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中
作品数: 160被引量:1589H指数:27
  • 所属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大庆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刘洪林
作品数:296被引量:3,931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煤层气 页岩气 页岩 含气量 渗透率
王红岩
作品数:339被引量:5,006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页岩气 煤层气 页岩 龙马溪组 含气量
王勃
作品数:206被引量:1,25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煤层气 震源 沁水盆地 地震信号 煤层气成藏
邓泽
作品数:105被引量:48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岩 页岩 含气量 渗透率
陈振宏
作品数:91被引量:1,01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岩 低煤阶 页岩 解吸
华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溶剂抽提物的GC-MS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华南志留系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位,为了解华南地区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中可溶有机质的化学组成特征,采用正己烷、氯仿、丙酮、甲醇4种不同极性溶剂对来自重庆涪陵、云南昭通、湖北宜昌地区的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索氏抽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抽提物的化合物组成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华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溶剂抽提率普遍较低(0.02%~0.73%)。相比而言,云南昭通龙马溪组下段页岩的溶剂抽提率最高,其次为重庆涪陵和湖北宜昌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重庆涪陵龙马溪组中段页岩抽提率明显低于下段;不同溶剂抽提率对比,氯仿抽提率最高,其次为甲醇和丙酮,正己烷的抽提率最低;华南龙马溪组页岩中的可溶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由微量的芳香烃、少量的脂肪烃和大量的含杂原子化合物组成,脂肪烃主要为烷烃及脂环烃,杂原子化合物中酯类较多,其次为卤代烃,醇类和酮类较少,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和1-碘-2-甲基十一烷占有重要地位;不同地区页岩可溶有机质组成相比略有差异,表现为重庆涪陵龙马溪组中段页岩中脂肪烃相对较少,重庆涪陵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中脂肪烃和卤代烃相对较多,云南昭通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中醇类少、酮类稍多;正己烷、甲醇、丙酮溶剂对页岩中含氧小分子化合物有较好的溶出能力,氯仿溶剂对脂肪烃、卤代烃和含氧小分子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溶出能力;正己烷和甲醇抽提物主要组分为酯类,氯仿抽提物主要组分为酯类、卤代烃和脂肪烃,丙酮抽提物主要组分为酯类、酰胺类、酮类和醇类。研究认为,华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溶剂抽提率、可溶有机质中脂肪烃和卤代烃含量受到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组成的影响,可作为潜在的指相参数。
陈凤杰张小东杨燕青刘晓刘晓李贵中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溶剂抽提可溶有机质
煤层含气量快速解吸仪
煤层含气量快速解吸仪用于测试煤心,快速准确地测定煤层含气量。包括计算机处理、快速解吸和测量系统组成。特征是:快速解吸系统包括样品密封罐和碎样平台。密封罐上部有密封盖,密封罐内有搅拌块。密封罐连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排气管连...
刘洪林王红岩李景明赵庆波宁宁李贵中李五忠杨泳刘萍王勃陈振红
文献传递
中国煤层气高产富集目标区优选研究
王红岩刘洪林赵庆波李景明宁宁焦贵浩李五忠李贵中杨泳刘萍张继东王宪花王勃刘建王一兵
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开发了煤层气成藏模拟装置,并申请专利两项;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煤层气富集的五大规律:煤层气向斜控气规律、煤层气构造热事件控气规律、煤层气上覆地层有效厚度控气规律、煤层气物性控气规律和煤层气水文地质条...
关键词:
关键词:煤层气富集区
煤储层孔隙特征及比表面积对煤吸附能力影响的研究
煤是由植物遗体转变成的非均质性极强的有机岩石,受沉积环境、保存条件的影响,造成煤层气储层矿物成分、孔隙类型、大小、结构差异变化较大,研究表明煤中矿物含量及孔隙发育程度对煤储层的储气能力影响最为明显,进而影响煤层气的开发....
李亚男李贵中陈振宏
关键词:煤层气资源勘探煤储层孔隙特征比表面积
文献传递
煤层气成藏条件、开采特征及开发适用技术分析
煤层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自生自储吸附型、自生自储游离型、内生外储型;煤层气成藏期可划分为早期成藏、后期构造改造成藏和开采中二次成藏,特别指出了开采中二次成藏的条件。利用沉积相分析厚煤层的层内微旋回,细划分出优质煤层富含气段...
