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辉
作品数: 284被引量:709H指数:15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刘娅
作品数:121被引量:25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研究主题:复现 时间同步 卫星 钟差 远程
张慧君
作品数:67被引量:30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研究主题:接收机 GNSS 伪距 卫星钟差 时延
许龙霞
作品数:61被引量:8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研究主题:授时 GNSS 复现 接收机 伪距
陈瑞琼
作品数:40被引量:10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研究主题:复现 时间同步 卫星 远程 时间信号
刘音华
作品数:42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研究主题:空间站 无线 GNSS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北斗
轨道误差对空间站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影响分析及修正方法被引量:6
2019年
针对空间站飞行轨道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空间站轨道误差对单向和共视时间比对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试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校验,研究结果表明轨道误差对空间站时间比对的影响在几百皮秒量级,是影响空间站时间比对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提出一种适用于两个地面站间进行高精度时间比对的空间站轨道误差修正方法,通过仿真试验校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修正空间站轨道误差,实现精度在几十皮秒量级的两地面站间的超高精度时间比对,比对基线可达上千千米。
刘音华李孝辉
关键词:空间站
一种基于GNSS全视比对的远程时间频率配送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NSS全视比对的远程时间频率配送方法,在配送基准终端放置待配送时间频率信号源,在用户端放置配送终端,对每颗可见星在两个不同频点的伪距进行双频无电离层组合,得到无电离层延迟的伪距观测量,计算卫星位置和...
许龙霞杜畔刘娅陈瑞琼李孝辉
基于声卡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工频干扰抑制被引量:1
2009年
在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上利用声卡进行数据采集时存在噪信比很大的工频干扰,由此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部分重叠采样的IIR数字滤波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实现了对采样序列的连续滤波,提高信噪比的同时也有效地抑制了工频干扰。该滤波方法简单有效,可以为基于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的数据采集和滤波处理等应用提供参考。
徐新生李孝辉蔡成林
关键词:工频干扰声卡数据采集
计算机控制的高精度频率源设计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新型频率合成技术,它具有频率分辨率高,相位噪声低,频谱好等优点。本文通过对USB协议和DDS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设计实现了一种采用DDS技术的高精度频率源,并且能通过计算...
施韶华李孝辉黄宁
关键词:频率源直接数字频率合成通用串行总线计算机控制USB协议
文献传递
基于Vondrák滤波1阶差分灰色模型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提高卫星钟差预报的精度,提出基于Vondrák滤波1阶差分的灰色模型算法.首先,对原始钟差数据序列采用Vondrák滤波处理后,得到1组新的钟差数据序列.然后,对相邻历元的钟差数据序列作1阶差分处理.最后,基于Vondrák滤波后的1阶差分的钟差差值数据序列,建立了GPS钟差预报的灰色模型.此外,采用了IGS(Internation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ervice)公布的精密卫星钟差数据进行了预报试验,通过与卫星钟差预报中常用的2次多项式模型和直接采用原始钟差数据建立灰色预报模型预报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GPS卫星钟差进行高精度的中短期预报.在12 h、16 h、20 h和24 h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为0.50 ns、0.85 ns、1.08 ns和1.27 ns,相比于2次多项式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提高了24.24%、15.84%、12.90%和11.81%;相比于直接采用原始钟差数据建立灰色预报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提高了56.14%、49.40%、48.82%和47.80%.
于烨张慧君李孝辉李孝辉陈婧亚葛玉龙
关键词:天体测量学卫星钟差预报数据分析
基于FPGA的TDC系统偏差修正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TDC(time-to-digital converter)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系统偏差作为TDC测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通常由硬件结构、电路走线、测量过程等过程引入,其是否可以被有效修正直接影响着测量精度。为此,分析了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时间间隔测量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并搭建了硬件测试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时间间隔测量实验及系统偏差分析,结合FPGA测量原理,绘出了系统偏差修正方案并评估了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建立有效的一次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可以将系统偏差控制在100ps以下,提高TDC测量准确度。
刘正阳刘音华李孝辉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一种星钟和星历分离的矢量差分解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钟和星历分离的矢量差分解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首先依据主基准站伪距观测的资料,利用三维空间的用户定位方程解算,将主基准站到每颗卫星的伪距误差分配到星钟上,得到分离的星钟改正数;然后将副基准站观测资料...
李孝辉蔡成林吴海涛刘阳刘娅
文献传递
基于SR620的远程时间频率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测量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更便于使用频谱仪、时间间隔计数器、时间间隔分析仪等测量仪器,以时间间隔计数器SR620为例,基于虚拟仪器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实时远程时间频率测量系统。该基于SR620的远程时间频率时间测量系统能对仪器状态实时远程控制与监视,并能获取、存储测量数据,并利用虚拟仪器的优势实时图形化显示测量数据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瑞琼刘娅李孝辉
关键词:远程控制虚拟仪器
利用多链罗兰C信号实现UTC同步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通过分析多链罗兰C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和利用多链罗兰C信号实现UTC同步的方法.首次提出了多链罗兰C信号的有关定义和性质,研究了用户利用多链信号实现UTC同步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链TOC秒重合和不重合两种情况下的实现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用户可以摆脱对粗同步手段的依赖,提高定时的自动化水平.
吴海涛贺鹏贺鹏李孝辉
关键词:天体测量学罗兰C授时
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17年
设计开发了基于时间数字转换(TDC)技术的多通道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分析系统。系统采用时间数字转换器并结合嵌入式控制计算机,构建硬件平台;使用MFC图形化界面语言、多线程、网络通信协议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的软件平台,实现12个通道时间间隔的实时独立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同时系统实时计算相关参数表征被测时间信号的频率偏差、老化和短期、长期的频率稳定度。设计实验对测量分析系统各项指标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测量时间间隔的精度优于16 ps,测量范围达21 s,实时参数分析结果准确。
孟令达施韶华赵志雄樊多盛李孝辉
关键词: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