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寿
-

-

- 所属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所在地区:新疆 乌鲁木齐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袁玉江

- 作品数:218被引量:1,616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树轮 树轮宽度 树轮记录 西伯利亚落叶松
- 喻树龙

- 作品数:201被引量:980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树轮 气候响应 雪岭云杉 树轮宽度
- 张同文

- 作品数:172被引量:6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雪岭云杉 气候变化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西伯利亚落叶松
- 尚华明

- 作品数:161被引量:65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树轮记录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雪岭云杉
- 张瑞波

- 作品数:148被引量:60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响应 气候变化 雪岭云杉 树轮记录 树轮宽度
- 树轮记录的天山山区中部150a降水变化特征
- 位于伊犁河谷东端的巩乃斯河源区,是新疆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位于巩乃斯河源区雪岭云杉树轮宽度资料,分析了树轮宽度对山区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发现制约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仍然是水分条件。建立了树轮...
- 尚华明魏文寿袁玉江喻树龙陈霞张同文
- 关键词:降水变率
- 文献传递
- 树轮记录的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2-3月平均气温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阿克苏气象站2-3月的平均气温与阿克苏河流域树轮标准化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区域近378年2-3月的平均气温。重建时段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经过多方面验证,重建结果是可信的。对历史时期阿克苏河流域的平均气温进行了分析,发现阿克苏河流域过去378年的2-3月平均气温具有3.6,42和50.4年的准周期变化,平均气温重建序列在1719年和1827年前后发生突变;过去378年的2-3月平均气温大体经历了9低9高的变化阶段,其中1911-1922年是最冷的阶段,比平均值偏低1℃以上,而1640-1651年是最暖的阶段,比平均值偏高1℃以上。20世纪初-10年代中期气温持续下降,1915-1921年间平均气温维持在近百年来最低水平,其中平均最小值出现在1916年。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末气温缓慢上升,40年代初—70年代初气温缓慢回落,7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温度持续上升。
- 张瑞波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张同文尚华明陈峰秦莉
- 关键词:气温重建气候变化阿克苏河流域
- 使用树轮资料重建阿勒泰西部年积雪深度≥0cm日数的长期变化被引量:17
- 2010年
- 利用阿勒泰西部柯姆采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大致反映该地区1720/1721年至2004/2005年年积雪深度≥0 cm日数变化情况的序列。自1720/1721年至1956/1957年以来,该地区年积雪日数变化存在9个偏少阶段和8个偏多阶段。积雪日数最少阶段出现在1906/1907年至1920/1921年,而积雪日数最多阶段出现在1787/1788年至1797/1798年。功率谱分析检测到该地区年积雪日数重建序列存在10.7~11 a、6.7 a和2.1 a的显著准周期及16.5~17.2 a和2.4~6.6 a的较显著准周期。滑动t检验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年积雪日数重建序列没有发生明显突变。
- 张同文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尚华明陈峰张瑞波范子昂张冰江
- 关键词:阿勒泰西部西伯利亚落叶松
- 新疆2007年“7·17”大降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地区2007年7月13—17日发生的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输送、螺旋度场、层结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造成此类大降水的水汽来源及动力成因。结果表明:①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南亚高压的双体型分布、伊朗副高的南北振荡、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北进以及中亚低涡的长时间维持是此次大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学条件。②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在气旋性环流的影响下,可以被输送到青藏高原上空聚集,这部分水汽与高原上空本身的水汽汇合到一定程度,能够以接力的方式继续北涌进入新疆地区。③此次降水过程流入新疆的总水汽量为517.99亿t,总流出量为353.76亿t,净收支为164.23亿t。其中,西边界对水汽的输入贡献最大,共有190.06亿t水汽净流入新疆,南边界有104.1亿t水汽净流入新疆,北边界净流入量为100.07亿t,东边界以水汽输出为主,共有230.00亿t水汽净流出新疆。④螺旋度是代表大气旋转与沿旋转轴方向运动强弱的物理量,它反应了暴雨区附近的动力场特征,可把螺旋度与热力参数相结合用于大降水天气的分析和预报中。
- 王敏仲魏文寿杨莲梅秦贺马玉芬
-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暴雨水汽输送
- 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实测积雪资料分析近年新疆积雪特征被引量:28
- 2008年
- 利用2003—2005年卫星SSM/I的每日雪深资料,1996—2004年冬、春的NOAA/AVHRR积雪旬覆盖面积资料,以及1996—2002年新疆北部11个地面台站的积雪观测资料,研究了近年新疆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积雪年际变化大,近年最大积雪日数和面积出现在2000—2001年。积雪主要集中在天山山脉以北地区,该区大部分地区每年冬、春积雪覆盖旬数超过了15旬,在西南昆仑山脉地区也有小范围的高值区,部分年份的冬、春积雪覆盖旬数超过了15旬。另外,山区积雪覆盖旬数明显高于盆地,准葛尔盆地积雪覆盖旬数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积雪年际变化较显著的地区在中部天山山脉地区、西南部昆仑山脉地区和西部阿尔金山脉地区,均超过了6旬。积雪深度在每年的2月达到最高。高值出现在阿勒泰地区、塔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南疆西部的托什干河流域一带,达到近40 cm。
