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爱芬
作品数: 50被引量:102H指数:5
  • 所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一行
作品数:33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地震预警 法律 防灾减灾 人权 国际法
刘帅克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研究主题:法律援助制度 法理研究 国际法 联合国维和行动 联合国改革
李天志
作品数:1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间赔偿 中日关系 战争赔偿
岳霄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移交逃犯 管辖冲突 WTO规则 购买美国货 金融危机
岳霄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承诺问题 WTO框架 WTO规则 法律制度 合法性
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立法初探被引量:8
2011年
近年来海外中国公民人数激增,与此同时,他们所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复杂多样。加强对海外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不仅是外交工作的重大职责,也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当前海外中国公民保护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统一的立法,2009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是我国进行领事保护立法的初步实践。该《意见稿》有其重要价值,也存在明显不足。顺应时代要求,更新外交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立法是当前我国领事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邢爱芬
关键词:领事保护海外中国公民
逃犯遣返中的量刑承诺问题
2022年
一国对外国逃犯作出遣返决定,要受到本国法律制度、司法程序和与追逃国之间的政治互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逃犯所在国从国家主权、司法主权和人权保护的角度出发要求追逃国作出量刑承诺,是境外追逃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为了实现追诉犯罪的目的,我国在《引渡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中规定了量刑承诺制度,在外国向我国遣返逃犯的实践中也得以体现。通过对与量刑承诺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结合刑法相关规定,对该制度在逃犯遣返中适用的合法性进行探讨,在立法完善方面提出若干具体建议。
邢爱芬岳霄
关键词:遣返合法性
论“受救援权”的确立与实现被引量:2
2015年
"受救援权"作为一种权利是由基本人权派生而来,是受灾人在发生灾害时的群体人权;对"受救援权"的需求产生于发生灾害时的救灾实践。目前,该项权利已被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但尚未在国内法中确定下来。在国内法上确立"受救援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灾难救援对于灾难发生国政府是一种义务,而非权利;在用尽本国救济且经由受灾国政府同意的条件下,外国和国际组织也可以加入救援行动。"受救援权"的实现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国际合作。
邢爱芬李一行
关键词:人权灾害
国际间迁徙自由探析被引量:5
2009年
国际间迁徙自由虽与出入境问题密切相关,但不等同和局限于出入境问题,它包括迁出自由、返回本国的自由、不被任意驱逐的自由以及相关的程序保障等。国际间迁徙自由理论目前尚不完善,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对该权利及其程序保障需要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邢爱芬
难民公约排除条款适用于恐怖主义行为研究
2019年
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1条第6款规定在有重大理由认为寻求庇护者犯有该款所列举的罪行时,难民署和公约缔约国不对其承担难民公约下的保护义务。然而,难民公约排除条款的用语不具精确性,亦无权威机构的解释,迄今的国家实践也很不一致。排除条款的三项内容在适用中都存在标准、依据和实践方面的问题。'9·11'事件后各国的反恐措施对排除条款的解释和适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本就不具有确定性的排除条款易被过度适用。难民公约缔约国在相关国内立法中将公约排除条款适用于恐怖主义行为时应注意用语严谨,把握适度。我国在未来移民法和难民法的制定中以及自行进行难民甄别的工作中应精确地适用排除条款,以平衡好国家安全需求与国际义务的履行。
邢爱芬
关键词:排除条款恐怖主义
联合国机制的挑战与机遇——透视联合国第59届大会
2004年
联合国第59届大会是联合国机制形成60年和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5周年前夕的一次大会,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大会讨论的最核心议题是以安理会扩大为主要内容的联合国改革问题。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对于推动大会进程以及影响联合国改革的方向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邢爱芬
国际间迁徙自由理论探微被引量:1
2010年
迁徙自由是国际人权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间迁徙自由是迁徙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国际间迁徙自由作出了最全面、最权威的规定,但有关国际间迁徙自由的理论目前尚不完善,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国际间迁徙自由的权利内容和保障程序亟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邢爱芬
关键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尊重世界多样性被引量:1
2000年
世界的多样性是国际政治中的现实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不仅是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前提,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保障,而且是促进全球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邢爱芬
关键词:多样性
防治生物入侵的国际法原则与实施机制被引量:1
2006年
生物入侵已成为仅次于栖息地退化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威胁。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发现50多种,成为遭受外来生物侵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国际合作是防治生物入侵的良方,相关国际法规定是各国相互协作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也是各国制定生物入侵国内法的参考。防治生物入侵的国际法核心原则是风险与损害预防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制度等是该原则得以实现的机制保障。
邢爱芬
关键词:生物入侵国际法
我国台湾问题的法理探析被引量:3
2006年
近年来,台独分子的“法理台独”愈演愈烈。前不久陈水扁的“废统”闹剧又引起两岸形势紧张。台湾问题有国内和国际两大因素,台湾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出发。无论是从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层面分析,法律手段都是解决台湾问题以和平统一祖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邢爱芬万历
关键词:台湾问题法理台独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