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澍
-

-

- 所属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 霍钢

- 作品数:125被引量:3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侵袭性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侵袭性 EPO
- 杨刚

- 作品数:101被引量:3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 颅底重建 颅咽管瘤
- 游潮

- 作品数:732被引量:3,951H指数:2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颅咽管瘤 颅内动脉瘤 预后 脑出血 胶质瘤
- 郑履平

- 作品数:88被引量:47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垂体腺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 颅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咽管瘤
- 杨咏波

- 作品数:102被引量:35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烟雾病 硬脊膜动静脉瘘 手术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复合手术
- 质地坚韧垂体腺瘤的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治疗
- 王晓澍杨刚霍钢郑履平
- 岩骨-斜坡区脑膜瘤14例手术治疗
- 2005年
- 目的:提高岩骨-斜坡区脑膜瘤的手术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我科2000年至2002年收治的14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颞下,枕下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3种入路。结果:9例全切,3例次全切,1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岩斜区脑膜瘤手术中应采取各种方法增加手术空间和病变暴露,肿瘤较大时应先作囊内切除,以获得手术空间,严格在显微镜下沿蛛网膜界面分离肿瘤边界,对于与脑干粘连严重者,不必强求全切。
- 王晓澍游潮杨咏波贺民
- 关键词:脑膜瘤手术治疗并发症
- 22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04年
- 游潮郭付有王晓澍徐建国贺民
- 关键词:颅内多发动脉瘤外科手术疗效观察
- 九例瘤样脱髓鞘病的磁共振诊断与手术处理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瘤样脱髓鞘病(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TDL)在增强MRI和MRS上的特征性表现及特定情况下该病的手术方式。方法将9例确诊的TDL增强MRI和MRS表现与Ⅲ~Ⅳ级胶质瘤作对照研究,比较其影像学特征和NAA峰、CHO峰、LAC峰的变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目的选择相应手术方式。结果TDL增强MRI上的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开环征和线样征对该病与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MRS上NAA峰、CHO峰、LAC峰的高低对TDL和胶质瘤的表现有明显差别。采用合理手术方式有利于明确诊断,效果良好。结论增强MRI及MRS的特征性表现对TDL具有鉴别意义,但需注意动态观察和综合判断。特定情况下的手术并非不当,需注意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 王晓澍游潮杨咏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诊断学外科手术
- CD147、MCT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CD147单抗对U251细胞代谢干预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脑胶质瘤中MCT1和CD147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肿瘤级别的关系;并在体外试验中使用CD147基因工程单抗影响胶质瘤细胞表面MCT1的表达,观察它对肿瘤细...
- 王晓澍
- 关键词:CD147胶质瘤
- 文献传递
-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分析肿瘤的切除程度,患者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内分泌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切除22例(69%,22/32),近全切除8例(25%,8/32),次全切除2例(6%,2/32)。存在视力、视野损害的28例患者中,24例(86%,24/28)术后视力、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腺垂体功能减退加重或出现新发腺垂体功能减退17例(53%,17/323,新发尿崩症12例(48%,12/25)。13例(41%)术后出现嗅觉减退,3例(9%)出现严重记忆减退,发生脑脊液漏伴严重颅内感染1例(3%),脑干出血1例(3%)。随访时间为4~22个月。随访期内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1例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安全、有效,全切除率高;但仍可能导致或加重下丘脑一垂体轴功能的损害,因此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内分泌功能的保护仍需持续关注。
- 阮伦亮靳凯谭松王福超牟家民王晓澍霍钢郑履平孙晓川杨刚
- 关键词:颅咽管瘤神经内镜神经外科手术
- 缺血性卒中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 2004年
- 王凡王晓澍毛伯镛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外科治疗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5例显微外科治疗
- 2019年
-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As)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为CSHAs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例CSHAs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均采用改良翼点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结果、颅神经损害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磁共振成像(MRI)上T2加权像(T2WI)高信号和显著均质强化是CSHAs的特征性表现;该组患者在电生理监测和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病变,13例全切,2例次全切。结论手术是CSHAs的有效治疗方法,经中颅窝底硬脑膜外入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术中合理应用包膜外整块切除原则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神经内镜和自体血回输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 乔飞宇王晓澍霍钢
- 关键词: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神经内镜神经电生理监测
- 小骨窗和穿刺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中量脑出血患者炎性细胞、凝血指标及MR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研究小骨窗和血肿穿刺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中量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血小板、凝血指标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穿刺组(53例)、小骨窗组(51例),比较术前、术后相关指标及患者出院时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术后小骨窗组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穿刺组,血小板数低于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小骨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升高,血小板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穿刺组凝血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穿刺组比较,小骨窗组手术时间更长、出院时MRS评分更高(P<0.05)。结论同等情况下,穿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中量脑出血患者炎性细胞及凝血酶影响更小、手术时间更短、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 王鹏王鹏王晓澍向斌徐睿徐睿
- 关键词:穿刺引流小骨窗开颅
- 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索手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适应证、方法、并发症预防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期间收治并采取经皮质-侧脑室入路切除的38例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结合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特点、手术效果、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颅咽管瘤采用经皮质-侧脑室入路切除肿瘤,其中3例联合翼点入路,手术死亡率为0,达到术中全切的为28例(73.7%)。术后癫痫发作和术区硬脑膜下积液分别为2例(5.3%)和4例(10.5%),患者术后综合效果良好。平均随访26.3个月,7例(18.9%)患者复发。结论经侧脑室入路能安全切除部分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死亡率、致残率低,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好。
- 徐建国游潮邬正贵蔡博文帅克刚杨咏波王晓澍
- 关键词:第三脑室颅咽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