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肇巽
-

-

- 所属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天蓉

- 作品数:89被引量:3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 研究主题:淋巴瘤 免疫组化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范钦和

- 作品数:304被引量:1,332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软组织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 张智弘

- 作品数:276被引量:1,16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观察 预后 淋巴瘤
- 周青

- 作品数:49被引量:247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临床病理 病理学 免疫组化研究 金雀异黄素
- 虞梅宁

- 作品数:33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 脑肿瘤 免疫组化 病理学
- 胸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报道经免疫组化证实的8例B细胞性胸腺粘膜相关淋巴瘤,其特征为胸腺组织结构被中心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浸润,但Hassall's小体仍可部分保存,并常形成含有分泌物的微囊,组成典型的淋巴上皮样病变,符合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特征。免疫组化反应显示多数为MB2单抗反应阳性、λ或κ阳性的B细胞,属低度恶性淋巴瘤,对该瘤的组织发生,细胞成份,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应从胸腺瘤淋巴细胞型中单独分出来。
- 王政王瑞年徐天蓉郑肇巽
- 关键词:胸腺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 P27和Ki67基因在黏膜相关淋巴瘤中的表达
- 目的:检测P27和Ki67基因在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表达在MALT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MALT组织中P27和Ki67基因的表达。其中,胃MALT6例,...
- 卢瑞南张伟民盛瑞兰李建勇郑肇巽范为民
-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瘤P27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的临床意义
- 1989年
- 本文报告我院采用抗上皮膜抗原(EMA)及抗角蛋白(Keratin)单克隆抗体作为探针,检测乳癌患者骨髓内微小转移,并讨论其临床意义。共检测24例,其中乳腺癌23例,乳腺良性病变1例。乳腺癌23例中10例找到EMA和/或角蛋白阳性细胞,阳性率43.5%。发现凡肿瘤体积大、腋淋巴结阳性及分期晚者,骨髓内EMA阳性细胞率高。作者认为对腋淋巴结阴性乳癌患者,骨髓检测阳性者给予化疗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 武正炎杜竞辉毛力宋超王萱仪范钦和郑肇巽徐天蓉夏开屏张丽槐鲁宁
- 关键词:乳腺癌骨髓
- 唇恶性淋巴瘤与假性淋巴瘤的免疫病理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报告7例唇恶性淋巴瘤和4例唇假性淋巴瘤。唇恶性淋巴瘤原发于唇粘膜下淋巴细胞,具有蕈样肉芽肿的特征,经免疫组化证实7例中有6例为小多形T细胞性,1例为淋巴浆细胞性。唇淋巴瘤及唇假性淋巴瘤都在慢性唇炎基础上发生,多见于中年人,生长缓慢,以唇粘膜肿胀为特征。
- 张智弘徐天蓉郑肇巽
- 关键词:唇肿瘤淋巴瘤免疫病理
- 原发性胃肠非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研究胃肠原发性非MALT型淋巴瘤形态特征、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胃肠淋巴瘤标本常规制片,免疫组化ABC法标记,光镜观察。结果:31例非MALT型淋巴瘤中:(1)肠病相关/不相关T细胞淋巴瘤21例,其中肠病相关16例;(2)MMCL3例在肠道呈息肉样,套细胞增生或浸润反应性滤泡内。(3)MFL2例亦呈息肉样或形成肿块,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4)大多叶核淋巴瘤2例;(5)组织细胞性3例。结论:MALT型、MMCL和MFLB细胞性淋巴瘤为3种不同细胞起源,形态相似、免疫表型相同和不相同之处,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易误诊为肠道炎性病变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 范钦和徐天蓉周青郑肇巽
- 关键词:胃肠肿瘤淋巴瘤病理学
- 超常胎盘部位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研究超常胎盘部位(EPS)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8例EPS病变进行研究,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病理分析。结果:EPS是中间型滋养细胞在胎盘部位非破坏性的浸润肌层和血管壁,而不形成肿块,胎盘泌乳素(HPL)和CK强阳性或阳性,两者细胞定位相同。HCG阳性或弱阳性,与HPL定位一致或不一致。部分病例CEP少量细胞阳性。患者可表现HCG下降缓慢或产后出血。结论:EPS与妊娠有关,蜕膜发育不良或缺如是易发生EPS的条件之一。部分病例有可能发展成PSTT的过渡形式。中间型滋养细胞存在不同亚群,其中一些仍具有向合体滋养细胞分化的免疫表型。
- 武卫平郑肇巽
- 关键词:胎盘中间型滋养细胞病理学EPS
-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PDGF与TGF-β_1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5
- 2002年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对 2 4例类风湿关节炎 (RA)及 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表达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发现 2 0例 RA滑膜组织衬里层的巨噬细胞样细胞、浸润的炎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可见 PDGF的表达分布 ,且巨噬细胞样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的阳性程度强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2 2例 RA滑膜组织衬里层与衬里下层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见 TGF-β1 的阳性表达分布。两者比较 ,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染色细胞数与分布范围大致相等。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 PDGF、TGF-β1 的表达分布均为阴性。认为 RA滑膜组织中 PDGF、TGF-β1 的表达分布均较正常增多且表达程度大致相等 ,两者协同作用 ,参与了 RA病理过程的滑膜衬里层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 刘晓华汤建平郑肇巽沈友轩张缪佳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滑膜
- Ki-67与Bcl-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增殖相关抗原Ki 6 7和抗凋亡蛋白Bcl 2的检测 ,观察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对 35例NHL外科活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Ki 6 7抗原和Bcl 2蛋白的检测。结果 (1)Ki 6 7在低度恶性NHL组中的表达低于高度恶性组 (P <0 .0 1) ,而Bcl 2在低度恶性NHL组中的表达高于高度恶性组 (P <0 .0 1)。 (2 )B细胞性NHL中Bcl 2的表达高于T细胞性NHL(P <0 .0 2 ) ,而Ki 6 7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1)。 (3)首次化疗缓解组中的Bcl 2表达低于未缓解组 (P <0 .0 1) ,而Ki 6 7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1)。 (4)高Ki 6 7表达组的生存期比低表达组短 (P <0 .0 5 ) ,而Bcl 2的表达在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增殖相关抗原Ki 6 7和抗凋亡蛋白Bcl 2的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是了解肿瘤发生和判断NHL预后的有效指标。
- 徐卫盛瑞兰郑肇巽徐天蓉
- 关键词:非霍奇金氏淋巴瘤KI-67抗原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再认识被引量:3
- 1996年
- 报道5例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生长缓慢,病程长。病理形态:淋巴结结构部分存在,反应性滤泡明显,副皮质区异形淋巴细胞增生,血管增多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浸润周围组织。免疫组化显示T细胞单克隆性,认为是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讨论其鉴别诊断和发病机理。
- 徐天蓉周青郑肇巽
- 关键词:嗜酸性淋巴肉芽肿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 抗凋亡蛋白Bcl-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通过抗凋亡蛋白Bcl-2的检测,观察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34例NHL外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Bcl-2蛋白的检测。结果:(1)低度恶性NHL中Bcl-2表达高于高度恶性组(P<0.005);(2)B细胞性NHL中Bcl-2的表达高于T细胞性NHL(P<0.025);(3)首次化疗缓解组中的Bcl-2表达低于未缓解组(P<0.01);(4)高Bcl-2表达组的生存期与低表达组之间无差异。结论: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与NHL恶性程度及化疗缓解率相关,可能成为NHL预后的判断指标。
- 徐卫盛瑞兰郑肇巽徐天蓉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NHL抗凋亡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