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洲瑞
-

-

- 所属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 刘福利

- 作品数:114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带 鼠尾藻 紫菜 贝壳丝状体 养殖
- 汪文俊

- 作品数:141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带 鼠尾藻 紫菜 红毛菜 大叶藻
- 孙修涛

- 作品数:168被引量:83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带 鼠尾藻 中国对虾 紫菜 对虾
- 王飞久

- 作品数:120被引量:3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带 鼠尾藻 紫菜 大叶藻 贝壳丝状体
- 马兴宇

- 作品数:14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叶藻 鼠尾藻 比生长速率 光合作用 幼苗
- 一种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商品产出率和产品质量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商品产出率和产品质量的方法,包括在养殖初期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茎进行“切断‑低光”悬浮养殖诱导产生匍匐茎;在浮床养殖期对光照度和营养盐采取“渐进增加”控制策略;在养殖中后期及时收割直立茎以保...
- 梁洲瑞刘福利梁启迪张朋艳孙修涛汪文俊王飞久
- 文献传递
- 一种紫菜贝壳丝状体垂直育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紫菜贝壳丝状体垂直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池,所述育苗池的顶部搭设有与循环水水流方向一致的挂杆,所述挂杆上悬挂有若干串接种了果孢子或丝状体的贝壳;所述育苗池的底部固定有呈S型排列且纵向与挂杆相平行的防海水腐...
- 汪文俊孙修涛刘福利梁洲瑞王飞久
- 文献传递
- 一种海带立体育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带立体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池,所述育苗池内平行设置有若干个与循环水水流方向一致的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上铺设有育苗帘;所述育苗池的底部固定有呈S型排列且纵向与三角支架相平行的防海水腐蚀的透明塑料管,所述透...
- 汪文俊孙修涛刘福利梁洲瑞王飞久
- 极北海带对氮、磷吸收和砷、镉、铅吸附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分布于大西洋东北海域,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有望成为我国海藻资源增值的对象。本研究通过分析极北海带在不同温度下对N、P营养盐的吸收,以及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其对富营养化和重金属的去除能力。结果显示,1)温度为9℃~13℃时,极北海带对N、P的吸收率均最高,其中72 h后其对P的吸收率达到了95%~98%,对氨氮的吸收率为96%,对硝酸氮的吸收率约为42%,表明其对N、P有显著的去除作用。2)极北海带对As5+的富集量为168.33 mg/kg,藻体表面和内部As5+含量无显著差异,分别占藻体As5+总量的55%和45%,As5+处理6 d后极北海带的相对生长速率为–0.92%/d,极北海带生长不正常。极北海带对Cd2+的吸附量为15 mg/kg,且91%的Cd2+位于藻体表面,仅9%的Cd2+位于藻体内部,相对生长速率为5.78%/d,说明其对极北海带生长有抑制。极北海带对Pb2+的吸附量为320 mg/kg,其中96.5%的Pb2+被吸附于藻体表面,3.5%的Pb2+位于藻体内部,其相对生长速率为6.73%/d,表明Pb2+对极北海带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 袁艳敏刘福利杜欣欣梁洲瑞梁洲瑞孙修涛
- 关键词: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 巨藻幼苗光合、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研究巨藻幼苗发育及生理生态适应性规律,以巨藻配子体为材料,研究光照周期(10 L∶14 D、12 L∶12 D、14 L∶10 D、16 L∶8 D)对配子体采苗的影响;以光照强度、温度、营养盐浓度3种环境因子设置单因素实验,研究其对巨藻幼苗(0.5~1 cm)的表观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及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的影响,并进行上述3因素对RGR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1)10 d后显微观察发现,长光照周期(14 L∶10 D、16 L∶8 D)下采苗效果较好,配子体大量发育为孢子体。(2)光强为70μmol/(m2·s)、温度为13℃和氮营养盐浓度为2 mg/L(N/P=10∶1,下同)的条件下幼苗的RGR较大,表观光合速率较强。90μmol/(m2·s)光强组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其RGR显著小于其他实验组。10℃组的RGR显著小于13℃(P〈0.05)。氮营养盐浓度上升到8 mg/L,RGR显著降低。(3)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幼苗的表观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0.2 mg/L组的Pn显著小于6 mg/L、8 mg/L组,且Rd与其他组差异性显著(P〈0.05)。(4)相同光强下,温度升高,Pn随之降低,在40~80μmol/(m2·s),10℃、13℃组与16℃、19℃组的Pn差异性显著。经正交实验验证,适宜巨藻幼苗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40~70μmol/(m2·s)、温度13℃、氮营养盐浓度2 mg/L。
- 凌晶宇梁洲瑞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刘福利马兴宇
- 关键词:巨藻温度光照强度生长速率光合速率
- 大叶藻优质苗株的培育方法
-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低盐刺激法培育大叶藻存在易造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畸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培育大叶藻优质苗株的方法,根据大叶藻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的发育阶段,程序性调节不同的培养条件,可以减小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霉变和杂藻的侵扰,在一...
- 孙修涛刘坤王飞久刘福利汪文俊梁洲瑞马兴宇
