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晓军
-

-

- 所属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文

- 作品数:117被引量:1,530H指数:25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暴雨 干旱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长江中下游
- 郑柏超

- 作品数:86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滑模 滑模控制 信息物理系统 跟踪误差 容错控制
- 许金萍

- 作品数:4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遥相关型 ROSSBY波 夏季高温干旱 高温干旱 作用量
- 孙畅

- 作品数:3被引量:6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旱涝 低频振荡 遥相关型 ROSSBY波 高温干旱
- 许志丽

- 作品数:2被引量:3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干旱 长江中下游 PDSI 地区干旱
-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在地面温度多模式集成预报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 2018年
- 基于TIGGE资料集中的ECMWF、CMA和JMA的数值预报产品,利用加权集成、回归集成和消除偏差集成等线性集成方式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集成,对我国大部开展地面2 m温度在24 h、48 h和72 h预报时效的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通过对2013年1—6月的预报检验,结果表明:GABP集成预报效果有较大提升,均方误差明显小于各单一模式预报。GABP集成的误差分布在新疆和华北均方误差较大,但是在预报效果改进上GABP集成在西部地区相对单一模式的误差减小更加明显。在进行几种多模式集成方式时,GABP集成相比线性方法预报结果更加精准。对于天气过程个例的预报,GABP集成预报出预报量的变化趋势,预报效果优于单一模式和线性集成预报。无论是较长时间段还是短时间的天气过程,在改进预报效果上GABP集成都起到了最佳的作用。
- 雷彦森蔡晓军王文李江峰李倩文
- 关键词: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温度预报
- 一种智能垃圾桶监管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桶监管系统,包括垃圾桶监测装置、AD转换模块、PLC控制器、DTU无线模块、云服务器平台和用户移动终端;通过垃圾桶监测装置采集垃圾桶内垃圾堆放高度信息、气体浓度信息以及温度信息并发送至AD转换...
- 廖乐勤张凯蔡晓军郑柏超
- 文献传递
- 贝叶斯方法在降水预报中的研究现状
- 2017年
- 贝叶斯方法作为一种统计方法通过收集样本的先验信息对有限的样本进行修正。而朴素贝叶斯分类法能简单快捷地做到降水分类,因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着重解释了朴素贝叶斯分类法的基本思想,并概括了贝叶斯方法在降水等级预报、集合预报中的应用。
- 李倩文王文蔡晓军
- 关键词:降水预报
- 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冬春连旱及2013年夏季高温干旱环流特征及其与Rossby波活动的联系对比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利用1981—2013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OISST海温月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冬春连旱及2013年夏季高温、干旱事件的形成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次干旱事件:(1)均受偏强东亚季风影响,导致冷暖气流无法交汇于长江流域;(2)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均呈现"西正东负",加强Walker环流的同时引发局地Hadley环流异常,致使长江流域上空长期受异常下沉气流控制;(3)均与大西洋的Rossby波有关:2011年冬春,受NAULEA遥相关型影响,Rossby波能量向东频散至亚欧大陆东部及太平洋地区堆积,使东亚大槽长期维持在120°E附近,加强东亚冬季风;2013年夏季,受同为负位相的"silk road"及EAP遥相关型共同作用,源自北大西洋的Rossby波能量能够影响到东亚-太平洋地区,致使西太副高异常西伸,加强东亚夏季风。
- 许金萍许金萍王文蔡晓军许金星
- 关键词:干旱ROSSBY波遥相关型
- 多尺度干旱指数在江淮流域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利用1960-2010年江淮流域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等实测资料,分别计算了江淮流域的Z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CI指数,经与江淮流域干旱记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月尺度的Z指数在5种干旱指数中应用效果最好,符合率达70%以上;在时间域上,月尺度的Z指数仅在春季吻合率稍差,其余月份均在70%以上;月尺度的SPI指数在冬季吻合率较差,其余月份同Z指数总体相当;MI指数效果最差;日尺度的CI指数应用效果存在时空差异,在河南最好,在山东最差,夏季效果最好,春季、冬季最差.
- 蔡晓军茅海祥王文
- 关键词:江淮流域干旱指数适应性
- 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 干旱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多的自然灾害,由于其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非常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50%的降水量集中在6-8月。初夏,低纬海洋暖湿气流侵入,与北方变性干冷空气在这里交...
