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尤历
-

-

- 所属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镇江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岷

- 作品数:168被引量:4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胰腺肿瘤 胰腺癌细胞 细胞增殖
- 吴莺

- 作品数:77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蛋白酶激活受体2 胃肿瘤 凝血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
- 范钰

- 作品数:218被引量:1,02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细胞侵袭 RNA干扰 小干扰RNA
- 魏金文

- 作品数:45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血清胃泌素 胃肿瘤 端粒酶
- 王文兵

- 作品数:152被引量:5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杆状病毒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幽门螺杆菌
- 嗜乳酸杆菌联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嗜乳酸杆菌制剂(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顽固性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Hp顽固性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10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兰索拉唑三联组和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组Hp清除率分别为94.8%和97.56%,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然而,兰索拉唑三联治疗组中,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组(4例)(P<0.05)。结论乐托尔联合兰索拉唑三联治疗方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Hp清除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因此,为顽固性Hp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晓燕张尤历何亚龙魏金文吴莺程兆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02年
- 张尤历孔梅沈琰魏金文强巍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胆总管结石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被引量:9
- 2005年
- 业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淋巴瘤,也是胃癌的高危因子.炎症反应可能是Hp致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炎症细胞浸润胃黏膜后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作为第二信使可能参与致病过程.
- 张尤历华晔杨大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菌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 PRMT5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该文目的为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erase 5,PRMT5)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设计PRMT5短发夹核糖核酸(sh RNA)序列,装入p LKO.1-TRC vector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感染肝癌细胞SMMC-7721和BEL-7402,嘌呤霉素筛选并培养稳定低表达PRMT5细胞株。Western blot、q PCR检测sh RNA干扰效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慢病毒重组质粒sh-PRMT5并感染肝癌细胞。Western blot、q PCR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稳转细胞株能低表达PRMT5;在肝癌细胞中下调PRMT5的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P<0.05),降低cyclin B1、cyclin D1、cdc20和cdc25B蛋白质水平(P<0.05),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同时能诱导Caspase-3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P<0.05)。由此说明,下调PRMT5的表达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研究体内PRMT5的作用提供基础。
- 张尤历葛璐陆瑛胡昌龙张行行彭琬昕何俊波龚爱华徐岷
- 关键词:肝癌增殖凋亡
- 外泌体与消化道肿瘤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化疗是临床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方法之一,但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常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挑战之一。外泌体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直径为30~100 nm的小囊泡,其内部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近年来发现其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调节肿瘤微环境参与到肿瘤一系列发生发展中,尤其对于肿瘤的化疗耐药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外泌体参与消化道肿瘤化疗耐药的研究,旨在更直观地阐述外泌体介导消化道肿瘤化疗耐药的机制,为肿瘤耐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倪修凡张尤历徐岷
- 关键词:外泌体消化道肿瘤化疗耐药肿瘤微环境
- 霉菌性食管炎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孔梅张尤历魏金文
- 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胃镜
- MRCP与ERCP对梗阻性黄疸疾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 2009年
-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ERCP和MRCP影像资料对132例胆管梗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结果表明,两者一致的117例(88.6%),不一致13例(9.8%),总符合率MR-CP为88.6%,ERCP为98.4%。患者行MRCP后无并发症,但行ERCP检查后有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8%,但无死亡病例。结论: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性,经济实惠等优点,诊断胆总管扩张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但对胆总管较小结石(<3 mm)的诊断不如ERCP准确,而且不能行取石治疗。因此MRCP在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应作为首选方法,但不能取代ERCP,两者需结合。
- 孔梅张尤历何亚龙张宇川许云飞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胆系疾病
- RNA干扰沉默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PRL-3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2、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次,将转染48h的细胞接种裸鼠,观察其在体内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PRL-3siRNA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集落生长和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P〈0.05,P〈0.01));转染组细胞MMP-2、MMP-9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裸鼠组织癌细胞侵袭横纹肌和血管,而转染组未见这些现象。结论采用PRL-3siRNA转染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表达有关。
- 范钰张尤历郑树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肿瘤侵袭基质金属蛋白酶
-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状况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62株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 ;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cagA基因阳性率为 5 6.4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5 4.17%和 63 .64 % ,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0 .3 7%、79.17%和 40 .0 0 % ,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为 68.8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之间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 张尤历刘厚钰陈梅芳周康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十二指肠疾病CAGA抗体
- 槲皮素对人胃癌细胞侵袭和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人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BGC-823细胞后,以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以Boyden小室模型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2,MMP-2)基因mRNA水平,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癌细胞MMP-2基因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胃癌BGC-823细胞经槲皮素处理后,恶性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05,P<0.005).槲皮素处理组MMP-2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槲皮素作用浓度的增加,MMP-2的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槲皮素可明显抑制胃癌BGC-823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基因表达有关.
- 王晓燕张尤历张恒祁卫东范钰
- 关键词:胃肿瘤槲皮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