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民
作品数: 53被引量:549H指数:14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 所在地区:河北省 廊坊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相关作者

胡树起
作品数:59被引量:43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勘查 土壤 表层沉积物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异常
马生明
作品数:156被引量:82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异常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化学特征
朱立新
作品数:70被引量:56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地球化学 平原区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化学异常
史长义
作品数:46被引量:65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花岗岩类 区域地球化学 标准物质 元素丰度
汤丽玲
作品数:24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地球化学 土壤 CD 铜钼矿 地质累积指数
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28
2011年
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为此,在收集整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方法、异常评价及找矿标志等方面。以富家坞铜矿为例,介绍斑岩型铜矿的最新研究进展。
胡树起马生明刘崇民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方法找矿标志
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乌努格吐山试验区钻孔岩芯中MgO、CaO、Na2O贫化现象为切入点,结合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蚀变分带明显和矿化特征,发现钻孔中CaO、MgO、Na2O等组分相对各自丰度明显贫化的信息可以反映到地表岩石上来。讨论了这种贫化信息与成矿元素Cu、Mo在钻孔岩芯和地表岩石中的关系,并对该试验区47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讨论了这些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与成矿元素和CaO、MgO、Na2O等组分构成的整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根据该矿床的富集与贫化两类元素所表现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该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此项成果对斑岩型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与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梁胜跃马生明朱立新刘崇民陈晓锋
关键词: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环境
矿床原生晕方法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多金属矿床异常结构模型技术流程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矿床原生晕方法技术研究。近年来,通过国家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基金专项(200811054)“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与异常结构模型研究”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这一成果的《热液多金属矿岩石地球化学勘查》专著正式出版发行(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项目选择了陆相火山热液型铅锌矿、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矿及海相火山热液块状硫化物矿等四种热液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通过13个热液多金属矿的研究实例,以原生晕分带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系统地三维立体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分析了55种元素含量和铅硫同位素,研究了与多金属热液矿床相关的各类地质体元素富集贫化规律与成矿环境、矿体元素组合、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异常元素的分带性、同位素组成、成矿元素存在形式、异常结构。优选出热液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勘查指标、总结了不同类型热液多金属矿的原生异常结构模型,建立了构建多金属矿床异常结构模型的技术流程。
刘崇民胡树起马生明汤丽玲席明杰李冰刘海良
关键词:多金属矿
汞量测量及α杯氡测量在探测秦始皇陵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5年
在对秦始皇陵开展了汞量测量试验研究中,上方在陵墓发现了高强度的汞异常区,表明深部确有汞源存在,异常范围可能反映了地宫的大体平面位置。热释汞研究证明秦始皇陵上方土壤汞基本由低温汞组成,实际上土壤汞测量是低温汞特征的反映。壤中气汞与土壤汞比较两者具有一致性,相比而言土壤汞更稳定。α杯氡测量在勘查地下汞源和确定陪葬坑的位置等试验中取得初步效果。
刘崇民史长义胡树起鄢卫东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查汞量测量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确定方法被引量:13
2006年
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入了“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场”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的涵义及其概念。以漳州研究区试验结果为例,应用相关关系法有效地确定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案例。
胡树起马生明朱立新刘崇民王之峰
冲积平原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其示踪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科研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借鉴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示踪物源的方法,对冲积平原景观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冲积平原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规律大同小异,表明冲积平原区成壤母质特性基本相同。利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的细微差异能够有效判别成壤母质特性的变化。
马生明朱立新王之峰刘崇民胡树起
关键词:示踪作用
中国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图集编制与研究
史长义迟清华鄢明才刘崇民胡树起顾铁新卜维鄢卫东
提出了中国花岗岩类及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等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的近70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和地球化学分布。提出了天山-兴安造山系、中朝准地台、昆仑-祁连-秦岭造山系、滇藏造...
关键词:
关键词:元素丰度花岗岩类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评价被引量:38
2013年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床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区地表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元素在平面上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以地表矿化露头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Mo-Cu-W-Bi带、In-Zn-Ag-Cd带及Pb-As-Sb带,该元素组合分带与典型中-高温热液矿床中元素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利用综合地质累积指数对土壤中主成矿元素Mo与伴生元素Cu、W、In、Bi的组合异常进行评价,共圈出4个找矿靶区,经野外异常查证与工程验证,建议在Ⅰ、Ⅱ号靶区进行深部资源预测工作,对Ⅲ、Ⅳ号靶区开展进一步查证与验证工作,以期在Ⅳ号靶区深部发现矽卡岩型矿化。本次研究对准苏吉花地区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席明杰马生明刘崇民胡树起汤丽玲郭志娟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地质累积指数找矿靶区
吉林南部森林覆盖区化探金异常评价方法
2010年
夹皮沟成矿带位于吉林南部森林覆盖区,是全国闻名的金成矿带。研究证明在这类景观区内采用岩屑测量、汞量测量、地电化学测量和脉岩测量方法找金是有效的。研究发现夹皮沟成矿带金矿的指示元素组合是:前缘元素Hg、As、Sb、F(Tl、Se、Te),成矿元素Au、Ag、Cu、Pb,尾部元素Mo、Mn、Co、N i、Zn。这种元素方法组合和异常模型,对评价异常、发现深部盲金矿体有一定的意义。
刘德君刘崇民
关键词:森林覆盖区金矿勘查
岩浆熔离型Cu-Ni硫化物矿床元素组合和地球化学评价指标被引量:22
2001年
铜镍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评价实质上是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的评价。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具有空间和成因联系 ,其主要成晕微量元素以Cu、Ni、Co、Cr、Ag为主 ,而且含矿岩体的这些元素的平均值高、离差大。矿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 ,异常的分布受基性—超基性岩岩群和岩带制约 ,异常浓集中心与矿田的岩矿体一致。矿区异常继承了区域异常的组分 ,异常的高值区与矿床对应。矿床的原生晕具有组分分带 ,前缘元素是I、F、B、Ba、As、Mo ;近矿元素是Ag、Cr;矿元素是Cu、Ni、Co。利用原生晕的组分分带特征可判断矿体的剥蚀程度和预测隐伏的岩矿体。
刘崇民李应桂
关键词:铜镍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原生晕剥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