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景国
-

-

- 所属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艺术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沈建国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京剧音乐 调式和声 中国民族 民族调式 传承
- 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被引量:1
- 2008年
-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把情感投入到教学中,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情感投入呢?文章从备课的情感投入、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及对学生爱的投入三方面阐述了情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徐景国
- 关键词:情感音乐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 关于戏曲音乐文化走向的思考被引量:3
- 2009年
-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迅猛发展与提高,我们的音乐文化建设在努力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更要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发展与创新。本文通过传统戏曲音乐文化的特点、形成、发展和衍变过程。阐述了传统戏曲音乐文化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与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根据戏曲现状,对戏曲将来的走向及改革与发展从影响力、师资培养、媒体传播等几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 沈建国徐景国
- 关键词:戏曲音乐传承
- 浅谈笙教学进度的科学性安排
- 2015年
- 经过几代笙演奏家和教育家的不懈努力,笙专业逐步成为各高校的一门音乐技能主干课程。笙专业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偏重于实践性和技艺性,因此教学需要因人而异。作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对笙演奏技术训练的过程做了比较全面、科学、系统的分析,试图找出一种比较适合学生的教学顺序,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扎实而迅速的前进,按照科学的教学进度有条不紊的进行。
- 徐景国
- 关键词:教学进度
- “和谐之笙”——谈笙文化中的和谐元素被引量:1
- 2016年
- 博大精深的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元素,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巨大变革之中。文章对笙文化中的和谐元素进行了提炼、总结与研究,旨在促进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 徐景国
- 关键词:演奏技巧
- 民乐艺术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研究
- 2018年
-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蕴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将茶艺表演和民乐艺术相互结合,可以创造出全新的意境。本文首先对民乐艺术和茶艺表演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其次,分析了茶艺表演对民乐艺术表演的要求;最后,重点探究了在茶艺表演中。民乐艺术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 徐景国
- 关键词:茶艺表演即兴演奏审美取向
-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服务辽宁文化建设——辽南鼓乐在民族吹管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2018年
-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辽南鼓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民族吹管乐教育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实际有效的应用策略,更好的建设辽宁文化服务体系,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 徐景国
-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建设
- 谈戏曲音乐表演活动的美学原理被引量:4
- 2010年
- 戏曲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它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介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从戏曲音乐表演的本质与作用;戏曲音乐表演创作的美学原则;戏曲音乐表演者的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戏曲音乐表演活动的美学原理。
- 徐景国
- 关键词:戏曲音乐表演美学
- 谈戏曲音乐的“现代化”被引量:2
- 2014年
- 中国的戏曲音乐在古代有一个漫长、复杂的发展进程,积累了庞大的遗产,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的戏曲大家族和完整的艺术体系。我们的戏曲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证明了我们的民族是有创造力的民族。但戏曲音乐在古代的发展是缓慢的,进入近现代,社会急速变化,就显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了使戏曲音乐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新时代人民的审美要求,必须使戏曲音乐现代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已经进行的半个世纪的戏曲音乐改革,其实质就是为了实现戏曲音乐现代化的任务。本文结合戏曲音乐的唱腔、演唱形式及乐队伴奏方面的新发展、新创造,对戏曲音乐现代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做了简单的论述。
- 徐景国
- 关键词:戏曲音乐唱腔演唱形式戏曲伴奏
- 音乐剧赏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剧只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门歌、舞、剧三位一体的高度综合型的表演艺术形式,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音乐剧赏析课在大学公共艺术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艺术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 徐景国
- 关键词:素质教育
- 徐景国作品选
- 2015年
- 陈羽徐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