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伟
作品数: 35被引量:116H指数:6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筱萌
作品数:50被引量:491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研究主题:中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 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
聂慧慧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本土化 伊斯兰教 寻踪 故地 文化交流
霍然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
研究主题:非通用语 跨文化交流 外语专业学生 外语非通用语 外语
蒋静
作品数:2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大学生 购物动机 实证研究 大学生网络
王妍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交流 神庙 印度教
东南亚印度教神庙的分类及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印度教是印度文化影响东南亚的重要表现形式,东南亚的众多印度教神庙一方面体现了相同的宗教源头,另一方面体现了印度教多样的本地化过程。印度教神庙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建筑风格分为吴哥式、占婆式、爪哇式、巴厘岛式和泰米尔式等5种类型。笔者认为,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与移民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呈现出与其他宗教建筑的巨大差异。为了适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印度教神庙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变,特别是通过祭祀活动与灵魂崇拜结合,获得了坚实的民众基础,保证了宗教影响能够持续至今。
吴杰伟
关键词:印度教神庙建筑风格本土化
中菲“美济礁”争端被引量:5
1999年
“美济礁”问题是中国和菲律宾两国关系中最为敏感的因素 ,今年 5月 2 5日菲律宾军舰在美济礁附近海域撞沉中国渔船以后 ,两国关系骤然紧张。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 ,论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菲律宾对美济礁提出领土要求的过程 ;2 .从国际法的角度阐述美济礁主权归属我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3 .分析菲律宾在美济礁争端上所采用的外交策略 ;4 .中菲两国对美济礁问题的态度。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菲律宾政府在美济礁问题上挑起事端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 ,只有维护美济礁及其附近海域的稳定才符合中菲两国的长远利益。
吴杰伟
外语专业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探索——北京大学外语非通用语学生国际体验效果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是北京大学外语非通用语专业学生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2000年以来,组织学生进行国际体验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大量的学生在国际体验中获得了语言技能的提升与跨文化适应的锻炼,但也暴露出在课程组织等方面的不足。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国际体验的效果进行调查,并结合学生提交的留学总结报告,分析国际体验活动对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思考国际体验实践活动中的管理模式。
吴杰伟霍然
关键词:非通用语外语跨文化交流
东南亚教堂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本土化特点
本文简述了教堂对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了菲律宾教堂: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巴洛克风格和越南教堂:多宗教背景下的哥特式风格。通过以上简要介绍菲律宾和越南教堂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容,总结了以天主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特...
吴杰伟
关键词:教堂艺术形式建筑结构
文献传递
属灵的冲突来自属物的冲突——东南亚宗教冲突初探被引量:11
2003年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将是 2 1世纪困扰人类社会最复杂的问题 ,东南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 ,婆罗门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曾经在东南亚盛行一时 ,东南亚国家在独立以后 ,一些国家内部的宗教冲突一直连续不断 ,特别是 2 0世纪 6 0、 70年代泰国南部地区穆斯林和佛教徒之间的冲突 ;70、 80年代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和 90年代末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冲突 ,导致社会的激烈动荡 ,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 6 0年代到 90年代在东南亚地区发生的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 ,阐释产生冲突的历史渊源 ,并从制度的角度观察精神世界的冲突。笔者认为属于精神层面的宗教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制度层面的失误。因此 ,解决宗教冲突的关键并不是单纯地针对精神层面的因素 ,解决宗教冲突的外部原因比解决宗教的内部原因更为重要。
吴杰伟
关键词:宗教冲突宗教历史渊源
菲律宾: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被引量:2
2021年
2020年,回应COVID-19疫情对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提出的挑战成为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的工作重点。疫情背景下,反贪及棉兰老和平进程等多项长期工作也得到稳步推进。尽管采取及时应对措施,菲律宾仍成为东南亚COVID-19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反贪工作持续推进,清查了菲律宾多个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2020年新反恐怖主义法》的实施强化了菲律宾政府管控内部安全问题的能力。经济受到疫情冲击,多项宏观指标恶化,旅游和海外劳务等支柱产业受损严重;政府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仍然坚持推进“大建特建”项目建设;反垄断斗争取得初步成效。外交方面,国际主流媒体和非政府组织仍就人权和新闻自由对杜特尔特进行抨击;美菲两国关系在年初一度恶化,但疫情暴发后合作紧密。中菲两国紧密合作,在抗疫、南海问题管控及国际事务合作方面成效卓著。
马宇晨吴杰伟
“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学术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3年
2003年9月13日,由北京大学华侨华人中心、教育部重点课题“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组主办的“华侨华人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民族学所和社会学所、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和曼彻斯特大学的专家学者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就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吴杰伟
关键词: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研究方法
占婆文化交流中的“二次本土化”现象探析——评《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
2014年
占婆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历史上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马来世界本土化的伊斯兰教在占婆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伊斯兰教特点又与伊斯兰教具有很大区别的婆尼教。通过观察伊斯兰教在占婆的传播,可以分析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内部传播过程中的"二次本土化"现象。经过二次本土化的文化现象,在表现形式上与文化源头的相似性减弱了,而民族文化的成分增强了。本文还在梳理关于占婆婆尼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等方面对《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一书进行评介。
吴杰伟聂慧慧
关键词:文化交流
大选后的政策延续与转向——菲律宾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被引量:4
2023年
菲律宾2022年举行总统选举后,在内政、经济和外交方面均发生了一定转变。文章以媒体报道为一手材料,结合对菲律宾形势的长期关注,回顾该国2022年的内政、经济与外交成果,并对2023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小马科斯在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获胜,取得国会两院多数席位,在执政后延续了杜特尔特政府的多项政策,并进一步放松防疫政策以助力经济复苏。菲律宾宏观经济在回暖中承压,受到通货膨胀、债务规模以及外汇储备三重压力,同时面临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新任政府延续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保持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同时,继续深化与美、日等传统盟友的防务合作,积极开展周边外交和峰会外交。未来,小马科斯政府将继续保持稳固的执政基础,家族政治将成为国内政治主要议题;三大支柱产业有望继续助力国家经济复苏,但增长成绩将受限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将得到持续贯彻,在保持中菲友好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与美、日的盟友关系。
马宇晨吴杰伟
关键词:总统选举
印尼爪哇岛印度教神庙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印度教在东南亚的古代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微观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爪哇岛的印度教神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中爪哇的普兰班南神庙和东爪哇的加维神庙在建筑风格上的异同点,阐述爪哇岛印度教神庙的建筑特点。
吴杰伟王妍
关键词:印度教神庙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