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
作品数: 8被引量:47H指数:4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胡征宇
作品数:231被引量:1,980H指数:2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三峡水库 水华 葛仙米 藻类 淡水
徐敏
作品数:9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培养液 乙醇溶液 成浆 发菜 光强
毕永红
作品数:155被引量:79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峡水库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铜绿微囊藻
胡鸿钧
作品数:95被引量:75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研究主题:螺旋藻 团藻目 光合作用 钝顶螺旋藻 雨生红球藻
赵先富
作品数:55被引量:281H指数:11
供职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沿岸带 河流 模拟系统 栖息地 微囊藻
绿色鞭毛藻类的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被引量:5
2002年
作者在四川、广东、湖北等地发现了一些中国罕见和新的绿色鞭毛类 ,文中报道了其中团藻目 6个属的 5个新种 ,10个中国新记录 ,其中喙藻属 Myochloris和肾爿藻属 N ephroselmis 为中国新记录属 ,具孔衣藻、四川衣藻、纵纹衣藻、椭圆红球藻。
陈珊胡鸿钧
关键词:新记录种团藻目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杀藻效果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况琪军毕永红胡征宇陈珊
关键词:二氧化氯水体富营养化水资源污染
一种培养发菜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发菜细胞的方法,1.培养液的配制:将配制好的贮藏液加入水中的顺序是,硝酸钠、磷酸氢二钾、七水硫酸镁、二水氯化钙、九水硅酸钠、微量金属元素溶液PIV、土壤浸出液按比例配制;2.藻细胞匀浆的制备,首先将野...
毕永红胡征宇徐敏韩丹翔邓中洋罗玮赵先富陈珊梅洪
文献传递
绿色鞭毛藻类的新变种及中国新记录种(Ⅱ)被引量:3
2003年
报道了团藻目(Volvocales)4个属的10个种和变种,其中包括3个新变种:单胞衣藻分离变种Chlamy-domonasmonadinasteinvar.separatis,假球四鞭藻穿孔变种CarteriapseudoglobosaEttlvar.perforata,戈利翼膜藻钟形变种PtermonasgolenkinianaPaschervar.campariformis,5个中国新记录种和2个中国新记录变种。
陈珊胡鸿钧
关键词:团藻目新变种
一种培养发菜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发菜细胞的方法,1.培养液的配制:将配制好的贮藏液加入水中的顺序是,硝酸钠、磷酸氢二钾、七水硫酸镁、二水氯化钙、九水硅酸钠、微量金属元素溶液PIV、土壤浸出液按比例配制;2.藻细胞匀浆的制备,首先将野...
毕永红胡征宇徐敏韩丹翔邓中洋罗玮赵先富陈珊梅洪
文献传递
拟衣藻系统分类新证据被引量:2
2004年
拟衣藻 (Chloromonas)与衣藻属 (Chlamydomonas)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学位置在藻类学界一直没有定论。其重要原因是单细胞鞭毛类是否具有蛋白核这一特征在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而光镜形态与色素体上具 1到多个蛋白核的衣藻极其相似的拟衣藻 ,其不具蛋白核这一特征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本文观察并报道了中华拟衣藻 (ChloromonasSinica)的超微结构 ,通过对拟衣藻与衣藻超微结构的探究和比对 ,发现除了从孢子时期开始的整个生活史中 ,中华拟衣藻都不具蛋白核外 ,无论显微还是超微结构 ,拟衣藻与衣藻都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从而提出在尚未获得更多资料之前 。
陈珊徐敏胡鸿钧
关键词:超微结构
藻类生物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探讨被引量:15
2004年
简要综述了藻类生物技术在水污染生态毒理学和污水生物净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同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应用藻类生物检测技术对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废弃物等的毒性评价结果证明,一些二价重金属阳离子对藻类的毒性顺序大致为Hg^(2+),Cd^(2+),Cu^(2+),Ni^(2+)和 Zn^(2+);酚类、酯类和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主要通过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而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固氮作用。有关藻类污水处理的研究资料显示,阳光的强弱,污水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藻类生物量的多寡是确保藻类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
况琪军胡征宇赵先富马沛明陈珊
关键词:水环境重金属毒性评价污水处理
极高CO_2胁迫对被甲栅藻(Scenedesmus armatus)生理活性和细胞结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以被甲栅藻(Scenedesmusarmatus)为材料研究极高浓度CO2对其生理活性和细胞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被甲栅藻能在60%的CO2浓度下快速生长,在5%、20%、40%、60%、80%、100%CO2浓度下的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228、0.925、0.741、0.305、0.042、0.001g·L-1·d-1DW。通入极高浓度CO2(20%、40%)后,被甲栅藻细胞的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24h内明显下降,对PSII抑制作用较明显;其后,随培养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恢复正常。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显示极高CO2浓度下培养了6d的藻细胞体积稍膨大、颗粒化,色素体结构相对不完整,类囊体膜结构略显松散,蛋白核消失,细胞内的液泡数目增多。
徐敏陈珊刘国祥胡征宇
关键词:亚显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