- 张佳华吴杨姚凤梅魏文寿
- 关键词:积雪积雪深度
- 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树轮灰度年表的建立及气候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2006年采自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3个采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采用树轮图像分析法进一步建立了3种宽度年表和5种灰度年表。宽度年表对比发现,树木年轮对气候响应南疆强于北疆,北疆其它地方强于伊犁地区,而乌孙山北坡与伊犁其它地区比较,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较敏感。树轮图像分析法建立的8种年表特征进行对比发现,恰依恰孜宽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最为强烈;而阿乌里亚乔克标准化灰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全轮灰度、早材灰度和最大灰度与4、5月气温相关较好。4月降水和实测宽度、全轮宽度以及早材宽度相关较好,而6月降水与全轮灰度和早材灰度相关较好。早材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强于晚材宽度;全轮灰度和早材灰度对气候的响应较好。利用树轮图像分析所得到的8个树轮参数年表可增加气候重建代用指标,提高气候重建的精度。
- 张瑞波喻树龙袁玉江魏文寿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新疆霍城地区树轮年表的建立及气候意义被引量:14
- 2008年
- 通过对霍城地区5个树轮年表多项统计特征参数的对比,表明差值树轮年表对气候变化研究具有应用潜力。在5个差值树轮年表中,阿里比萨依和霍尔果斯年表包含了较多的气候信息。将5个差值树轮年表与附近的霍城和霍尔果斯气象站1960-2005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进行相关普查。结果发现:2个低海拔树轮差值年表的平均年表与2站当年5月降水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好;而3个上树线树轮差值年表的平均年表与2站上年12月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好,其正相关均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对代表性较好的阿里比萨依差值树轮年表进行31年滑动平均发现,其年轮指数具有6高5低的阶段性变化,其变化与伊犁河1818-1990年的丰枯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张瑞波魏文寿袁玉江喻树龙陈峰张同文
- 关键词:树轮年表气候变化
- 粒子散射系数在沙尘天气观测分级中的初步分析
- 利用2004年4月20日—5月23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浊度计和能见度仪逐日每5分钟一次的加密观测资料及相应的地面气象常规沙尘观测记录,根据中国气象局沙尘暴观测分级标准分析了粒子散射系数在各级沙尘天气中的特征,表...
- 杨莲梅张广兴魏文寿袁玉江杨青魏荣庆
- 关键词:浊度计
- 文献传递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边界层温湿廓线与热量平衡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实验站2006和2007年7~8月取得的微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组合法、对数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沙漠腹地夏季近地层大气温湿廓线、沙层温度、地表辐射及热量平衡等微气象特征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夜间近地层存在逆温现象,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日间气温变化情况与此相反.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辐射平衡以正值为主,除大气向下长波辐射以外,其他各辐射分量(总辐射、反射辐射、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现出标准的日循环形态.沙漠腹地地表热量交换以湍流感热占主导地位,只有一少部分热量以潜热形式输送给近地层大气,地表感热和潜热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升高和降低而变化,潜热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感热峰值出现在正午,观测分析还表明夏季沙漠下垫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较为显著,白天地面为强热源,晚上为弱冷源.
- 魏文寿王敏仲何清雷加强艾力.买买提明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热量平衡
-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及其对气候响应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位于玛纳斯河流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6个采样点的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建立其宽度年表,并分别将位于上树线区域的2个年表和下树线区域的3个年表合成,得到森林上树线年表(MNU)和下树线年表(MNL),将涝坝湾年表作为森林中部年表(MNM)。对比3个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特征参数及年表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样本总体代表性、平均敏感度、信噪比、第一特征向量百分比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2)高频信息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而低频信息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增。(3)气温是制约森林上树线年表(MNU)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而对于森林下树线年表(MNL)与森林中部年表(MNM)来说,降水起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气温则发挥间接的反作用,均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1]。
- 齐元元魏文寿袁玉江尚华明喻树龙张同文张瑞波胡建
-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天山云杉树轮宽度年表气候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