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理
作品数: 88被引量:441H指数:12
  • 所属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

相关作者

陈晓鸣
作品数:430被引量:1,53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白蜡虫 漂白紫胶 紫胶 寄主植物 紫胶虫
史军义
作品数:189被引量:4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栽培品种 竹类 蝴蝶 滞育 栽培
易传辉
作品数:109被引量:236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滞育 枯叶蛱蝶 蝴蝶 美凤蝶 成虫
石雷
作品数:184被引量:54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漂白紫胶 紫胶 印度黄檀 盐酸溶液 反应转化率
姚俊
作品数:112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栽培品种 竹类 栽培 营养成分分析 营养成分
蝴蝶异地放飞中潜在生物入侵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蝴蝶放飞主要有节庆室外放飞和蝴蝶观赏园放飞两种形式。后者是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空间内,模拟蝴蝶在自然界的生活环境,配置蝴蝶的寄主植物、蜜源植物和其他园林景观植物,形成良好的蝴蝶人工小环境,然后在其中羽化释放蝴蝶。目前国...
史军义周成理陈晓鸣
关键词:外来物种寄主天敌温度
美凤蝶滞育期间糖类物质与脂肪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为系统了解关凤蝶的滞育特性。[方法]利用蒽酮比色法和重量法,测定滞育期间不同时期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结果]整个滞育期间,海藻糖含量为7.7650-19.0993mg/g,糖原含量为3.6020—9.6347mg/g,脂肪含量为14.159~19.217mg/g,变化幅度较大。不同时期海藻糖、糖原含量差异显著,但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海藻糖和糖原代谢与气温和滞育发育阶段有关。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变化表明,三者一方面作为能量物质参与滞育期间能量代谢,另一方面则作为贮备物质参与滞育解除后各项生命活动。滞育初期存在糖原和脂肪积累。滞育期间海藻糖与糖原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美凤蝶为糖原积累型。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关键词:美凤蝶滞育海藻糖糖原
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成虫颜色偏好性研究
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和台湾等省份,是我国构建开放式蝴蝶自由飞舞景观生态园的主要蝶种。在构建开放式蝴蝶自由飞舞景观时,其关键技术是调控蝴蝶成虫行为,将成虫控制在特定区域内...
廖怀建刘微芬石雷王庆杜婷马思佳周成理
关键词:黑夜
我国蝴蝶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目前蝴蝶产业的背景情况和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该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目标与思路、政策与法律、科研与技术、人才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意见。
史军义周成理史蓉红赵灿南王海涛姚俊
美凤蝶非滞育蛹、滞育蛹与滞育蛹羽化成虫水分含量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美凤蝶滞育机理,利用重量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水分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水分含量在79.022 4%~81.188 7%之间,相对较高;滞育蛹水分含量在77.185 7%~78.527 1%之间,含量相对稳定,变化较小,呈现微小的规则波动。滞育蛹羽化成虫水分含量为63.662 4%,含量较低。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水分含量与变化差异表明,三者有不同的水分代谢特征。滞育蛹不同发育阶段水分含量变化与滞育蛹的发育阶段有关。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关键词:美凤蝶水分含量滞育成虫
蝴蝶滞育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7年
介绍了近年来蝴蝶滞育虫态、光敏感时期、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滞育的影响、滞育期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滞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目前蝴蝶滞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对滞育的影响上,在生理生化和内分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滞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神经内分泌调控、分子机制和滞育应用研究,将成为今后蝴蝶滞育研究的热点;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蝴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充足稳定的实验蝴蝶难以获得,是目前研究蝴蝶滞育的一个难点。蝴蝶养殖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蝴蝶滞育研究。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关键词:昆虫学蝴蝶滞育光周期温度生理生化