- 王文蔡晓军
- 关键词:Z指数
- 文献传递
- 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1
- 2013年
- 利用1951—2011年江淮流域70个测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PDSI、SPEI及CI指数,又通过这三种干旱指数与降水异常和气象服务信息,综合分析了2010年10月至次年夏初江淮流域的旱涝情况及各指数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三种干旱指数都能够描述出江淮流域此次秋、冬及春季连旱过程,但对冬季干旱表现的都不够理想:PDSI指数对干旱的范围、发展及持续性的描述较好但敏感度不够,冬季中前期旱情未能反映;月尺度SPEI指数较为灵敏但过于依赖降水量的变化,干旱的持续性不够,冬季旱区有所偏差;季尺度SPEI指数表现出干旱开始时间有所滞后且偏旱;CI指数能够及时监测到干旱的发生、发展,但干旱发展过快、旱情偏重(尤其在冬季),在某些条件下干旱解除时间有所滞后。
- 段莹王文蔡晓军
- 关键词:江淮流域干旱指数
- 2013年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干旱演变过程及环流异常成因简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利用改进的CIn指数,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逐候分析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演变过程和高温异常成因。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In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此次干旱过程,整体持续时间近一个月。旱情从7月第4候湖南南部开始,8月第3候干旱程度最强,特旱中心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浙江省为高温中心,8月第4候旱情得到缓解。在干旱成因上,极涡位置异常偏西,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冷空气偏弱,南亚高压东伸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明显;鄂霍次克海至菲律宾一带呈较强的EAP遥相关型,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位势高度的正异常加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中心强度并使其位置偏西;乌拉尔山地区的阻塞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峙,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期稳定地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欧亚大陆与西太平洋海陆温差增大,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下沉气流强盛,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共同作用下,造成持续的高温干旱过程。
- 李曈王文蔡晓军
- 关键词:高温干旱环流异常
- 风扰下变质量四旋翼轨迹跟踪控制
- 2024年
- 针对存在风扰和变质量负载扰动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的动态面模糊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含风扰和变质量负载扰动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模型;其次,结合四旋翼无人机系统模型设计降阶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估计外界风扰;再次,设计动态面滑模控制器,并采用模糊控制模糊化切换增益,以此有效地抑制抖振;然后,通过Lyapunov稳定性证明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3种控制方法的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当存在风扰和变质量负载扰动时,该控制方法抗风扰能力更强,稳定性更好,位姿跟踪精度更高。
- 蔡晓军郑柏超
- 关键词:变质量模糊控制
- 偏最小二乘回归在水汽和地面气温多模式集成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使用一种新的多模式集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利用其能完全消除多重共线性的特征来改善比湿和地面气温多模式集成预报的效果。基于TIGGE资料集下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中国气象局(CMA)、日本气象厅(JMA)和英国气象局(UKMO)4个中心集合预报结果,建立2012年多模式(25°~60°N,60°~150°E)区域24~168 h预报时效(间隔24 h)比湿和地面气温的多模式集成模型,分别使用消除偏差集合平均(BREM)、简单集合平均(EMN)、超级集合预报(SUP)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4种方法对地面气温和水汽多模式集成,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距平相关系数(cor)来判定多模式集成的效果并且针对性地预报了一次短期寒潮过程。2次预报结果均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的多模式集成效果最好,不但优于4种单一模式而且表现出比其他3种方法更好的预报性能,具有一定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
- 李江峰蔡晓军王文李倩文雷彦森
- 关键词:地面气温比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