁公文傅媛媛王丹蕾王兵李媛张华徐涛刘玉兰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绩效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文献传递
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居民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方法 2007年6月至8月对9786例"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重指数(BMI)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体格检查及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情况。结果 (1)存在2个及2个以上生物学危险因素的个体分别占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的10.5%、22.5%和37.9%,平均BMI每增加1,个体发生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增加21%。超重及肥胖男性患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风险高于同BMI水平女性(P均<0.001);(2)青年、中年及老年男性肥胖者中,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者所占比例为49.2%,49.7%和56.1%(P=0.285);上述3类女性肥胖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9%,35.7%和48.6%;(3)危险因素聚集组分最常见组合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分别占男性超重和肥胖者的21.7%和38.7%,及女性超重及肥胖者的18.4%和25.5%。结论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者存在心血管病生物学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而在肥胖人群中,中青年男性与老年男性已具有相同危险性,故应将超重及肥胖人群,尤其是其中青年男性群体作为早期预防干预的重点对象,从而从上游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傅媛媛余金明王家宏孙艺红刘会芳胡大一
关键词:超重血脂异常
识别风险比查找病因更重要——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被引量:3
2012年
2009年12月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ESC最早治疗晕厥的指南发表于2001年,2004年进行了修定。2008年3月,专家委员会认为有足够的新证据重新修订该指南。该指南识详细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已发表的所有有关晕厥的证据,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评价,包括风险-效益比评估,健康状况评估。
刘文玲向晋涛胡大一梁鹏白淑玲崔健吴昆傅媛媛
关键词:晕厥
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近期欧洲大规模临床调研数据显示,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时,其血压往往难以控制,对心血管危害更为严重。我国是高血压大国,但高血压的控制率一直持续在较低水平。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我国人群代谢性危险因素与高血压达标率的关系,为提高...
丁荣晶余金明孙艺红傅媛媛胡大一
关键词:高血压统计分析达标率
北京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被引量:48
2012年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 2007年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和大兴区的居民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共抽取>20岁北京常住居民10 054人,对其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0%,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χ2=0.03,P>0.05),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12.9%和7.7%,P<0.001);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2.0%、55.2%和32.2%,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市区最高,效区最低(P<0.001),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上述3率也越高(P<0.001)。结论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需要加强糖尿病筛查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战义强余金明胡大一孙艺红张李军傅媛媛李社昌张芬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外周动脉张力测定健康慢性吸烟者吸烟后血管功能急性改变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采用外周动脉张力(PAT)指数评价急性吸烟对健康慢性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同时比较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并探讨吸烟对炎症及纤溶系统的急性影响.方法 采用内皮功能监测仪EndoPAT2000,测定连续入选的50名健康慢性吸烟者急性吸烟前后PAT指数、增强指数(AT),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急性吸烟前后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结果 50名健康慢性吸炯者平均年龄为(35.3±9.7)岁,与吸烟前比较,急性吸烟后PAT指数明显降低(1.87±0.40比1.73 ±0.28,P=0.004),而AI明显升高(2.94%±21.77%比7.11%4±20.65%,P=0.01).急性吸烟后,血浆sICAM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5±76.1)p.g/L比(315.7±90.9)μg/L,P=0.402];而血浆tPA水平则明显下降[7.87(5.41~10.08)μg/L比5.77(3.77~9.68)μg/L,P〈0.01].结论 急性吸烟可明显损害健康慢性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并可引起纤溶系统急性改变.
薛超孙艺红丁荣晶傅媛媛胡大一
关键词:吸烟顺应性细胞黏附分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北京市社区居民血脂及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异常及边缘异常的流行特征被引量:49
2010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居民血脂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异常及边缘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北京市防治冠心病的方向。方法2007年6月至8月,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北京市社区居民10054名,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的方法,进行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及血脂异常的调查。结果经年龄、性别标化后,北京社区居民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分别是9.3%、2.56%、18.79%和16.84%,而处于胆固醇边缘升高的比例为23.96%。北京社区居民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1.23%,而处于血脂边缘异常的居民占23.30%。经年龄、性别标化后,71.17%的居民伴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20.23%的居民伴有边缘异常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41.57%、11.08%,吸烟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是35.81%和22.89%。相对于理想状态,具有1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边缘异常人群患血脂异常的相对风险(OR)为1.668(95%CI:1.319~2.110);具有2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边缘异常人群患血脂异常的OR为2.537,(95%CI:1.989~3.235);具有≥3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边缘异常人群患血脂异常的OR为3.203,(95%CI:2.007—5.114)。结论北京社区居民血脂异常及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发生率较高,超过1/5的居民处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边缘异常状态。具有边缘危险及冠心病主要危险的人群是今后北京市人群防治的重点。
王家宏胡大一傅媛媛孙艺红王桂莲管绯王劲松余金明
关键词: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疾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