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金洪
-

-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朱英国

- 作品数:302被引量:1,985H指数:2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红莲型 杂交水稻 线粒体
- 丁毅

- 作品数:101被引量:57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近缘野生大麦 水稻 大麦 双向电泳 雄性不育系
- 朱仁山

- 作品数:65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水稻 红莲型 选育 不育系
- 李阳生

- 作品数:160被引量:949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淹涝胁迫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红莲型 杂交水稻
- 李绍清

- 作品数:100被引量:252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红莲型 细胞质雄性不育 野生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水稻温敏叶绿素突变体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被引量:36
- 2001年
- 采用经改进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分析了水稻温敏叶绿素突变体武金 4 B和 110 3S“斑马叶”性状表达过程中叶片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该性状表达期 ,叶片蛋白质含量下降 ,特别是Rubis CO大、小亚基含量明显减少 ;在叶片的失绿部分蛋白 P1(MW5 6k D,p I6.7)发生特异缺失 ;在叶片的绿色部分该蛋白明显表达。复绿后 ,P1蛋白正常表达。在对照及未经变温刺激的武金 4 B叶片中该蛋白表达明显。由此推测 :P1蛋白可能是一种与叶绿素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重要功能蛋白。此外 ,本文还就这种“斑马叶”
- 何瑞锋丁毅余金洪
- 关键词:水稻双向电泳
- 水稻无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育无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它是以紫稻为母本,武金3B为父本杂交后,在F<Sub>2</Sub>千株以上群体中,选择可育株与不育株农艺性相似的若干个可育单株测交,在测交后代中择株继续回交,循环到第六...
- 余金洪丁毅谢戎彭晓玲
- 文献传递
- 紫稻(Oryza sativa L.)线粒体ATP酶atp9基因转录本RNA编辑被引量:5
- 2008年
- 紫稻(Oryza sativa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本实验室新构建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本研究使用PCR、RT-PCR等技术,得到了紫稻不育系(樱香A)及其保持系(樱香B)线粒体atp9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通过对这些序列的分析发现:樱香Aatp9cDNA序列中,没有发生RNA编辑;而樱香Batp9cDNA序列中有2个编辑位点,在樱香B cDNA序列2个编辑位点中,223位点由C替换为T,导致原来编码精氨酸密码子成为终止密码子,保证atp9mRNA编码一个"正常长度"的ATP9多肽。而由于没有终止密码子,樱香A mRNA就不能翻译成正常的多肽。上述研究表明,RNA编辑在生成正常的ATP9多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RNA编辑可能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
- 魏磊严志祥余金洪丁毅
- 关键词:RNA编辑细胞质雄性不育
- 新质源不育系武金3A的选育
- 1999年
- 由马协A 转育而成的新质源不育系武金3A 具有鄂西农家品种马尾粘亲缘,其不育度高,分蘖力强,柱头外露率高,易繁殖制种,可恢性较好,杂种优势强,所配组合武金3A/725,武金3A/734 等在大区对比试验中分别比汕优63 增产10% 以上。
- 余金洪谢戎黄佩霞彭晓玲
-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细胞质源杂种优势选育
- 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遗传效应与细胞学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对所构建的7种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包括主要生长特性和农艺性状、与恢复系测配的影响以及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7种同核异质不育系的播始历期为81~83d,剑叶长为25.10~29.40cm,穗长为21.45~24.30cm,株高为80.60~94.13cm,每穗粒数在163.2~222.1。与恢复系辐恢838和绵恢725进行测配,结果表明用绵恢725配组时,各组合的生育期为113~115d,剑叶长和剑叶宽2个性状与用辐恢838配组时类似。最主要的差别在株高、有效穗、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几个性状。总体看株高明显下降,每穗粒数和实粒数显著增加,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多数不如用辐恢838配组的组合。用7种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混合后与单一恢复系配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花粉粒败育开始在单核期,92%以上为典败。花粉粒败育时,维管束的结构被彻底破坏。由此推断,所用的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败育应该同维管束的不正常发育有关,其败育机理应该是相同的。
- 黄兴国汪广勇余金洪丁毅
- 关键词:水稻农艺性状微卫星标记细胞学观察
- 红莲型籼稻配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
- 2004年是联合国大会(联大)宣布的国际水稻年,这足以反映出稻米对人类粮食安全、脱贫和改善生活至关重要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荣获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并在中国怀化成功组织举办国际杂交水稻论坛.杂交水稻这一关键粮...
- 李阳生李绍清朱仁山余金洪朱英国
- 关键词:红莲型红莲型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恢复系
- 文献传递
- 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研究与利用
- 朱英国余金洪周培疆张晓国关和新章志宏丁毅黄佩霞朱仁山马晓军黄明政喻发金卢开阳梅启明刘军
- 该成果用协青早选作父本连续回交育成,马协不育系是一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细胞质来源于中国农家地方品种,花粉败育发生在二核初期,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表明,马协与野败不同,是一种新的细胞质类型。应用上突出表现为米质...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水稻
- 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21
- 2012年
- 1972年,武汉大学科研人员以红芒野生稻为母本,与江西地方品种莲塘早父本杂交,在后代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再用莲塘早多代回交,于1974年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株系,命名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onglian.typecytoplasmicmalesterility,HL—CMS),莲塘早为其保持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由此问世.与单核期花粉败育的野败型水稻不同,红莲型属于二核期配子败育类型,花粉碘染为圆败,是杂交水稻新质源.40年来,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紧密结合,促进了红莲型杂交水稻的发展.分子功能验证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内一编码79个氨基酸的可读框OrfH79为HL-CMS不育基因,ORFH79蛋白破坏线粒体正常功能后导致花粉败育.遗传分析发现,HL—CMS为双基因恢复模式,进而克隆了恢复基因Rf5和RU6.育性恢复机理研究表明,恢复基因RF5蛋白与GRP蛋白互作,组装成400~500kD的分子复合体作用于atp6-Orft-179mRNA,从而恢复不育性.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创制出新的CMS和多基因恢复水稻材料,并用于育种实践,选育出高产优质红莲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红莲优6号、珞优8号和粤优9号等,相继通过了湖北省、广西省和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等审(认)定,构建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亲本繁殖提纯体系突破了产业化瓶颈.当前,红莲型杂交水稻在中国长江流域、华南稻区已大面积种植,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表现优异,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黄文超胡骏朱仁山李绍清王坤余金洪李阳生章志宏朱英国
-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基因恢复基因
- 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7
- 2010年
- 红莲型杂交稻细胞质来源于海南红芒野生稻,是一种新的籼型配子体雄性不育水稻类型,具有高产高效、优质多抗、耐高温等显著特点,经过近40 a的研究,已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完整体系,加快了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利用,同时为中国杂交水稻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 朱仁山余金洪丁俊平杜成波李绍清胡骏黄文超王坤李阳生杨代常章志宏朱英国
- 关键词:基因克隆品种选育
- 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和保持系花粉发育的细胞学比较被引量:3
- 1998年
-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 丁毅余金洪朱英国
- 关键词:不育系花粉杂交稻保持系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