赵庆波孙粉锦李五忠李贵中孙斌王勃孙钦平陈刚孔祥文
关键词:煤层气成藏模式
文献传递
煤基质收缩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5
2002年
在具有围限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了煤岩体氦气和甲烷渗透率的平行实验 ;采用控制有效应力的方法 ,消除了因流体压力降低和气体解吸引起的渗透率变低问题 ;同时 ,利用克林伯格公式 ,校正了因气体分子沿壁面滑移而受影响的渗透率 ,并定量地推导了煤基质收缩引起的渗透率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渗透率增量随绝对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 ,随流体压力的减少而呈对数形式减少 ;煤岩体氦气的绝对渗透率大于甲烷的克氏渗透率 ,在有效应力不变的情况下 ,流体压力愈小 ,滑脱效应愈明显 ;滑脱效应引起的渗透率增量越大 ;
傅雪海李大华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
关键词:渗透率煤储层氦气甲烷
甘肃靖远宝积山矿区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甘肃靖远宝积山矿区煤层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98.28×108m3,且具有煤层厚度大、层数多,埋藏浅、含气量较高、水动力径流条件差、顶底板岩性封盖性能较好和发育复式向斜构造等条件,利于区域内煤层气的富集成藏。
王勃李景明赵庆波王红岩刘洪林李贵中赵群
关键词:煤层气成藏条件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特征及分馏效应被引量:15
2010年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值记录了煤层气成藏和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有用信息。为此,测试了我国5个典型盆地、不同煤阶的72个煤层气样品的δ13C1,从热演化过程、生物降解作用、解吸吸附过程、水的溶蚀作用4个方面分析了煤层气甲烷同位素的分馏效应。结论认为:从煤层气的成藏到开发的整个过程,其甲烷同位素的分馏效应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判断煤层气的气源与成藏过程、判断煤层气井的开发状态及采收率、判断煤层水的活跃程度,从而更加精确地评价煤层气富集的有利目标区。
李五忠雍洪李贵中
关键词:煤层气热演化生物降解解吸
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层气聚散史模拟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对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层气的聚散演化史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 ,模拟区煤层气聚散史可分为 4个演化阶段 ,即煤层气聚集作用微弱的第 1 ,2阶段、各种演化作用发育且聚集作用强烈的第 3阶段及以散失作用为主的第 4阶段 .区内地史中煤层气聚散演化作用强烈的部位其聚集相对较强 .
韦重韬秦勇傅雪海姜波李贵中宋党育焦思红
关键词:煤层气数值模拟沁水盆地地质条件
“进源找油”:论四川盆地非常规陆相大型页岩油气田被引量:105
2019年
源岩油气规模快速发展,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选项;陆相页岩油和气是中国源岩油气最具潜力的组成类型,是中国陆上未来"进源找油"最重要的突破对象。本文首次研判提出四川盆地侏罗系油和气发展,应尽快由常规构造-裂缝石油、致密灰岩与砂岩油向孔隙型页岩油气转变,重点阐述了大安寨段页岩油气4项新进展:①评价侏罗系4套富有机质页岩总生油量245×10^8t,石油总资源量172×10^8t,还有相当规模的天然气资源,既富油又富气,其中67%的油气资源集中在大安寨段;②大安寨段二亚段是侏罗系页岩油和气的"甜点段",黑色页岩厚度一般20~80m,TOC平均值大于2%,Ⅱ1~Ⅱ2型干酪根,Ro主体1.1%~1.4%,处于轻质油-凝析油气窗口,页岩储层孔隙度4%~6%,页理裂缝发育,脆性矿物含量一般在50%以上,压力系数1.2~1.8,滞留烃量多为100~200mg/g·TOC,油质较轻,地层埋深较浅,具备与北美页岩油气媲美的地质工程条件;③优选出页岩油气"甜点区"评价的3项核心参数(Ro、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埋藏深度),评价出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油"甜点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北部地区,页岩厚度20~50m,面积约2×104km2;④提出了加快页岩油和气以水平井体积压裂为核心的风险勘探和开发试验、加强全层系资源评价、加速准备先导试验技术方案等建议,力争推动侏罗系孔隙型页岩油和气突破发现。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和气新认识,可能为真正开启侏罗系源岩油气"进源找油"、规模开发新征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邹才能杨智王红岩董大忠刘洪林施振生张斌孙莎莎刘德勋李贵中吴松涛庞正炼潘松圻袁懿琳
关键词:页岩油资源潜力