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
作品数: 67被引量:320H指数:9
  • 所属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建民
作品数:145被引量:652H指数:1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 胸椎 细胞凋亡 教学 骨科
刘瑞
作品数:150被引量:563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 骨科 教学法 教学 临床教学
张国梁
作品数:28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髓芯减压术 骨科植入物 股骨头缺血坏死 骨科 人工假体
杨勇
作品数:129被引量:528H指数:1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 胸椎 胸腰椎爆裂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包毅敏
作品数:27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髓芯减压术 疗效观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新辅助化疗
CT测量60名蒙古族健康志愿者正常胫骨平台后倾角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目前国内及国外膝关节的测量较多,但是关于北方局部地区尤其内蒙古地区的测量较少,局部地区胫骨平台后倾角与国人甚至国外人种的数据是否有差异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测量蒙古族人正常膝关节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大小,比较不同测量方法间的差异,以期得到蒙古族正常原始的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数据。方法:GE64排螺旋CT扫描60名蒙古族志愿者双膝关节的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各20 cm,连续水平扫描获得数据,Mimics 16.0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模型经光顺、填充、分离、切割等处理,在切割后模型断面上,测量胫骨中上段前侧骨皮质延长线(A方法),胫骨骨干解剖轴(B方法),胫骨后侧骨皮质延长线的垂线(C方法)和胫骨平台上缘线的交角,得到不同测量方法的后倾角值(90°减去测得的角度)。结果与结论:①A方法测得的胫骨平台后倾角为(11.16±3.39)°,B方法为(8.60±3.29)°,C方法为(5.30±4.40)°,其中A、B方法测得结果与王业华及罗吉伟报道的数据相近(P>0.05);②A,B,C方法测量所得的左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C方法测量所得的右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左右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左侧、右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分别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提示,蒙古族人膝关节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较小,A、B方法测得的结果与王业华及罗吉伟报道的数据近似,但胫骨平台后倾角个体差异较大,术中截骨应根据个体情况来决定。
林业张国梁李强普日布苏荣王跃文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关节成形术胫骨平台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探索被引量:6
2014年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多数来自医科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从未接受过规范的师范教育,在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大多存在不足,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原因以及解决途径三个方面介绍了医学院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些探索,为培养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文颖邹德伟姜助国刘瑞王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1998年
目的:设计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MTBW)小儿肱骨髁上骨折(SFH),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TBW由经肱骨内、外髁钻入的2枚交叉克氏针与绕越桡侧针尖(尾)的“8”字形钢丝绑结构成,就MTBW与单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CW),进行比较性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并回顾1991年4月到1997年4月以MTBW收治的小儿SFH17例。结果:实验测试表明,MTBW的固定强度明显优于CW;临床治疗中未用外固定,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随访45.18个月,未见畸形,功能满意率达76.47%。结论:MTBW用于治疗小儿SFH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它可以满足废弃外固定并术后早期。
邵斌王跃文王建华王建华苏伯固杨勇杨勇苏伯固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生物力学髁上骨折
超低温库存异体骨的临床应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异体骨的最佳贮存方法。方法 :用超低温 (-70℃以下 )保存的库骨移植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患者 37例 ,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显示刮除植骨部位的异体骨均在 2~ 9个月内与宿主骨愈合 ,3例半关节移植患者分别在术后 1 3个月 (肱骨近段 )、1 5个月 (胫骨上段 )、1 6个月 (股骨外髁 )与宿主骨形成骨性愈合 ,未发现排斥反应和感染。结论 :超低温库存异体骨具有安全、价廉、来源丰富、保留成骨诱导能力、不引起排斥反应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杨勇郭文通王跃文王建华刘广辉
关键词:异体骨超低温骨移植异体移植骨骼手术
成人早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对成人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进展综述。电磁脉冲、药物、高压氧、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对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有一定效果。以股骨头髓芯减压术为基础的多种植入材料的应用,可有效地改善血运增加机械支撑效果。将来以髓芯减压术为基础联合自体骨或异体骨植入加或不加BMP,或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都将成为早中期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方法。
林业张国梁王跃文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
正常蒙古族人胫骨平台内翻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测量正常蒙古族人胫骨平台内翻角,为国人膝关节置换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正常蒙古族人60例,摄双下肢全长正位片,数据经DICOM格式输入电脑保存,图像通过AutoCAD处理,获取胫骨平台内翻角(PT角)及小腿机械轴垂直线和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FT角)数据。结果:(1)正常蒙古族人膝关节PT角与FT角:(4.17±0.69)°、(4.95±0.57)°;男PT角:(4.11±0.67)°、FT角:(4.86±0.59)°;女PT角:(4.23±0.70)°、FT角:(5.04±0.55)°;(2)同性别左右侧对比无差异(P>0.05);不同性别间数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3)蒙古族人与汉族的PT角和FT角无明显差异(P>0.05);(4)正常蒙古族人PT角与FT角均大于西方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蒙古族人PT角和FT角与汉族数值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与西方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牛亚清普日布苏荣高雅菲王跃文张国梁
关键词:蒙古族人膝关节
骨科临床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一个合格医生的培养,也就是一个医生终生接受医学教育过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培养可以说是医学基础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阶段。如何能够更快地适应医院临床工作以及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对于医学研究生和带教老师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临床研究生作为医生的后备军,必定面临与病人沟通,这是医疗活动中必备的。因此,培养临床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使他们掌握与病人及病人家属沟通的技能,是现在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
张国梁刘瑞包毅敏莫日格乐王跃文
关键词:骨科临床研究生医患沟通
临床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5年
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研究的意义极其重要。医患沟通能力是每一位临床研究生走上临床岗位前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需要跟上社会进步和要求,转变思想,适应社会进步后对医疗的需求,即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必须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必要强调,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才能形成团队,才能最后形成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沟通培养的机制形成,如整个教师队伍不转变观念,制定再好的医患沟通培养计划、课程等将都是空谈。
王跃文包毅敏莫日格乐刘瑞
关键词:临床研究生医患沟通
类风湿及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及术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前及术后2年D-二聚体(D-dimer)水平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本组行TKA的北京地区的患者,重点分析其中99例术前D-dimer水平高于正常值的患者及其术后2年随访的资料。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D-dimer与远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对比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检测水平差异。结果术前89.6%为RA患者和22.8%为OA患者D-dimer水平高于正常(P<0.01)。术后围手术期患者D-dimer水平普遍高于正常者,这与手术创伤直接相关。随访时发现RA患者和OA患者D-dimer水平术后仍然高或高于术前者,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均为RA患者,应引起警惕。结论D-dimer的升高,其数值并不一定与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关。不应因D-dimer高水平而放弃手术治疗,尤其是RA患者。术后随着关节炎病灶的清理及关节炎症状的缓解,D-dimer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在RA患者中更为突出。D-dimer水平可能与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王跃文李虎吕厚山
关键词:D-二聚体
“手足并用教学法”在桡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适应教学改革,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法:上肢桡神经与下肢腓总神经在解剖结构和损伤机制、损伤后典型表现都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在课堂教学中,用"手足并用教学法"形象的使用双手进行教学,上下对比,完全可以用桡神经解剖结构和损伤机制、损伤后典型表现来讲解腓总神经。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手足并用教学法方法"来讲解桡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手足并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它真正做到了手足并用,把上下肢解剖相互对比,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可广泛用于多学科领域。这种教学方式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的难度和问题,还需要实践中不断的探讨、改进并完善。
普日布苏荣王跃文云超张国梁
关键词:骨科教学桡神经腓总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