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信奎
-

-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相关作者
- 汪涛

- 作品数:355被引量:2,64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病人 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
- 朱宁

- 作品数:56被引量:2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张枫

- 作品数:26被引量:32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血红蛋白 腹膜透析病人
- 张爱华

- 作品数:145被引量:55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慢性肾脏病 腹膜透析患者
- 苏春燕

- 作品数:127被引量:1,65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护理
- 不同超滤功能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液体转运功能评估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容量控制对于腹膜透析至关重要。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可以评估腹膜小分子溶质转动功能,对优化腹膜透析存腹时间提供依据,但是不能预测腹膜液体转运功能。所以,本研究使用计算机拟合对不同超滤功能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液体转运功能进行评估。方法纳入研究患者包括每天使用3~4袋2.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超滤功能差组)和使用3~4袋1.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功能好组),两组患者在上述透析处方下都能达到足够的液体清除。所有入组的患者都要求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腹膜透析换液情况,以评估腹膜液体转运功能。结果本研究包括了17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其中9名为超滤功能差组,8名为超滤功能好组。与超滤功能好组相比,超滤功能差组的患者每天更多的处于高葡萄糖(P<0.01)环境中,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D/Pcre)更高(P<0.05),有更高的腹膜液体吸收率(Ke)(P<0.01)。结论与超滤功能好的患者相比超滤功能差的患者的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率更高,更为重要的是,超滤能力差的患者腹膜液体吸收率更高。
- 者星炜罗洁刘振华白云凯熊丽炎单亦升程磊田信奎汪涛
- 关键词:腹膜透析流体力学
- 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及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关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及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及化验资料完整者116例,随访从2011年7月--2013年12月结束。男性62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3±13岁,随访记录至2013年12月时上述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以及全因死亡的终点事件,评估计算每位患者入选前半年血红蛋白的变异性(用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异系数=血红蛋白标准差(SD)/平均数×100%来计算)与心脑血管事件、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以及死亡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每位患者计算Charlson合并症评分。结果随访过程中全因死亡19例,心血管死亡9例,26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1例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行手术治疗好转,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红蛋白变异系数大于6.2%及血清白蛋白小于38.1g/L其心脑血管事件及内瘘堵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变异系数〉6.2%、血清白蛋白〈38.1g/L,Charlson合并症评分是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及内瘘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异性和低蛋白血症是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丽洁张爱华朱宁崔专田信奎庄震张枫苏春燕范敏华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脑血管事件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MIA综合征与低T_3综合征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硬化综合征(MIA)与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进行随访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49例)和非老年组(<65岁,60例)。检测患者的血清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同时评估血压、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蛋白氮呈现率(PNA)、肌酐动力法评估的瘦体重(LBM-ck)等指标。结果:老年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C反应蛋白水平、脉压、低T_3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8.6%、(9.02±10.4)mg/L、(60.2±15.0)mmHg、42.9%,比非老年组的8.3%、(3.43±5.09)mg/L、(52.0±20.2)mmHg、21.7%更高(P<0.05);老年组患者FT_3水平为(2.41±0.35)pg/mL,低于非老年组的(2.57±0.31)pg/mL(P<0.05)。老年组患者血清FT_3水平与LBM-ck、PNA呈正相关(r=0.297、0.385,P<0.05),而与C反应蛋白水平、脉压呈负相关(r=-0.302、-0.284,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更易罹患MIA,且低血清FT_3与MIA之间关系密切,MIA与低T_3综合征之间可能存在恶性循环的通路。
- 周林平田信奎
- 关键词:腹膜透析
- 血红蛋白变异性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吉内瘘堵塞及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关系
- 目的 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心脑血管事件,内瘘堵塞及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收集2011年1月在北医三院肾内科血透室透析的116 名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至2013年12月,男性62 例,女性64 ...
- 张爱华张丽洁田信奎张枫阿拉塔朱宁范敏华
