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彦
作品数: 25被引量:77H指数:4
  • 所属机构:温州医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温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温州市对外科技合作交流项目

相关作者

蔡晓红
作品数:248被引量:1,432H指数:20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慢性间歇低氧 哮喘 幼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李孟荣
作品数:189被引量:879H指数:1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哮喘 哮喘大鼠 哮喘小鼠 儿童 儿童哮喘
王秀娣
作品数:33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性早熟 唐氏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
杨少燕
作品数:16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染色体核型分析 唐氏综合征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异常 儿童
王宇学
作品数:19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单核细胞 牛膝多糖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外周血单核细胞 HLA-DR
肺炎婴幼儿鼻咽分泌物呼吸道病毒、肺炎衣原体的检测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肺炎婴幼儿鼻咽分泌物7种呼吸道病毒、肺炎衣原体的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因肺炎而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婴幼儿,取其鼻咽分泌物做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筛查7种呼吸道病毒与肺炎衣原体抗原,分析其结果。【结果】460例患儿送检标本,阳性260例(56.5%),其中合胞病毒(RSV)182例(39.6%)、腺病毒(ADV)2例(0.4%)、流感病毒A型(IVA)4例(0.9%)、流感病毒B型(IVB)2例(0.4%)、副流感病毒I型(PIVI)7例(1.5%)、副流感病毒III(PIVIII)16例(3.5%)、肺炎衣原体(CPn)42例(9.1%)。混合感染5例(1.1%),其中RSV+IVA2例(0.4%),RSV+CPn3例(0.7%)。RSV冬春两季高发,PIVI以秋季为主,PIVIII与CPn则无明显季节性。【结论】RSV是目前引起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毒,CPn次之。RSV在温州地区的流行见于冬春季。CPn感染四季散发,存与RSV混和感染情况,在临床诊治中应给予关注。
曹淑彦孙智霞陈小芳蔡晓红杨少燕
关键词:肺炎呼吸道病毒肺炎衣原体直接免疫荧光法
妇科炎症患者宫颈分泌物发酵支原体和穿透支原体的检测
2007年
目的探讨3种难培养支原体(发酵支原体,Mf;穿透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的临床检测方法,同时了解其在温州地区妇科炎症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妇科炎症患者和正常女性(各280例)的宫颈管分泌物,接种于SP-4培养液培养。阳性培养物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DNA测序等方法加以鉴定。结果280例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中分离到8株Mf(2.86%)、7株Mpe(2.50%),而280例正常女性未分离到相应菌株。nPCR检测结果与之相符,阳性菌株经测序确认。结论培养液分离培养法结合nPCR技术,准确、较快速,是进行艾滋病(AIDS)相关支原体分离鉴定较可靠实用的方法。温州地区妇科炎症患者存在Mf、Mpe感染,在临床诊治中应予关注。
曹淑彦周丽萍姚群峰王宇学王忠永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发酵支原体穿透支原体
芹菜素对慢性间歇低氧幼鼠认知损害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慢性间歇低氧幼鼠认知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八臂迷宫训练成功的3~4周龄雄性SD幼鼠40只,随机分空气对照组(C组)、间歇低氧组(H组)、间歇低氧二甲基亚砜组(R组)、间歇低氧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间歇低氧2周后八臂迷宫测试全部幼鼠学习记忆能力。以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R组比,Q组参考记忆错误(RME)和总记忆错误(TE)显著降低(P<0.05,P<0.01)。与C组比,H组RME、工作记忆错误(WME)和TE显著增高(P<0.01,P<0.05,P<0.01)。电镜下H组和R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形态、胞浆内的细胞器与正常细胞比较有明显变化,Q组和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芹菜素对于慢性间歇低氧幼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减轻慢性间歇低氧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
张存雪蔡晓红曹淑彦周永海
关键词:慢性间歇低氧芹菜素记忆海马超微结构
唐氏综合征患儿母亲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浙南地区汉族妇女叶酸及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4例已生育DS患儿的母亲(观察组)和120例生育过正常儿童的母亲(对照组)采用PCR扩增及DNA测序法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 C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免疫发光法检测叶酸(Folate)及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MTHFR 677 T基因及CT、TT基因型的频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部分标本行血浆Folate与Hcy水平测定,观察组Folat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572,P<0.05);Hcy水平两组平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t=0.152,P>0.05);Fo-late与Hcy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1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MTHFR 677CT、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Hcy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T基因型Hcy水平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t=2.546,P<0.05)。结论本研究MTHFR C677T位点不是浙南地区汉族妇女DS的风险因素;DS母亲Folate水平高于对照组及MTHFR 677 TT基因型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能存在影响叶酸代谢的其他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或营养的缺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秀娣宫剑曹淑彦吴颖杨少燕李孟荣蔡晓红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叶酸基因多态性
21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母亲孕次、年龄及职业与唐氏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16例怀疑唐氏综合征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并记录其母亲孕次、流产次数、年龄及职业。结果:216例患儿大部分属于三体型,与父母的核型无关,80%患儿的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次及流产次数的增加未见生育21-三体儿的风险增加。结论:目前无法预防唐氏综合征的情况下,产前筛查与诊断及对已生育的21-三体综合征加强对症治疗、护理与教育是必要的。
