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蕾
-

-

- 所属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柳力敏

- 作品数:148被引量:32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疗效观察 玻璃体切割 视网膜新生血管
- 才娜

- 作品数:109被引量:28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玻璃体切割 疗效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文献计量分析 视网膜
- 胡悦东

- 作品数:74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刘宁宁

- 作品数:65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玻璃体切割 视网膜新生血管 文献计量分析 视网膜
- 万超

- 作品数:63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玻璃体切割 文献计量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ruch膜开口,视神经管和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在检测早期青光眼膜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 目的 应用视网膜后极部非对称研究(PPAA)检测不伴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检查异常的早期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损伤情况(RND),并利用EDI-SDOCT分析其与Bruch膜开口(BMO),视神经管(NC)形态之间...
- 陈蕾华瑞才娜
- 眼底Red free造影技术的优势分析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设计原理一般包括激发光和滤光片共同完成.海德堡FFA采用的是488 nm的激发光和500 nm的滤光片,使视网膜血管荧光得以清晰监测.然而较窄的探测光带...
- 陈蕾华瑞柳力敏
- 医学验光中远用处方与近用处方散光状态的异同
- 郭雷陈蕾陶军才娜柳力敏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眼调节力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眼调节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首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42例患者作为糖尿病组;血糖≤6.0mmol.L-1正常人群48例作为对照组。屈光不正者需进行屈光不正的检查及矫正。矫正视力后,所有受试者行单眼调节幅度、单眼正相对调节力、单眼负相对调节力、双眼调节滞后量、单眼及双眼调节灵活度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力、负相对调节力、调节滞后量分别为(4.94±1.28)D、(-1.27±0.33)D、(2.27±0.42)D、(0.59±0.08)D,对照组分别为(6.60±1.54)D、(-2.41±0.53)D、(2.29±0.49)D、(0.62±0.09)D;糖尿病组左、右眼及双眼调节灵活度分别为(2.57±0.67)cpm、(2.40±0.73)cpm、(2.31±0.53)cpm,对照组分别为(11.42±1.89)cpm、(11.70±1.99)cpm、(8.69±2.08)cpm。相比对照组,糖尿病组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力、左、右眼及双眼调节灵活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负相对调节力、调节滞后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单眼调节幅度、单眼正相对调节力、左、右眼及双眼调节灵活度均降低,而单眼负相对调节力及双眼调节滞后量没有明显差异。
- 郭雷才娜柳力敏陈蕾韩屹胡悦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糖
- 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比较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7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其中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37例37眼,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32例34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低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有明显疗效,但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万超刘宁宁赵宁柳力敏才娜陈蕾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冷凝术睫状体冷冻术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
- β-榄香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3
- 2011年
- β一榄香烯(β-elemene,β-e)是从香茅草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化学名为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基环己烷,分子式:ct。Hz。,相对分子质量204,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的广谱抗肿瘤新药,具有抗肿瘤谱广、毒副作用轻微的突出优点。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半数致死量(LDS0)为(270±19)mg/kg,胃内给药LD50〉5g/kg。目前临床广泛用于恶性胸膜腔积液、肺癌、消化道肿瘤以及其他浅表性肿瘤^[1.2]。
- 史虹柳力敏刘磊陈蕾
- 关键词:榄香烯恶性胸膜腔积液急性毒性试验非细胞毒性半数致死量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激酶C的改变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钙通道阻滞剂的保护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Wister大鼠90只,分为正常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组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Ver阻断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组及Ver阻断组分为1,3,5,7d组。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PKC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结果:视网膜对照组神经节细胞可见少量PKC表达,细胞凋亡后,PKC蛋白表达增强,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Ver后PKC蛋白表达减弱,但仍比对照组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过程中,有PKC参与,并与细胞内钙的浓度相关。
- 郭瑶陈蕾柳力敏王敏芳
-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蛋白激酶C
-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评价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ectomy,LPI)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诊断为PAC的患者33例49眼行LPI,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及房角变化。结果:通过(9.9±4.8)mo的短期随访,LPI治疗前眼压(17.69±3.25)mmHg,治疗后终末眼压(16.33±3.42)mmHg,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100%);45眼眼压得到控制,有效率92%,4眼(8%)眼压控制不佳,其中1眼(2%)手术治疗,3眼(6%)予加降眼压药物治疗。结论:对于PAC患者,LPI治疗短期内对降低眼压、加宽房角有效。
- 柳力敏王琳胡悦东万超才娜陈蕾
- 关键词:原发性房角关闭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眼压
- 电光性眼炎38例临床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分析电光性眼炎的常见病因,探讨眼科急诊对于电光性眼炎的诊治.方法 搜集我院眼科夜间急诊电光性眼炎38例,对其发病诱因和发病时限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38例电光性眼炎中男32例(84.21%),女6例(15.79%).平均(37.00±4.31)岁.发病时限为3~10(7.00±2.12)h,主要致病因素为电焊光照射32例(84.21%),家庭紫外灯消毒4例(10.53%),医院紫外灯消毒1例(2.63%),观看日食1例(2.63%),主要症状及体征是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眼痛、混合充血或伴有结膜水肿、角膜上皮粗糙或部分剥脱.经过0.40%盐酸奥布卡因(倍诺喜,benoxil)紧急滴眼后(10.00±3.54)min症状明显缓解,再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氧氟沙星眼膏(迪可罗)等对症治疗并预防感染.结论 电光性眼炎的患者中男性居多,主要致病因素为电焊光照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角膜刺激症状,治疗上积极采取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恢复,同时预防感染.
- 刘磊黄乐乐陈蕾
- 关键词:电光性眼炎发病因素
- PIC病灶自发荧光特征与萎缩进展速率分析
- 2014年
- 目的:观察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的自发荧光(AF)特征,利用共聚焦扫描检眼镜(CSLO)评估RPE萎缩病灶进展速率。
- 陈蕾华瑞柳力敏胡悦东
- 关键词:自发荧光病灶PIC脉络膜病变RPE检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