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远洪
-

-

- 所属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濮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梁金花

- 作品数:36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疗效 脑梗死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 马娜

- 作品数:33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缺血性 磁敏感加权成像 出血转化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急性脑梗死
- 刘乐喜

- 作品数:33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磁敏感加权成像 疗效观察 疗效
- 闫斌

- 作品数:48被引量:225H指数:8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 疗效 脑梗死 治疗急性脑梗死
- 张盼盼

- 作品数:21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 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A在脑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
- 牛好敏王东林丁同文刘远洪靳国庆刘金朝陈广礼张斌庞岩张伟勤
-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如何早期明确诊断,争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大程度的减少脑梗死的发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脑CT灌注成像评价脑缺血组织的灌注情况,显示其范围、部位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得到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 内囊警示综合征3例并文献分析
- 2014年
- 内囊警示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系Donnan于1987年命名的内囊部位反复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1],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个亚型。其病因、病理机制较复杂,疗效差;国内对CWS的研究较少[2],故有必要对CWS的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进行总结,以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我科3例及文献发表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53岁。以"阵发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3 d"于2013年4月12日入院。
- 刘远洪闫斌梁金花马娜张盼盼刘乐喜聂志余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右侧肢体无力病理机制临床综合征反复缺血
-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出血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带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水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160mg/d)静滴。入组前、治疗7、21d测定神经功能评分、血肿和水肿体积。结果治疗7d,治疗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及C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1d,治疗组无论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还是C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21d神经功能评分与血肿体积相关性较高(P<0.01),与水肿体积无相关性(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水肿和血肿的吸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 刘远洪梁金花闫斌周俊英聂志余
-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核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比较3种检查序列急性脑梗死及脑微出血检出率,统计脑微出血患者病灶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脑微出血检出率.结果 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急性脑梗死检出率显著高于核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P<0.01),核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急性脑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脑微出血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核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P<0.01),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微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核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P<0.01).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出的36例脑微出血患者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丘脑区为主,其次为皮质-皮质下区、脑干.年龄≥60岁患者脑微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 张盼盼牛智领闫斌刘素梅葛晓航刘远洪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 微创术治疗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
- 2004年
- 我们对本院2001-06~2003-01经微创术治疗的脑出血46例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脑出血微创术后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刘乐喜刘远洪梁金花
- 关键词:微创术脑出血预后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02年
-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随机、对照实验 ,并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比较 ,应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疗效评价 ,同时比较其血浆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从治疗后 3天即出现明显效果。在治疗 7、14d的CT扫描治疗组的低密度缺血灶体积 (10 45± 2 2 4ml ,8 16± 1 81ml)较对照组明显缩小 (P <0 0 5 )。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 :治疗组 (82 5 0 % )优于对照组 (65 0 0 %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4)。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 (P =0 0 3 ) ,D一二聚体升高 (P <0 0 1) ;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映。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
- 郭月叶刘乐喜刘远洪郭雅聪牛好敏张红菊郝静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疗效尿激酶溶栓治疗
- 神经节苷脂GM_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6年
- 闫斌牛好敏刘远洪郝静
- 关键词:脑梗塞G(M1)神经节苷脂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及吲哚美辛的干预效应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并观察吲哚美辛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3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对照组25只,吲哚美辛组5只,对照组又分为缺血2h再灌注2,12,24,48,72h5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①造模: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2h之后进行再灌注。②给药:吲哚美辛组在再灌注24h时灌胃给予吲哚美辛(按10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中),对照组中的再灌注24h亚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③观察指标:经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微血管数和白细胞计数。结果:3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坏死区周围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即开始增多[再灌注2h:(15.94±1.90)个/视野,再灌注12h:(30.73±3.01)个/视野],并于24h达高峰[(37.86±2.21)个/视野],各对照亚组与假手术组[(0.68±0.69)个/视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坏死区周围白细胞浸润即开始增多[再灌注2h:(2.30±0.91)个/视野,再灌注12h:(9.99±1.40)个/视野],并于24h达高峰[(22.11±1.71)个/视野],各对照组亚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亚组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31,P<0.01)。④吲哚美辛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计数[(16.01±11.43)个/视野,(10.55±2.64)个/视野]均低于再灌注24h亚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吲哚美辛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
- 辛世萌张蕾刘远洪谭静聂志余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吲哚美辛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浸润干预效应
- 成人破伤风误诊为脑梗死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破伤风(tetanus)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破伤风杆菌(属于专性厌氧菌)侵入人体伤口所致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后期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呼吸衰竭、窒息的几率较高,威胁生命。该病早期表现不典型,且发病急、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体征变化快,易误诊延误患者治疗,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6被误诊为脑梗死的5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
- 梁金花刘远洪马娜张凯苏楠
- 关键词:破伤风脑梗死误诊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ACWI)的疗效。方法 100例ACW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和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14天,治疗后第7、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予以评分,并在治疗后3、6个月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BI、mR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82.61%患者临床结局良好,优于对照组的62.22%(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ACWI安全、有效。
- 刘远洪梁金花葛晓航刘小双马娜刘乐喜牛好敏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