王秀娣宫剑杨少燕陈小芳曹淑彦李孟荣蔡晓红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孕次年龄
牛膝根多糖上调单核细胞免疫功能实验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牛膝根多糖(ABPS)在体外对单核细胞活性的调节及诱导单核细胞HLA-DRα表面分子的表达。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鉴定。ABPS诱导单核细胞后,用电镜技术、中性红实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单核细胞超微结构、吞噬能力、增殖的改变;并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HLA-DRα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结果:ABPS能诱导单核细胞胞浆溶酶体和胞浆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但没有增殖能力;同时上调单核细胞HLA-DRα表面分子的表达。结论:ABPS能增强单核细胞活性,上调单核细胞HLA-DRα表面分子的表达,提示ABPS有增强单核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
王宇学曹淑彦姚雅萱
关键词:单核细胞牛膝多糖流式细胞术
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及临床特征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验证2型糖尿病(T2DM)易感基因CDKAL1(CDK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1类似物1)rs7756992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的关联性,并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特征,为本地区易感人群的筛选和疾病分子分型提供基础。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地区汉族人群T2DM患者534例和对照组453例,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和DNA测序等基因分型技术,分析CDKAL1基因rs7756992位点等位基因及不同基因型在T2DM和对照组人群中频率分布的差异,并进一步了解不同基因型对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rs7756992位点基因型GG/AA(P=0.048)和等位基因(A/G)的频率(P=0.045)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G为该位点风险等位基因;进一步对病例组内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特征分析发现,GG基因型患者空腹血糖浓度偏低(年龄/性别校正后,P<0.01)而HbA1c值未见差异;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省温州地区汉族人群CDKAL1基因rs7756992多态性与T2DM发病相关联;结合文献报道,我们推测GG基因型可能与餐后血糖调节机制相关。
李伟牛庆李霞莲沈飞霞施红英曹淑彦张婷李春梅吕建新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基因分型
温州地区2005~2006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检测的情况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了解2005~2006年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7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择3970例ARI患儿。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8例,下呼吸道感染3662例。采集门诊患儿咽拭子及病房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及腺病毒(ADV)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送检标本阳性1773例,阳性率44.7%,以RSV最高(36.2%)。病毒总检出率在性别间(χ2=9.2P<0.01)、年龄组间(χ2=120.5P<0.01)、疾病种类间(χ2=101.3P<0.01)及门诊、住院患儿间(χ2=180.4P<0.01)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RSV仍是温州地区2005~2006年ARI患儿的主要病毒病原,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对呼吸道病毒易感,且婴幼儿(尤其<6个月)易感;住院患儿病毒检出率高,以毛细支气管炎阳性率最高。
曹淑彦陈小芳蔡晓红李孟荣宫剑王秀娣李昌崇董琳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
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致死小鼠胸腺细胞的损伤及其Bax/Bcl-2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f)和梨支原体(Mpi)感染致死小鼠胸腺细胞的损伤及其Bax/Bcl-2的表达。方法清洁级ICR小鼠47只,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n=35)和非免疫抑制组(n=12),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d)5次制成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抑制组分为Mf感染组、Mpi感染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0.3mL Mf和Mpi标准菌株(6×108-9/mL)及NS;非免疫抑制组取正常小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Mf。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取其血清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小鼠胸腺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小鼠胸腺Bax/Bcl-2的表达。结果 Mf和Mpi感染免疫抑制组死亡率与NS组及非免疫抑制M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相应支原体培养阳性;超微结构观察表明,Mf和Mpi感染组胸腺细胞凋亡显著;同时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显示Mf和Mpi感染组胸腺Bax/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并促进小鼠胸腺组织中Bax的表达。
沈丹丹曹淑彦周丽萍
关键词:发酵支原体梨支原体胸腺BAX
破伤风抗毒素与氧氟沙星等联合保护在小鼠创伤弧菌实验性攻击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旨在进一步探讨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Vv)致病机制以及破伤风抗毒素与氧氟沙星等药物(强的松龙、异丙嗪)联合对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Vv)致死性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为高危人群Vv感染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6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1LD50和10LD50Vv攻击组,各攻击组又分盐水(NS)保护对照,破伤风抗毒素预注射与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保护组、氧氟沙星等药物保护和破伤风抗毒素单独保护等4组(每小组n=20)。并观察各组12h和24h存活数,比较各组间存活率差异。结果无论是1LD50或10LD50Vv攻击下,破伤风抗毒素和与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保护组保护效果显著优于破伤风抗毒素或氧氟沙星等药物单独保护组(P<0.05,P<0.01)。结论破伤风抗毒素预注射与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联合应用保护效果明显优于氧氟沙星等药物保护组或破伤风抗毒素单独保护组,对预防Vv感染和感染后病人抢救有指导意义。
曾云祥周丽萍余平安曹淑彦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氧氟沙星创伤弧菌小鼠预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