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福勋
-

-

- 所属机构: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包头市
- 研究方向:文学
相关作者
- 温斌

- 作品数:53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草原文化 美学价值 草原文学 古代文学 元代
- 李素珍

-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金 华夷观 接送 家庭教育 家庭
- 王宇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学院
- 研究主题:发微 郭祥正 诗论 兴寄 清唱
- 贺松青

-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司空图 《诗品》 方法论 大学教材 《文学理论教程》
- 李春丽

-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金元词 金元 金词 地域文化 周邦彦词
- 凭君挟取传家学 青史贤有后昆良 宋诗的家族特征——以《宋诗纪事》为例
- 2011年
- 宋诗的家族性特征,非常耀眼。这些家族的成员,还往往结成同一个诗歌社团。由于家族具有超常的稳定性和认同性,所以某种认同的东西如读书和写诗,就很自然地作为一种相当顽固的传统,一脉传承下去。造成这种家族传承,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一种相当顽固的家教意识。作为家传、家教的物质基础,是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家庭氛围,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也是家传的一个因素。家族的传承,还深深地潜伏在诗歌的意象、风格、句法、体制甚至用词习惯上。然而承传也包括变异的另一面:承传,保持一致性,讲共性,不丢传统;变异,又有不一致性,讲个性,讲发展。
- 张福勋
- 关键词:宋诗家族承传
- 玄而未玄 神而自神——司空图“辨味”说探微
- 2003年
- 司空图的“辨味”说,就是要在“咸酸之外”求得诗的“醇美”。要做到这样,他又提出“思与境偕”的命题。这一诗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源远流长,司空图只是个集大成者,不是始作俑者。前代和当代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对他的影响,是外因;他的心灵历程,生活情趣、佛禅思想等,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 张福勋
- 关键词:司空图诗论集大成者佛禅思想
- 含蓄美学观的历史发展
- 2009年
- 含蓄是诗艺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吸引人的地方。刘勰对隐秀的研究,打开了人们对诗艺作更深、更广思索的闸门。孔子所说"举一反三"和老子所倡"大音希声",是隐秀说的滥觞。而王国维的"境界"说,则是将含蓄说与西方文论进行融通研究所提出来的更具有时代意义的崭新成果。隐秀说涵盖了原创者的一次创造和鉴赏者的二次创造,是两者融合的产物。
- 张福勋
- 关键词:《文心雕龙》孔子老子
- 北人不拾江西唾 自创风骨异前贤——刘祁《归潜志》的文论贡献
- 2016年
- 向来对《归潜志》的价值,仅只在于"史",但其更重要之价值在于它的文论贡献与文学批评史意义。其所记金代文坛诸作者之生平与创作,保存了重要的文学史料;其记述作者论文要旨及个人论诗主张,为后人研究金代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勾勒了金诗发展之轨迹;概括出金诗之风骨特点;主张诗当以真情动人,维护了诗的本质属性;文各有体,不可相犯的观点,维护了文体的本色特征,但却有片面性。
- 张福勋
- 关键词:《归潜志》
- 《谈艺录》论宋诗
- 2001年
- 钱先生在论宋诗时,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有同时代人的横向比较,也有不同时代人的纵向比较。梅尧臣与孟郊比:“未宜等类齐称”;后山与山谷:同属江西派;杨万里与陆游比较:杨诗艺术超过陆,陆诗思想超过杨。
- 张福勋
- 关键词:《谈艺录》比较法文学批评江西派梅尧臣
- 一代霸主的遗世之作——金主完颜亮仅存八首诗词被引量:1
- 2011年
- 金主完颜亮,现仅存诗词八首,由南宋岳珂的《桯史》记载保存了下来。完颜亮在政治上是个野心家、阴谋家,暴君;但在文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应抹杀。其作品"桀骜"之气,溢于辞表。反映了金源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给予一定的地位。
- 张福勋
- 关键词:金源完颜亮诗词
- “久乃自定,翕然称之”——苏轼论宋诗
- 2006年
- 苏轼论宋诗,从总体上可以代表宋一代人的共同认识。其诗学观点主要有;“清”:宋人张扬的诗学个性;宋诗之主打风格:豪健乃宋诗之“筋”、“骨”;宋人之艺术天赋:诗、画(书)通神;“有味于枯槁”:宋诗美之所在;“穷而后工”:宋人对“发愤著书”说的理论超越;宋人诗学之精髓:人品乃诗品之魂;宋诗与社会的和谐:“有补于世”,适用为本;宋人诗艺之妙诀: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 张福勋
- 关键词:宋诗诗论
- “我今仅守诗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论陆游的家庭诗教被引量:1
- 2012年
-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里,"诗教"始终占据着第一把交椅的位置。这不仅因为我们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且诗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活动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工具。无诗,无以立。因此,士大夫家庭都将"诗教"作为家庭教育的首选。陆游即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 张福勋李素珍
- 关键词:诗歌家庭教育
- 胸中原自书万卷,夺胎换骨亦必然——关于“夺胎换骨”之再辩护
- 2018年
- '夺胎换骨'乃诗歌创作之必然规律,探索其原因,一是当时社会风气,人们竞相引用故典,以彰显自己的人文魅力;二是读书多,学问大,作诗时自然流出;三是宋人雅尚的文化心态。夺胎换骨其理论核心是'点化',理论精髓是'出新'。诗中用事或为'偶合',或为'暗合',并非专意'蹈袭',正不必为笺注家拉买卖。
- 张福勋
- 关键词:夺胎换骨
- 宋代的诗僧与僧诗被引量:9
- 1996年
- 诗僧与诗人,双向渗透交互影响,是佛、儒相融的必然结果。诗为禅找到了一种表达的方式;而禅却对诗人的艺术思维、生活方式、作品风格等,发生了极深远的影响。以禅入诗,大致有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
- 张福勋
- 关键词:宋代诗僧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