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超文
-

-

- 所属机构: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相关作者
- 吉晓朋

-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深基坑 基坑支护 临近建筑物 土体 锚杆
- 袁野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基坑施工 基坑设计 实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
- 陈默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强夯 加固效果 黏性土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有效加固深度
- 贾玉琢

- 作品数:57被引量:17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混凝土电杆 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结构 钢管塔
- 阮肇华

- 作品数:16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
- 研究主题:后备保护装置 耐张绝缘子串 线槽 铰接 翼型
- 北京市某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实例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大中型城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而高层建筑多有较深的地下室,所以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尤为重要。依托于北京市某深基坑工程,从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三个方面着手,总结该区域基坑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 张超文袁野
-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设计基坑施工
- 支点法分析桩锚体系及基于监测的参数反演
- 2011年
- 以变形作为控制条件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问题,由于支点法具有计算模式明确、过程简单的优点,受到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欢迎。但是,支点法中土抗力系数m的选取是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在支点法计算中m值选取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支护结构位移和内力的汁算结果,所以将支点法建模及反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在开挖过程中考虑了支撑变形的非线性,开发了FORTRAN程序对支护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通过反演分析m值并预测支护结构的变形,实现支护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结果表明,位移反分析法进行深基坑工程中的参数反演与位移预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说明该方法在深基坑开挖反演、预测方面是合理可行的。
- 张超文吉晓朋
- 关键词:M值反演分析位移反分析
- 深厚拋填黏性土中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及加固效果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结合合肥某深厚抛填黏性土强夯地基处理项目,介绍了8000 kN·m能级强夯夯击情况,通过静力触探试验、标贯试验、室内土工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研究,分析了抛填厚度8~10 m、含水率19.5%~30.8%、塑性指数17.6~21.8的黏性土强夯前后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变化,研究了高能级强夯在深厚抛填黏性土中有效加固深度及加固效果。
- 张超文吉晓朋陈默
- 关键词:强夯加固效果有效加固深度
- 支点法分析桩锚支护结构及基于监测数据的参数反演
- 桩锚支护结构为基坑内部施工提供较大的施工空间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以变形作为控制条件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问题,由于支点法具有计算模式明确、过程简单的优点,受到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欢迎。但是,...
- 张超文
- 关键词:桩锚支护M值反演分析位移反分析
- 文献传递
- 强夯技术在处理深厚层填土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 2023年
- 重庆地区某场地填土主要为红褐色泥岩碎石土,填土区域大部分填土厚度在18-20m,最深填土厚度26m,土质较松散,压缩性高,碎石含量不均,为分析不同能级的强夯处理对碎石土地基的加固效果,采用25000kN·m、15000kN·m、10000kN·m三个强夯能级对碎石土填方地基进行现场实验,强夯处理后,进行了平板载荷实验与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实验,分析强夯加固前后地基力学变化规律,对高能级强夯状态下地基的强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深厚填土区超高能级下的强夯效果显著,对比分析夯前夯后的面波检测结果与静压荷载结果发现10000kN.m~15000kN.m高能级强夯仅能处理填土厚度10m~15m,25000kN·m能级强夯有效深度可以达到20m,有效节省了施工成本,对同类型场地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郭德光张都张超文
- 关键词:碎石土地基高填方加固效果
- 钢管相贯K形节点焊接残余应力数值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K形钢管相贯焊接节点是大跨越输电钢管塔常用的连接方式,这种节点在连接处的受力情况却较为复杂.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动态应力应变及随后形成的残余应力,是影响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原因.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利用ANSYS软件的热—结构耦合功能,采用间接法,并结合单元生死技术,进行节点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求解,得到了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相贯焊接节点的残余应力既有拉应力也有压应力,在主管与焊缝交接处最大,这是导致焊缝撕裂的主要原因.此结论为钢管相贯节点的受力性能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价值.
- 贾玉琢阮肇华张超文
- 关键词:钢管塔残余应力温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