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秀英
-

-

- 所属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周灵

- 作品数:23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转述引语 翻译能力
- 唐斌

- 作品数:33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话语标记语 概念隐喻 语用功能 英译 YES
- 刘敏

- 作品数:6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柔顺机构 拓扑优化 柔顺 输出位移 柔性铰链
- 王雅丽

- 作品数:16被引量:1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介入 大学英语 男权社会 女性话语 政治演讲语篇
- 苏雪芬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关联性分析
- 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估的实施被引量:10
- 2005年
- 现代教育理论正在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经验型教学转变,强调教学以知识的转化为目标.形成性评估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过程,有着终结性评估所没有的优势.本文通过介绍我校大学英语在形成性评估等方面的改革,阐述了配合形成性评估所采用的任务型教学法的相辅相成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任务型教学法从而实施形成性评估.学生在完成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的各种形式的任务的同时,形成性评估也同时完成,而且语言学习者在互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能力也得到了增强.本文希望任务型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估的结合也能给其他课程带来一点借鉴.
- 陆秀英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语言学习
-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2006年
-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 周灵陆秀英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 基于语料库的红色电影字幕翻译风格研究--以《长津湖》和《龙种》为例
- 2023年
-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最鲜活的历史教材,是中华民族历史洪流中的精神财富。红色电影外译是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树立中国形象、讲好中国红色故事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选取中国拍摄的《长津湖》及美国拍摄的《龙种》红色题材电影,建立两部电影的英语字幕类比语料库。通过统计两部电影英文字幕的词汇密度、词长、高频词、时态、句长、连接词等,分析对比《长津湖》与《龙种》字幕翻译风格,探究中国红色电影字幕外译优势及不足,以期为中国红色电影字幕外译提供思考。
- 陆秀英张玉琪
- 关键词:语料库红色电影字幕翻译翻译风格
- 基于网络技术和翻译变体下的专业英语教学被引量:2
- 2007年
- 为了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此类课程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技术对提高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作用,接着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为依据,分析了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结合网络技术和采用翻译变体方式教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从而提出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创新,逐步形成适应我国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 陆秀英周灵
-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翻译变体网络技术
- 从译本的副文本看译者的翻译观——以《论语》英译本为例
- 2018年
- 译本的副文本内容是解读译者翻译思想和翻译态度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研读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的副文本,描写分析两位译者的翻译动机、文化态度、翻译策略以及自我翻译的评价,探究译者不同的翻译观。论文认为不同译者所处不同的历史语境,翻译动机、文化态度和翻译策略等会有所不同,且同一译者的翻译观也处于动态变化中。
- 陆秀英钟仁辉
- 关键词:理雅各辜鸿铭《论语》英译副文本翻译观
- 新教学模式下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大学新生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里,一方面由于习惯了中学里以教师为中心的、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学习,另一方面又面临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适应新教学模式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部分大学新生在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给新模式下教师的新生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一定的启示。
- 陆秀英唐斌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新生
- 意义再生视角下花艺文本翻译的美感再现
- 2019年
- 意义是翻译的纽带,翻译的根本任务在于意义的再生。意义不是固定和唯一的,随着语境、情景、读者和翻译目的等不同而呈现多维和动态属性。本文以一部花艺文本的英汉翻译为例,分析如何在译文中再现花艺的美感。为了使美感意义在文本中再生,达到翻译的交流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通过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等手段进行创造性表达。
- 陆秀英郭紫薇
- 工程学术论文摘要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 2020年
- 工程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属于非文学翻译,在工程学术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译者主体性不同于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译者主体性的核心概念,区分了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工程学术论文摘要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体现的几个方面。
- 钟仁辉陆秀英
-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非文学翻译
- 释意理论视角下法庭口译汉英术语翻译方法探究
- 2020年
- 法庭口译属于法律翻译领域的一个分支,法律术语口译又是术语翻译领域的一个难点。该研究为基于“星冰乐”商标异议复审案的法庭口译实践,结合释意理论的指导,探索法庭口译的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法庭口译质量,确保庭审的公正有序进行。
- 刘敏陆秀英
- 关键词:法庭口译法律术语释意理论口译技巧
- 20世纪初中国女性翻译家主体性的体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16年
- 翻译过程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20世纪初期的女性翻译家沿袭了传统的忠实"仆人"翻译观,翻译观念老旧、保守。她们作为翻译的主体,主体意识不强,角色认同感低,始终未能摆脱传统中国女性的影子,没有把翻译作为一个展现自己、获取男女平等的舞台。究其原因,当时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是影响女性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客观因素。
- 陆秀英王菂
- 关键词:主体性社会因素文化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