- 光强对多肋藻小孢子体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孢子体在不同光强下的生长、光合作用、营养成分以及抗氧化能力,以期揭示多肋藻小孢子体对光强的适应性,为多肋藻海区栽培提供参考。结果发现,藻体在光照强度30~120μmol/(m^(2)·s)均具有较快的生长速率,其中60μmol/(m^(2)·s)下相对生长速率(RGR)和藻体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均最高。总光合速率(P_(t))和最大表观光合速率(P_(nmax))在培养前期(5 d)随光强增加而上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0 d)在60μmol/(m^(2)·s)下最高;在60μmol/(m^(2)·s)下,藻体呼吸速率(R_(d))较低。叶绿素a(Chl a)、岩藻黄素(Fucox)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为低光组稍高于高光组(P>0.05)。粗蛋白、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与光强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与光强呈负相关。结果表明,60μmol/(m^(2)·s)适宜多肋藻小孢子体的生长。在较低或较高光强下,藻体呼吸作用均显著增强;此外,高光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低光下,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SAF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比活力较高,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则在低光和高光下均下降,这些生理响应对多肋藻小孢子体适应不同光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李国梁汪文俊李宝贤梁洲瑞鲁晓萍李晓捷
- 关键词:光强相对生长速率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营养成分
- 一种紫菜与海带轮养间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与海带轮养间养装置,包括浮于水面且平行设置的两根筏架,每侧的筏架上对称连接有若干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垂直于水面;所述筏架上安装有若干紫菜养殖单元,相邻的紫菜养殖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养殖海带的海带养殖绳,所述...
- 汪文俊孙修涛刘福利梁洲瑞王飞久
- 文献传递
- 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叶状体对干出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被引量:8
- 2017年
- 失水胁迫是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主要胁迫因子之一。为揭示条斑紫菜对失水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016年3月采自山东青岛湛山的野生藻体为材料,研究了失水胁迫下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显著降低,在失水率60%左右时降至最低值,但复水1 h后可恢复正常值。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逐渐降低,藻红蛋白(R-PE)和藻蓝蛋白(R-PC)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藻胆蛋白(R-PE+R-PC)∶SP比值的变化趋势与藻胆蛋白的变化趋势类似,但在失水率40%时上升至对照水平,失水80%时显著高于对照值。丙二醛(MDA)含量在失水率≤30%时没有显著变化,失水率≥40%时显著上升,但失水率在40%–80%时,藻体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失水率≤2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没有显著变化,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随着失水率增加,3种酶的活力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但失水率在50%–80%时,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失水早期,抗氧化酶SOD、CAT,尤其POD起着关键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因此,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失水程度增加,藻胆蛋白的抗逆作用逐渐显现,为藻体在复水后快速恢复光合作用(F_v/F_m)提供保障。
- 李晓蕾汪文俊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曹原姚海芹王飞久
- 关键词:干出条斑紫菜
- 海带孢子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 2023年
- 本研究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杂交品系“玉带1号”为研究对象,根据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将孢子囊形成与发育过程分为5个阶段,系统观察了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研究了孢子囊发育不同阶段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孢子体表面依次出现光滑、磨砂、突起、破皮和光滑等表观现象,伴随着表皮细胞的突起、隔丝的伸长、孢子母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以及游孢子的形成和释放等组织变化过程;另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海带孢子体对氮的积累持续增加,蛋白含量呈先显著增加到释放游孢子阶段又有所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H2O_(2))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孢子囊形成初期,其含量呈先上升到后期又有所下降;不同抗氧化酶在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存在差异,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MDA)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无显著变化。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过程及生理生化特征的理解,可为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的人工诱导提供理论依据。
- 刘义梁洲瑞张朋艳袁艳敏吴宇坤段茂宏刘福利戴宏亮
- 关键词:海带孢子囊发育过程生理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