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国
所属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所在地区: 陕西省 西安市 研究方向: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发文基金: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刘振侠 作品数:224 被引量:744 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研究主题:航空发动机 数值模拟 轴承腔 滑油 收油 张丽芬 作品数:87 被引量:181 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轴承 数值模拟 结冰 航空发动机 滑油 朱鹏飞 作品数:8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轴承 火焰筒 扩压器 滑油 收油 吴丁毅 作品数:86 被引量:220 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航空发动机 轴承 收油 润滑装置 滑油 高文君 作品数:50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轴承 航空发动机 低压涡轮 轴承腔 球轴承
润滑系统管路流动与换热耦合计算研究 2016年 为研究沿程管路换热与滑油流动之间的耦合问题,通过分析主要元件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引入元件换热的能量方程,结合管路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了润滑系统管路热流耦合计算模型。针对一段发动机供油管路,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工具包,建立其热流耦合网络计算模型,获得滑油流量、温度以及管壁温度等参数,采用商业软件Flowmaster对其进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Flowmaster计算结果非常接近,滑油流量和温度的最大误差均不超过3%,管道壁温的计算误差不超过2.4%,说明建立的热流耦合计算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真精度,适用于考虑沿程管路换热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计算分析。 任国哲 刘振侠 朱鹏飞 吕亚国关键词:润滑系统 换热 一种径向收油环和航空发动机主轴承环下润滑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径向收油环和航空发动机主轴承环下润滑装置及方法,径向收油环包括圆筒形壁、设在圆筒形壁端部的第一环形挡壁、与第一环形挡壁平行相对的第二环形挡壁以及连接在第一环形挡壁和第二环形挡壁之间的多个收油叶片组。环下润滑... 姜乐 吕亚国 胡剑平 刘振侠 朱鹏飞 张丽芬 刘振刚 吴丁毅文献传递 加油控制失效时飞机通气系统性能计算 被引量:2 2008年 飞机地面压力加油系统通气能力计算是飞机燃油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基于流体网络算法,给出了飞机地面压力加油系统和通气系统的计算模型,并对某型飞机地面压力加油控制失效时,油箱通气系统的通气能力进行了计算,获得了油箱承受的压力。通过计算结果与最大压力限制的比较,验证了地面加油通气系统的通气能力。模型对飞机地面压力加油通气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吕亚国 刘振侠 黄生勤 杜景龙关键词:网络算法 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及喷雾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喷雾输送管道及喷雾系统,其中输送管道包括输送液态雾化物质的内管、外管、第一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温度控制器;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且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液态换热物质... 刘振刚 刘振侠 张斐 刘亚楠 吴丁毅 吕亚国 胡剑平 张丽芬 朱鹏飞 高文君 刁伟楠文献传递 轴承腔典型结构热防护性能模型实验研究 2023年 针对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中带隔热夹层的典型热防护结构,开展了模型试验件的隔热性能实验研究。通过搭建专用试验平台测量不同热防护结构在典型工作温度下的隔热性能,使用稳态法开展相应结构的等效导热率研究。结果表明,气凝胶材料厚度增加可快速提升结构整体热阻,在相同厚度条件下空气夹层与气凝胶隔热性能相当;在组合隔热夹层1/3处增加反射屏后可提升隔热温差20.4%;考虑安装“热短路”效应影响,典型组合隔热试验件热导率最小为0.58W/(m·K),远大于单独隔热材料的热导率。 李炎军 任是璇 刘振侠 刘振侠 吕亚国关键词:热防护 隔热性能 模型试验 一种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腔筒体、混合物进口段、储油腔、排气管,油气混合物进口段包括预旋流道和入口流道,油气混合物进口段内布置有引射装置,引射装置为圆柱体形双层式结构,包括同轴连接的上层引射装置... 朱鹏飞 刘振侠 胡剑平 吕亚国 高文君 刘振刚 张丽芬文献传递 端面间隙对齿轮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2011年 基于给定的不同端面间隙,利用动网格技术,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供油齿轮泵进行全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初步分析不同端面间隙对齿轮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速条件下,随着端面间隙的增加,齿轮泵的容积效率明显下降,但流量脉动幅度未见显著变化;在相同的端面间隙条件下,随着转速的增加,齿轮泵的容积效率略有提高。 黄健 刘振侠 张丽芬 吕亚国关键词:齿轮泵 端面间隙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滑油回油管内的流型识别及含气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发动机润滑系统回油管内油气两相介质的流动特性直接影响系统中回油泵及散热器的工作特性。为辨别回油管内油气两相流流型和建立含气率预测关系式,本文搭建了模拟轴承腔回油管流动的实验系统,并依据涡轴发动机回油量及油气比完成了700组不同工况的实验测试。实验空气与滑油流量范围分别为10~200 SL/min与6~37 L/min。本文对实验范围内的管内流型进行了判别,并修正了含气率的预测模型。首先对两种极限工况的压力信号的时序特征、概率密度函数和傅里叶变换进行分析,判定其流型为分层流和弹状流。将流型结果与Mandhane流型图进行对比,显示Mandhane流型图并不能准确预测回油管内的油气两相流流型。其次利用含气率经验关系式进行含气率预测,发现Massena预测模型预测的含气率与实验值更接近,预测结果更准确。分层流的含气率在50%以下,而弹状流的含气率在50%以上。最后根据流型对Nicklin经验关系式进行修正,得到分层流和弹状流对应的分布系数分别为0.848和0.919。 李澍 胡剑平 谭逸 朱鹏飞 吕亚国关键词:润滑系统 回油管 流型识别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以“流体力学基础”为例 被引量:6 2022年 课程思政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完成价值引导的,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立足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以“流体力学基础”为例,对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难点,并给出了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研究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途径;其次,以边界层分离为例,说明了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做到了将课程思政“如盐在肴”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达成“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教师需要注意紧密结合专业内容,并使其有机地融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张丽芬 吕亚国 周莉 刘振侠关键词:教学设计 双喷孔滑油喷嘴流动及流量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双喷孔滑油喷嘴内部流动及流量特性,根据滑油喷嘴流动特点基于VOF(Volume of fluid)两相流方法建立了滑油喷嘴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在验证数值计算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喷孔间距、孔径比和喷孔分布顺序对喷嘴流动及流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喷孔结构中各喷孔滑油流量均小于其单喷孔的滑油流量,孔径比相同时各喷孔流量与其单喷孔流量的差值均随喷孔距的增大而减小,孔径比为2.0、喷孔距为基准孔径的两倍时喷孔流量的最大偏差达到了4.4%;下游喷孔滑油流量随孔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孔径比越大、喷孔距越小时上游喷孔对下游喷孔的流动影响越大,下游喷孔流量与单喷孔流量相差越大,喷孔距为基准孔径的两倍、孔径比由1.0增大至2.0时下游喷孔的流量减小了2.8%;相同孔径喷孔在同一孔距下位于喷嘴主体上游时的滑油流量均大于其位于下游时的滑油流量,但滑油喷嘴总流量几乎相同。 姜乐 刘振侠 吕亚国 朱鹏飞关键词: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