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华
-

-

- 所属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俭

- 作品数:103被引量:429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磁共振成像 CT 胰腺 MRI
- 韩希年

- 作品数:85被引量:6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肾细胞癌 CT 肝肿瘤 肾肿瘤
- 肖湘生

- 作品数:631被引量:4,784H指数:3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CT 肺癌 磁共振成像 支气管动脉 孤立性肺结节
- 蒋涛

- 作品数:56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肺癌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郝楠馨

- 作品数:115被引量:7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螺旋CT 血管造影 MR
- 食管结核三例报告被引量:2
- 1983年
- 食管结核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至今仅见报道14例,本文报告3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例1,男,37岁。吞咽梗阻伴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一月余。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食管吞钡X线检查,正位见气管分叉处食管壁稍有扩张,偏左侧约有2.5×4厘米之卵圆形负影,其内可见一小钡点。
- 王敬先李学时周武王宏德施的美刘光华周文学
- 关键词:食管结核X线诊断胸部透视
- 应用MRCP对63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价MRCP在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3例肝移植术后怀疑有胆道并发症患者的MRCP图像,并与手术、胆道造影、临床随访证实结果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均在高场强1.5T磁共振上进行。MRCP采用两种不同的成像方法:厚层块T2加权成像和薄层块多层T2加权成像。结果MRCP诊断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敏感性为95.3%(41/43),阳性预测值97.6(41/42),假阴性率为4.54%(2/44),假阳性率为2.27%(1/44)。总诊断准确率为95.2%(60/63)。MRCP作为唯一的诊断方法能为96.8%(61/63)的患者提供特异性诊断结果,仅2例患者需要ERCP和PTHC检查3.2%(2/63)。直接胆道造影作为一项治疗手段应用于22.2%(14/63)的患者中。结论MRCP是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 蒋涛王俭肖湘生刘光华韩希年
- 关键词:肝移植磁共振成像手术后并发症
- MDCTP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枝循环血管的显示价值
-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技术(MDCTP)在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枝循环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38例,行上腹部MDCTP检查。采用MIP、 MPR、VR等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
- 蒋涛刘光华程万里李慎江刘士远
- 文献传递
- 肾嗜酸细胞瘤的CT、MRI诊断
- 肾嗜酸细胞瘤(oncocytoma)又称肾嗜酸性腺瘤、肾大嗜酸细胞瘤。国内文献多为个案报道, 未见有关CT、MRI完整资料的文献发表。本文收集6例肾嗜酸细胞瘤,发现其有较为特征性的CT、 MRI表现,现报道如下,并就有关...
- 韩希年袁令荣刘光华王俭
- 文献传递
- 多层CT血管造影诊断脾动脉瘤的价值被引量:20
- 2003年
- 目的:阐述脾动脉瘤的CT血管造影(CTA)表现,分析多层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其中仅1例因脾动脉瘤破裂而检查。CTA检查采用四层面螺旋CT机,准直为5 mm或2.5 mm,VR(容积显示)和TS—MIP(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重建。CT诊断标准为脾动脉局限性膨大1.5倍或以上且与正常脾动脉节段之间界限分明。结果:20例共检出脾动脉瘤28个,其中1例5个、1例3个、2例2个,其余均为单发。28个脾动脉瘤中18个位于脾门;14个有明确钙化,其中10个呈明显层状环形;1例破裂瘤体与周围界限不清,均未见血栓存在。瘤体最大为55 mm×48 mm,最小为17 mm×15 mm。VR清晰显示全部27个未破裂的脾动脉瘤,3例与血管造影显示一致,但其中1例5个瘤体者显示瘤体和载瘤动脉关系优于DSA。结论:多层面CTA能可靠、无创、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瘤及与载瘤动脉等的相互关系。
- 李惠民董伟华肖湘生刘光华于红张沉石
- 关键词:多层CT血管造影脾动脉瘤造影剂
