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光岩
作品数: 586被引量:2703H指数:27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彭歆
作品数:318被引量:1,393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上颌骨缺损 口腔癌 游离腓骨瓣 游离组织瓣 外科皮瓣
毛驰
作品数:246被引量:1,2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上颌骨缺损 口腔癌 游离腓骨瓣 游离组织瓣 外科皮瓣
郭传瑸
作品数:452被引量:1,435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状细胞癌 上颌骨缺损 口腔癌 口腔颌面部 下颌骨
黄敏娴
作品数:93被引量:61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 上颌骨缺损 游离组织瓣 外科皮瓣 游离腓骨瓣
马大权
作品数:119被引量:951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涎腺肿瘤 涎腺 腮腺肿瘤 预后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
腮腺沃辛瘤的综合研究
俞光岩邹兆菊马大权柳晓冰
该项目以口腔医学领域为主,涉及头颈肿瘤外科、耳鼻咽喉科、病理科及医学影像诊断科等多个学科。对216例腮腺沃辛瘤(Warthin tumor)患者进行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细胞学诊断、超微结构、线粒体功能评价、腮腺造影、B型...
关键词:
关键词:腮腺沃辛瘤影像诊断病因吸烟腮腺造影声像图特点
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游离髂骨瓣精确修复下颌骨缺损
研究目的:血管化髂骨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重要方法,依靠术者经验的传统手术方式存在一定的难度与不足。本研究通过数字化外科技术的应用,评估数字化技术辅助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
章文博于尧王洋毛驰刘筱菁郭传瑸俞光岩彭歆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下颌骨缺损
文献传递
胶原膜与骨形成蛋白复合物的成骨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评价rhBMP-2/胶原复合膜对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 :将rhBMP -2与胶原膜复合 ,在大鼠颅骨制备直径5mm的骨缺损 ,分别给予双侧覆盖复合膜、外侧覆盖复合膜 ,外侧覆盖胶原膜作为空白对照。于术后2、4、6周 ,取标本进行X线检查、荧光显微镜检查及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 :在各组内 ,覆盖复合膜的缺损成骨面积百分比及新生骨面积均明显高于覆盖胶原膜的缺损对照组(P<0.01)。术后6周 ,双侧覆盖复合膜的缺损已达骨性愈合。结论 :胶原膜与BMP的复合物不但具有机械性的阻挡作用 ,而且具有骨诱导性 。
陈钢赵士杰俞光岩王会信
关键词:颅骨缺损骨形成蛋白胶原膜RHBMP-2
人乳牙和恒牙牙髓干细胞中唾液腺分泌相关分子的表达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the pulp of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与唾液腺分泌相关分子的表达差异,为使用SHED或DPSC治疗唾液腺分泌功能低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培养SHED和DPSC至第4、7代,使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下颌下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别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IncuCyte ZOOM检测细胞增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分泌相关的分子表达。结果第4和7代SHED及DPSC均呈长梭形贴壁生长。4组细胞均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和CD90,阴性表达上皮干细胞标志物CD49f和CD117。4组细胞增殖无差异。与第4代SHED相比,第7代SHED中与水分泌相关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1(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1,MR1)和MR3、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与蛋白质分泌相关的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oceptor,β1-AR)及分泌蛋白α-淀粉酶和黏蛋白5B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2-AR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第4代DPSC相比,第7代DPSC中MR3、β2-AR和α-淀粉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R1、AQP5、β1-AR和黏蛋白5B表达降低(P〈0.05)。与1例同年龄段人的下颌下腺组织及其原代上皮细胞相比,第4和7代SHED中各分子表达均低。与同年龄段人的下颌下腺原代上皮细胞相比,第4代DPSC中AQP5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他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代DPSC中AQP5、β1-AR、α-淀粉酶和黏蛋白5B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他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和7代DPSC中各分子的表达均显著低于人下颌
杜志豪李盛林葛兮源俞光岩丁冲
关键词:干细胞乳牙牙髓干细胞唾液腺分泌
局部注射环孢素A对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分泌功能及炎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下颌下腺局部注射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腺体唾液分泌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用21只14周龄和18只21周龄雌性NOD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NOD小鼠下颌下腺局部注射CsA 1周后,检测刺激性唾液流率;取下颌下腺标本,制作石蜡切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腺体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用徕卡图像分析系统计数淋巴细胞浸润灶的数量,计算灶性指数和淋巴细胞浸润灶的面积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下颌下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3、IL-17F、IL22和IL-23a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下颌下腺凋亡细胞;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蛋白(albumin,ALB)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评估肝肾功能。结果:下颌下腺局部注射CsA后,14周龄和21周龄NOD小鼠的刺激性唾液流率较同龄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或P<0.05);14周龄低剂量组NOD小鼠下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灶的灶性指数和面积比较同龄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唾液分泌功能的作用相似;下颌下腺整体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下颌下腺凋亡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部注射CsA对NO
朱忆颖闵赛南俞光岩
关键词:舍格伦综合征环孢素A唾液腺下颌下腺非肥胖糖尿病小鼠
引入企业管理 实行成本核算
应用企业成本学来管理医院,将全成本核算的概念引入医院管理中来,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必然选择。增强成本意识,明确成本概念,成本是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也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成本管理的内...
王渤俞光岩
文献传递
灵芝孢子粉对NOD小鼠自发性涎腺炎的作用及机制
<正>目的:观察全破壁灵芝孢子粉(Ganoderma Lucidum spores,GLS)预处理对非肥胖性糖尿病 (nonobese diabetic mice)NOD小鼠自发性涎腺炎发病的影响及其在免疫系统和细胞凋亡...
戚戈华红林琴俞光岩
关键词:NOD小鼠灵芝孢子粉预处理免疫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浅蓝菌素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 :观察浅蓝菌素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 ,探讨浅蓝菌素抗癌的可能性。方法 :TCA 83细胞经浅蓝菌素 (10 μg/ml)处理 2 4h后 ,提取基因组DNA ,行DNA凝胶电泳。舌癌新鲜组织经浅蓝菌素(10 μg/ml)处理 2 4h后 ,行原位细胞凋亡染色 (TUNEL)。 结果 :DNA凝胶电泳得到典型的梯状DNA电泳图 ,TUNEL分析显示 ,浅蓝菌素处理组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未经浅蓝菌素处理的癌细胞凋亡率 (P <0 .0 0 0 1) ,浅蓝菌素诱导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凋亡的作用更强。结论 :浅蓝菌素可直接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发生凋亡 ,为脂肪酸合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直接的参考。
张晔郭传瑸俞光岩
关键词:浅蓝菌素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癌细胞
导航技术在颅底-颞下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导航技术在颅底-颞下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概况,明确其优缺点.材料与方法:收治29例颅底-颞下区肿瘤患者,行计算机辅助手术方案设计及术中导航.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amp;复发、肿瘤性质...
郭玉兴彭歆刘晓箐张雷俞光岩郭传瑸
关键词:导航颅底肿瘤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初步应用
目的: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 3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125I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分别为术中即刻种植、术后经皮穿刺种植、单纯粒子种植...
张建国张杰宋铁砾郑磊蔡志刚俞光岩
关键词:口腔颌面靶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