-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肝肾阴虚证与低T3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本虚证候与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3月~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TSH)水平及生化项目。采用均数比较及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肝肾阴虚证与FT3水平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正常促甲状腺素(TSH)的CAPD患者89例,分为肝肾阴虚证组(19例),非阴虚证组(70例),结果显示肝肾阴虚证组血清TT3、TT4与FT3均明显低于非阴虚证组[TT3(0.96±0.23)μg/mlvs(1.13±0.22)μg/ml,P<0.01;TT4(7.59±1.69)μg/mlvs(8.65±1.55)μg/ml,P<0.01;FT3(2.35±0.35)pg/mlvs(2.57±0.33)pg/ml,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在矫正性别、年龄、糖尿病、透析龄等因素后,肝肾阴虚、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与残肾Kt/V是FT3的独立影响因素(R2=0.396,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肝肾阴虚证可能与CAPD患者低T3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 刘文艾刘旭生田信奎汪涛
- 关键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肝肾阴虚证低T3综合征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0年2—4月98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三部分,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包括98例符合条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各项自我管理行为情况依次为:对疾病的监测和用药依从性(7.45±1.08)分、饮食行为(5.24±2.20)分、参与治疗决策行为(3.04±1.84)分、情绪和症状管理行为(2.26±1.76)分及运动行为(106.38±111.53)min/周。本组病例自我效能评分为(6.31±2.55)分,仅40.2%患者具备高水平的自我效能。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运动行为(r=0.367,P〈0.01)及情绪和症状管理行为(r=0.281,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关系密切,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也许有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改进。
- 琚虹张枫苏春燕田信奎
-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我管理自我效能
- 容量超负荷状态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容量超负荷状态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BCM系统测定患者体成份,并以OH(overhydration)作为容量状态的评估指标;同时收集空腹血、24 h尿液及透析引流液用于透析充分性评估、Alb及其他生化检测。采用均数比较及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容量状态与Alb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12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入选本研究。根据总体Alb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即Alb≥39 g/L和Alb<39 g/L。结果显示前者OH及年龄平均水平均明显小于后者[OH,(1.75±1.60)vs(3.16±1.88)L,P<0.05;年龄,(58.1±14.2)vs(67.8±12.3)岁,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在矫正性别、糖尿病后,OH与年龄是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R2=0.301,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容量超负荷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OH也许是评估腹膜透析人群容量状况的良好指标。
- 陈立田信奎陈伯钧汪涛
- 关键词:OH血清白蛋白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 辛伐他汀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应及早接受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并加强对脂质代谢异常的处理,但由于现有的许多心血管病研究并不包括这一特殊人群,指导用药的资料有限。另一方面,无论从生理还是伦理的角度,ESRD患者很难接受全程10余次密集采血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群体药代动力学弥补了普通药代动力学的不足,后者通过处理稀疏数据来反映ESRD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药物代谢清除的差异陆”。我们根据辛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采样时间m61,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建立辛伐他汀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估算其群体药动学参数,为临床终末期。肾病患者合理、安全地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杨文领张现化闵青邵雪岩王思媛尚德为田信奎庄震朱宁张枫张诏张爱华
- 关键词:群体药代动力学肾病患者辛伐他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
- 腹膜休息对腹膜液体转运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腹膜休息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超滤功能较差的腹透患者,临时改用日间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DAPD),夜间空腹的透析处方,以使腹膜得到整夜的休息。所有腹膜透析患者都被告知详细记录透析换液,以便评估腹膜静息前后的腹膜流体转运功能。结果本研究入组7例CAPD患者。腹膜休息后的超滤量在存腹3h后较腹膜休息前提高,这种改变在存腹第10h时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患者在腹膜休息前日葡萄糖暴露量、24h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较休息后显著降低(P<0.01或0.05)。腹膜液体吸收率也在腹膜休息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腹膜休息可以提高CAPD患者的超滤功能并且降低高渗性透析液的使用。腹膜休息降低了腹膜溶质转运率和腹膜液体重吸收率,使患者的腹膜超滤功能得到恢复。
- 者星炜罗洁刘振华白云凯熊丽炎田信奎汪涛
-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腹膜透析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进行评估,资料收集包括饮食记录和分析、生化学指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及体测量指标四个方面。结果98例临床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平均标化饮食蛋白质摄入(NDPI)为0.96±0.25g/kg·d,平均标化饮食能量摄入(NDEI)为120.50±31.59kJ/kg·d。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根据NDPI将病人分为4组。组间各营养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实际饮食蛋白摄入低于KDOQI推荐值,而且这种略低的饮食蛋白摄入没有造成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增加。在我国现有的透析条件下需要针对氮平衡的前瞻对照研究确定合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蛋白摄入。
- 史均宝田信奎张晓宇朱宁汪涛郑丹侠
- 关键词: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