- 肾细胞癌的不典型CT、MRI表现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 (RCC)的不典型CT、MRI表现 ,探讨如何提高CT、MRI对RCC的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分析 10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CC。男 71例 ,女 2 9例。年龄 2 9~ 75岁 ,平均5 5岁。其中透明细胞癌 82例、混合细胞癌 8例、颗粒细胞癌 5例、乳头状癌 4例、肉瘤样肾细胞癌 1例。共 10 1个瘤灶 ,最大径为 0 .8~ 9.0cm ,平均 4 .3cm。总结RCC的典型CT、MRI表现 ,统计不典型CT、MRI表现的RCC病例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 17例RCC在CT、MRI上呈不典型表现 ,分为四类 :少血供RCC :12例 ,其中透明细胞癌 3例、混合细胞癌 1例、颗粒细胞癌 5例、乳头状癌 3例 ;囊性RCC :3例 ,均为透明细胞癌 ;RCC合并大片出血 :1例 ,为乳头状癌 ;直径 <1cm的RCC :1例 ,为透明细胞癌。 结论 正确认识少血供及囊性RCC的CT、MRI表现 ,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及仔细阅片有助于提高对RCC的诊断正确率。
- 韩希年刘光华王俭
- 关键词:肾细胞癌CTMRI颗粒细胞癌乳头状癌
- 多层螺旋CT对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胰腺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比较。方法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对67例临床胰腺癌患者行动态增强CT扫描,判断胰腺病变大小,评价及判别胰周血管是否受累,观察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转移,判别胰腺癌的影像学可切除性,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增强扫描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敏感性72.72%,特异性98.21%。通过卡方检验,χ2=1.000,P>0.05,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术前CT判断与外科手术判断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结论CT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 程万里刘光华蒋涛韩希年
- 关键词:胰腺癌可切除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椎体骨折及愈合的磁共振成像被引量:37
- 1997年
- 目的:松质骨骨折及愈合用X线平片诊断较困难,本文探讨MRI对松质骨骨折及愈合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创伤后不同时间的63例75个椎体骨折进行MRI检查,对骨折区骨髓信号进行分类对照研究。结果:骨髓创伤后信号分为Ⅰ型(水肿型)、Ⅱ型(不均匀型)、Ⅲ型(复原型)和Ⅳ型(脂肪型)。Ⅰ型提示骨髓水肿和急性出血;Ⅱ型与骨折创伤区肉芽组织、小血肿或微骨痂混杂有关,提示骨折修复早期;Ⅲ型信号提示骨髓腔已复原,骨折修复;Ⅳ型骨髓内脂肪细胞增多,与创伤性缺血有关。结论:骨髓MRI信号变化对松质骨骨折愈合判断有意义。
- 王晨光肖湘生沈天真贾连顺刘光华刘士远
- 关键词:脊柱骨折NMR成像愈合
- 人腰椎体松质骨CT值与组织学形态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探讨人腰椎体松质骨定域CT值相对百分比(RF)与骨松质组织形态指标相关关系。材料和方法:22具新鲜人腰椎体标本行HRCT扫描,测量松质骨不同定域CT值百分比。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椎体骨松质进行组织学定量测量。逐步回规法剔选对骨组织学形态指标有影响的CT值定义域,并建立最优化方程。结果:骨小梁间隙与松质骨低密度-1024Hu~定域CT值百分比成正相关。平均骨小梁宽度、平均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百分比主要为松质骨高密度150Hu~、300Hu~定域CT值百分比所表达。骨小梁指标与300Hu~定域CT值百分比成正相关;与150Hu~定域CT值百分比成负相关。结论:骨小梁参数主要为松质骨中高密度CT值以相互消长形式所表达。推论骨小梁骨丢失的密度变化是高密度向中等密度减退方式而不是消失方式。松质骨内非钙化成分增多对这种CT值的表达形式也有影响。骨松质的低密度CT值比例与骨小梁间隙大小成正比。
- 王晨光肖湘生陈星荣陈星荣刘光华沈天真沈天真刘光华
- 关键词:腰椎组织形态学
- 100例小肾癌螺旋CT多期扫描分析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3.0cm)在螺旋CT多期(平扫、皮髓、排泄)扫描时的表现。结果100例小肾癌患者中,左肾38例,右肾62例,肿瘤长径为1.0-3.0 cm,平均2.5 cm。根据WHO 2004年公布的肾肿瘤组织学分型,透明细胞癌76例,多房性透明细胞癌4例,乳头状癌9例,嫌色细胞癌4例,未归类癌7例。上述各亚型小肾癌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透明细胞癌呈不均匀(因出血、坏死、囊变)而富血供;多房性透明细胞癌呈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和间隔薄而均匀,且无膨胀性结节;乳头状癌呈不均匀而少血供;嫌色细胞癌呈较均匀而少血供,未归类癌与透明细胞癌相似,但更具侵袭性生长。结论常见小肾癌各亚型螺旋CT多期扫描时有其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各亚型应分别与肾嗜酸细胞瘤、囊性肾瘤、复杂性肾囊肿、肾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浸润性泌尿上皮癌等病变相鉴别。
- 韩希年彭令荣刘光华王俭
- 关键词: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肾嫌色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