柑橘凤蝶非滞育蛹、滞育蛹与滞育蛹羽化成虫核酸含量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深入了解柑橘凤蝶滞育机理,利用比色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RNA和DNA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RNA含量在8.064 3~13.035 3μg.mg-1之间,滞育蛹在9.917 7~13.532 7μg.mg-1之间,羽化成虫初期为20.717 0μg.mg-1;非滞育蛹DNA含量在0.422 7~0.542 0μg.mg-1之间,滞育蛹在0.459 0~1.100 7μg.mg-1之间,羽化成虫初期为1.838 0μg.mg-1。滞育期间核酸含量较高,表明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分裂较为活跃;核酸含量及变化与发育阶段有关。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关键词:柑橘凤蝶核酸含量滞育成虫
大帛斑蝶成虫行为学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在网室内跟踪观察了大帛斑蝶Idea leuconoe成虫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适于大帛斑蝶羽化的温度为≥23℃,羽化主要集中在8:00—9:00,羽化当天蝴蝶极少飞行。羽化第2天开始飞行和觅食,飞行活动最早于7:30便开始有活动,最晚于18:40停止活动,阴天则会推迟开始活动时间,提前结束活动时间。雌蝶日飞行有一个高峰期,在10:00—12:00时段内最活跃,雄蝶则在10:00—12:00和14:00—16:00有2个活跃高峰期。羽化后至产卵前的8d中,大帛斑蝶雌蝶总的飞行次数、时间分别为146次和186.23 min,平均每天飞行次数为18次,飞行时间为23.28 min,单次平均飞行时间为1.28 min;雄蝶总的飞行次数、时间分别为131次和114.43 min,平均每天飞行次数16次,飞行时间为14.30 min,单次平均飞行时间为0.87 min。飞行次数和飞行时间在雌雄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雌、雄虫每天飞行规律有显著性差异(P<0.05);蝴蝶种群的飞行次数与飞行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飞行次数和单次飞行时间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羽化后至产卵前大帛斑蝶雌蝶访花53次,占飞行次数的36.30%;访花时间258.87 min,超过飞行时间139.01%;平均每天访花7次,占飞行次数的38.89%;访花时间32.36 min,单次访花时间4.88 min。雄蝶访花40次,占飞行次数的30.53%;访花时间344.41 min,超过飞行时间300.98%;平均每天访花5次,占飞行次数的31.25%;访花时间43.05 min,单次访花时间8.61 min。访花次数和访花时间在雌雄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虫的每天访花规律有显著差异(P<0.05)。蝴蝶种群的访花次数与访花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交配出现在羽化后的第6天,主要发生在12:00—16:00时段内,大部分蝴蝶交配持续时间很长,雌雄蝶均可多次交配。雌蝶最早于交配完第2天产卵,卵散产于叶背,产卵可持续2—3个月。
王翻艳李承哲陈晓鸣周成理
关键词:飞行交配产卵
枯叶蛱蝶越冬成虫水溶性蛋白毛细管电泳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深入了解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的滞育机理,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越冬期间成虫蛋白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滞育期间进行着一定程度的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含量发生了变化,但除11月下旬变化较大外,其余时期相对稳定。11月下旬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含量也有所变化,此期间可能产生了与抗寒性有关的抗冻蛋白。越冬期间蛋白质特征与非滞育成虫有明显差异,是不同发育阶段生命特征的直接体现。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关键词:枯叶蛱蝶滞育毛细管区带电泳
联系性学习对金斑蝶觅食行为影响
2016年
[目的]为明确金斑蝶的学习能力,为营造野外蝴蝶飞舞景观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蜂蜜水加α-蒎烯标志物和单纯蜂蜜水2组实验,分别对金斑蝶蛹期和成虫期进行联系性学习训练。[结果]蛹期接触α-蒎烯,羽化后的成虫在选择2组物质时,对加有α-蒎烯蜂蜜水的选择率高于单纯的蜂蜜水,分别为66.67%和33.33%;成虫通过学习训练1 6天后,对加有α-蒎烯蜂蜜水的选择率同样高于单纯的蜂蜜水,分别为80%和20%,并且随着学习天数的增加,对加有α-蒎烯蜂蜜水的选择率越高。[结论]通过学习训练后,金斑蝶蛹和成虫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学习时间越长,记忆越深刻;通过学习训练后的金斑蝶成虫在初次和以后多次对加有α-蒎烯蜂蜜水的选择没有显著区别,可能与金斑蝶的饥饿状况相关。
王华李承哲陈晓鸣姚俊周成理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