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歧
作品数: 22被引量:57H指数:4
  • 所属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
  • 所在地区:河南省 洛阳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相关作者

刘耀中
作品数:38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
研究主题:轴承 滚动轴承 高碳铬轴承钢 轴承钢 力学性能
雷建中
作品数:58被引量:261H指数:8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
研究主题:轴承钢 轴承 滚动轴承 轴承套圈 轴承材料
范崇惠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
研究主题:轴承 轴承钢 高碳铬轴承钢 滚动轴承 真空脱气
樊志强
作品数:4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
研究主题:贝氏体等温淬火 高碳铬轴承钢 力学性能 贝氏体淬火 显微组织
扈林庄
作品数:34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
研究主题:轴承套圈 轴承 滚动轴承 淬火油 GCR15钢
冲压滚针套高频局部退火及90°弯边技术
1997年
为提高冲压滚外套的弯边质量和效率,通过对冲压滚针套局部退火感应加热装置和90°弯边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冲压滚针套90°弯边的新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中质量不稳定、效率低和污染严重等缺点。附图4幅,表2个,参考文献4篇。
张增歧樊志强扈林庄吴海鹏徐中福朱伟毛建宁
关键词:滚针轴承退火弯边
我国轴承热处理设备的发展与“十五”需求
概述我国轴承热处理设备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预估了我国“十五”期间轴承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容量,并对其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范崇惠刘耀中张增歧
文献传递
我国轴承热处理设备的发展与“十五”需求被引量:6
2003年
概述我国轴承热处理设备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预估了我国“十五”期间轴承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容量 ,并对其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刘耀中范崇惠张增歧
关键词:轴承热处理
贝氏体等温淬火及其在轴承上的应用被引量:38
2002年
论述了国内外高碳铬轴承钢下贝氏体淬火的研究成果 ,对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总结并分析了生产中贝氏体淬火工艺优势及应用 。
张增歧刘耀中樊志强
关键词:高碳铬轴承钢贝氏体淬火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轴承
输送带式淬火炉淬火时零件的畸变
2003年
对轴承热处理常用输送带式淬火炉淬火过程中及淬火后轴承零件的畸变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影响轴承套圈畸变的因素及机理 ,提出了减小畸变的具体措施。
刘耀中张增歧
关键词:轴承套圈淬火
热处理工艺对55SiMo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996年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55SiMoV钢组织、力学性能及多冲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钢淬火后,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晶粒变粗,板条尺寸增大,孪晶数量增多。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的工艺为:870℃淬火+200~220℃回火。
刘耀中王中玉张增歧
关键词:力学性能工具钢
一种中碳钢冷辗轴承套圈渗碳工艺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碳钢冷辗轴承套圈渗碳工艺,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采用管料车制或棒料锻饼冲孔退火后车制成圆环,并经冷辗成轴承套圈,然后进行渗碳热处理工艺:在1.15%碳势的渗碳气氛中,于850~870℃渗碳10小时后直接淬火...
张增歧刘耀中雷建中高元安梅亚莉仇亚年李斌李丹
文献传递
用氧探头控制金属网带式淬火炉碳势的试验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探讨了利用氧探头控制网带式连续炉中滴注式气氛碳势的可行性。研究了甲醇、乙醇量与碳势、氧势之间的关系。用于GCr15钢制轴承零件的光亮淬火和08F、10钢制零件C-N共渗处理,在生产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王中玉常保良张增歧徐中福吴根土
关键词:碳势氧势氧探头淬火炉
高碳铬轴承钢贝氏体等温淬火被引量:8
2001年
综合国内各研究成果 ,对高碳铬轴承钢下贝氏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对表面残余应力和尺寸涨大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阐述了生产中贝氏体淬火工艺的优势和应用。附表 1个 ,参考文献
张增歧刘耀中樊志强李丽霞
关键词:高碳铬轴承钢贝氏体等温淬火力学性能残余应力
一种可降低轴承热效应的设计方法
一种可降低轴承热效应的设计方法是当轴承的工作条件为外圈固定、内圈旋转时,其内圈、外圈、钢球的实际温升存在明显不同,即外圈固定温升较小,内圈高速旋转温升较大,钢球的温升一般比内圈温升略高一些;温升对轴承游隙变化量的设计关系...
梁波马小梅张增歧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